白及育苗与林下栽培技术

2018-01-01 04:34王伟生
安徽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白及农家肥林地

王伟生

(岳西县林业工作站,安徽 安庆 246600)

白及(Bletilla striata)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云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白及喜欢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大山谷、山野里[1]。研究表明,白及具有止血、消毒、抗炎、杀菌的作用,还能起到保护胃粘膜、抗癌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很广。白及的花有紫色、白色等,观赏价值高,可种植于庭院、建筑角落处,也可用于做花境、花坛,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中。

近几年,白及已经应用到了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效果显著。随着人们对白及的研究不断深入,白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市场需求相应变大[2]。由于人们对白及过度的采挖,野生白及量逐年减少,现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3]。除此之外,野生白及易遭病虫害危害,品质受到影响。虽然野生白及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但它喜阴喜湿,非常适合林下种植。但如何进行白及快繁、林下栽培和应用,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人们的关注点所在。

1 白及快繁技术

块茎繁殖是白及传统的繁殖方法。一般等到白及成熟之后,采收时,将白及往年生的老茎和当年嫩茎连接处切下,剩余部分留在土壤中继续生长。虽然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实用,但是多年采挖会改变白及原生环境,降低白及质量及产量,其药用价值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白及种子很小,而且无胚乳,种子繁殖相当困难,国内外研究白及种子繁殖的相关文献也相对较少。目前,白及有效且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繁殖,其优点主要是不破坏白及原有性状,保证白及药性发挥;缺点是繁殖成本较高,所需环境要求严苛。

大面积生产白及,最直接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是组织培养。利用组织培养得到优质的白及,关键是要选出无病虫害、植株长势健壮的优株进行人工授粉。每年的4~5月份是白及花期,在此期间,要对白及进行针对性地筛选,经授粉后才能在9月份收获优质的果实。组织培养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保证白及不受污染,同时控制好培养室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以白及种子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播种,在培养之前需提前配制好种子萌发的培养液。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值控制在5.8~6.5,光照时长12 h以上效果最好。白及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白及茎、叶、根尖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再分化,并对愈伤组织做抗褐化处理。整个过程要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愈伤组织期、增殖期、分化期和生根期,每个阶段所需的培养基各不相同。每个过程中要时刻掌握种苗发育情况,及时调整。

在组培过程中适宜浓度的有机物能促进白及假鳞茎的生长,对于白及根生长也起到促进作用[4],培养基中可适当添加。

实验室培养基培养的白及幼苗在定植之前需要进行炼苗。因为白及幼苗在培养室生长环境是受人为控制的,林下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营养成分和室内相差巨大,突然改变白及的生长环境会导致白及幼苗不适应,降低成活率。经过炼苗后的幼苗能稳定生长,直到出现块茎组织后方可进行移栽。白及炼苗的具体措施大概分为三个过程;首先,移出带有培养基的幼苗,将它放在室外的自然光照下,经历7 d左右,白及幼苗叶子颜色出现转变,从一开始的嫩黄色转为翠绿色;其次,将幼苗从培养基中取出,取出后用清水清洗,尤其是幼苗的根部,清洗过程要小心仔细,不能伤害到幼苗的根部,否则会影响幼苗成活;第三,将清洗好的幼苗移栽入准备好的大棚中进行下一步的炼苗。整个过程结束后,幼苗便可移栽至整理好的林地内。白及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移栽历时七个多月,成活率可达90%,这种方法是目前白及快速繁殖最主要的技术[5]。

2 林下白及栽培技术

2.1 白及生态习性

白及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野生白及都生长在大山谷里,海拔600~1 200 m最适宜;白及不耐寒,忌水湿,若土壤水分过多,白及块茎容易腐烂;白及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疏松且肥沃的土壤适宜生长,沙质土壤生长最佳;土层厚度35 cm左右。

2.2 林地选择

白及在郁闭度为0.2~0.7的林下栽培均可,但阔叶林下栽培效果最佳。因为阔叶林的郁闭度可达0.6,林内多散射光,林下凉爽潮湿,而且阔叶林内有大量的落叶,落叶腐烂分解后便是天然肥料,增加了土壤腐殖质,还能改善土壤通透性。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大别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6.1%,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 400~1 600 mm,年均气温14.4℃,空气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不管从天气还是生长的环境,都非常适宜白及的生长。林地应远离城市污染源和工业厂房,以保证白及产品质量。

2.3 整地作畦

定植白及之前,先将林地内整理干净,清除枯枝杂草。可适当对阔叶林进行整枝,调整林下透光率。待林地清理干净后,向林地均匀撒下充分腐熟农家肥或者有机肥,然后深翻土壤,深度至少35 cm左右,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用细碎耙平土壤之后开始作畦。该过程用皮尺画好等高线、畦面宽和高、畦沟宽和深等,一般畦面宽95~125 cm,畦高10~15 cm,畦沟宽 35~45 cm,畦沟深 10~15 m,以方便林地排水[6]。

