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困境分析

2018-01-02 03:40孔繁迪杨廷瑜
林业勘查设计 2017年4期
关键词:加格达奇林业局林区

孔繁迪 陈 思 杨廷瑜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困境分析

孔繁迪 陈 思 杨廷瑜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林业局提供的大量资料,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合林区实地走访了解到的情况,试对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的职工收入困境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黑龙江省平均水平,主要有收入来源单一、创收能力低下、替代产业薄弱、林业补贴力度不足等原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促进国有林区职工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 国有林区林区职工收入

梁希的“大林业思想”指出:林业是水利和农业的根本,没有林业就没有水利和农业:重视林业发展,就抓住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也利于中国生态建设的长足发展。由此得出,研究林业问题是有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着力于林区建设,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而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是我国境内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无霜期最短、受极端气候影响最明显的原始森林分布区,也是中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79.83%,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而长期以来,大兴安岭林区存在着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开发与保护不能并存,职工生活贫困,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的状况。为了分析该地区职工收入困境,我们特选取了大兴安岭林区加格达奇林业局的职工收入现状作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由此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希望对其他地区的林业改革之路有借鉴意义。

本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林区职工陷入困境的原因,并结合统计图、统计表,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得分方法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达到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扭转林区职工困境,促使林业、民生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1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16年8月民生监测问卷,稍加修改后发放到加格达奇林业局下属的达金管护区、大黑山管护区和大子杨山管护区。三个管护区的在岗职工分别为79人,116人和69人,共计264人。由林业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根据在岗职工名单,随机抽取样本。共发放问卷104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其中达金管护区收回30份,大黑山管护区收回51份,大子杨山管护区收回20份,回收率达到97.12%。问卷调查样本分别占总体的37.97%、44.83%和28.99%,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此外本文还利用到了这三个管护区部分人员的2017年8月工资明细表。其中达金管护区53人,大黑山管护区61人,大子杨山管护区48人。分别占管护区全体职工的67.09%、52.59%和69.57%。工资明细表列明职工的岗位工资、卫生费、取暖费三项工资性收入和养老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转移性收入的具体金额。

表1 调研地点分布

1.2 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属于小规模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对象户主均为男性,文化程度多为高中和中专,这两项占到调查样本的76.23%。从年龄上分析以36—45岁之间的中年人居多,平均年龄为40.1岁。调查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占样本的73.27%,平均家庭规模为3.14人/户。

表2 样本的基本特征

对工资明细表的分析表明,样本职工月工资最低为1061元,最高为3560元,平均月工资2296.21元,样本标准差为456.49。收入多为2000—3000元之间,但也有相当比例的职工月工资不足1500元。

图1 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月工资抽样调查统计图

2 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困境分析

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来源严重单一。虽然本次调查取样规模比较小,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林业局职工从事家庭经营活动的情况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普遍。早在2012年,加格达奇林业局966110hm2的施业区通过国有林权改革,已经将754520hm2的林地承包给职工,占施业区总面积的78.1%,今年我们在林业局访问时得知,加林局几乎全部林地都已经承包给了林区职工,国有林权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推进。然而大多数林区职工在资金方面短缺,工作性质也决定了他们也没有较为固定的休息日,导致林下经营活动的发展遇到阻碍,工资收入至今仍是大兴安岭林区职工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提到收入直接认为就是工资,没有考虑家庭经营收入,这与李海玲得出的研究成果(大兴安岭林区家庭经营收入仅占家庭收入的4.62%)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

2.1 创收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同大兴安岭地区其他的一些林业局不同,加格达奇林业局已经与加格达奇区政府分离,原来由林业局所承担的诸如教育卫生等政府职能已经由林业局划归政府,政企分离已经大大降低了林业局的财政负担。然而自林区全面停伐以后,林业局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为“天保工程”资金,“国家给我们多少,我们就花多少”。主要工作为森林的管护及抚育,自身创收能力还比较低下,而且可以看出,林区职工客观上受工作性质和资金方面的限制,主观上在思想方面还存在着政企合一时期的残余,加林局的行政人员在政企合一时期存在着“每天看看报纸喝喝茶水,就是发工资的时候气人”的现象。而且根据问卷分析,林业职工学历以高中和中专为主,调查样本中没有受过本科及其以上教育的专业人才,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制约着林业局的创收能力。

2.2 林下资源有限,替代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稍有规模的林业替代产业主要有两个,一是职工自发的林下产品生产,包括种植、养殖和采集。林区职工利用林权改革所获得的林地进行林下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或在秋季骑摩托车进行俗称“跑山”的野生林下产品采集活动从而获得收入,这一部分收入即家庭经营收入,是一部分林业局职工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这些生产活动是职工自发进行的,而且由于缺乏对林下资源经营管理的思想,林下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培育的趋势。导致采集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入山采集,随意性强,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采集量大于生长量。致使林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单靠自然生长、更新,这些资源是远远不够开发利用的,难以形成产