2.4 定植时间

白及在春秋两季定植均可。春季2~3月份最佳,在白及假鳞茎未萌发前方可定植;秋季9~11月份也可定植。

2.5 定植方法

由于幼苗较脆弱,宜避免强光直射,应选择阳光较弱的下午或者阴天种植最佳。向畦面开深4~8 cm、宽4~7 cm的沟,按株行距20 cm×25 cm种植。在畦面沟内1~2 cm处施腐熟农家肥,将肥与土搅拌均匀。种植时,按照株行距将白及幼苗定向摆好,白及幼苗要轻拿轻放,切勿损害根系。种植后,可将前一条沟开出的土壤覆盖在邻近的沟上,土层厚度以幼苗根部全部覆盖为宜,后面依次类推,然后盖上稻草。第一次要浇透水,使水分充分渗透土壤中,避免根部缺水,影响根系生长。

2.6 栽后管理

2.6.1 间苗与补苗

种植过密,影响幼苗生长;过疏,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定植当年,应适当对林地白及幼苗进行间苗或补苗。去除掉枯死、过密、有病虫害的幼苗,对空隙过大之处及时补苗。新植入的幼苗要浇透水,确保其成活。

2.6.2 除草

杂草不仅能争夺土壤营养,还会影响白及幼苗对散光的吸收。定植后,要及时拔除林下的杂草,前1~2年内,不应留有杂草;定植2年后,可视生长情况适当除草。为确保白及的质量,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2.6.3 追肥

肥料是保证白及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白及喜肥,定植后应及时追肥。定植第一年,不施肥或少施肥;定植第二年,可根据季节和除草情况进行追肥,除草后要及时追肥,春季出苗前,将农家肥或有机肥均匀撒向畦面;夏季白及生长旺盛,对肥料需求量大,可向白及根部施加腐熟农家肥,或混有四分之一复合肥的有机肥;秋季可根据具体情况追肥,施加农家肥或草木灰均可,白及采收当年秋季可不施肥[7]。

2.6.4 水分管理

白及不耐旱,2~4月份可适当补充水分,干旱天气要多浇水,每次浇水浇透即可,保持土壤湿润,切不可多浇,避免白及烂根,影响白及质量。除此之外,要保持林地沟内排水顺畅,以防积水。

2.6.5 摘花

在白及植株出现花蕾后,要及时将花摘去,可有效减少养分损失,极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6.6 冬季防寒

白及虽然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当冬季气温过低时,应适当覆盖稻草或树叶,防止被冻伤,保证白及安全越冬。

2.7 病虫害防治

白及种植过程中,要经常对林内阔叶树进行疏伐,定期安排工人去除林地杂草及过多的枯枝落叶,加强林内通风,避免病虫害的发生。白及发生病虫害后,首先采取物理或生物手段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化学农药,农药的使用要按照“三低”要求,即低毒、低剂量、低残留。国家禁止的农药切不可使用[8]。但要注意,在采收白及前2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2.7.1 病害防治

白及常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烂根病、锈病等。烂根病一般多由排水不畅造成,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病害严重时可采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至800~1 000倍液进行喷施;炭疽病在高温雨季发生时,刚开始发现少量病株,要及时拔除,严重时可采用70%甲基托稀释至1 000倍液喷施;锈病发生时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稀释至1 000倍液,对准病斑喷施,病斑较多时,采用粉锈清稀释至600倍液喷洒。

2.7.2 虫害防治

白及虫害有蚜虫、蚧壳虫、蝼蛄、地老虎等。蚜虫较多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至1 000~1 200倍液喷洒;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喷施林地进行灭杀。

2.8 采收加工

白及定植4年后便可进行采收。采收时间选择在秋季或者春季萌芽前,天气晴朗时进行采挖。首先将林地内的枯枝落叶清除干净,然后将白及连根挖起,抖去根上较大的土块,用刀切下带有芽苞的根茎,去除根茎上的须根,用清水洗干净,再放入已经烧好的沸水中熬煮,大约需煮10 min左右,见白及内无白心即可。捞出后放在阳光下晒干或者用低于70℃温度烘干。干白及要储藏于干燥、阴凉、通风之处,避免强光直射,做好防虫工作。白及的产量很高,一般667m2可产1 000 kg左右(鲜重),加工成干白及大约300 kg。白及的质量以半透明、色白、饱满、质坚实、个大为优。

3 结论

通过对白及的快繁实践,采用最有效最直接的繁殖技术——组织培养繁殖白及,耗时7个月左右便可大量生产白及幼苗,通过炼苗,移植成活率大大提高;通过对白及林下栽培技术的改进,实现了既增加白及的质量、产量,又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效果。除此之外,阔叶林下种植白及能起到改善白及生长环境,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为白及在安徽及其他地区的育苗及林下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白及农家肥林地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白及国内研究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都匀白及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中药白及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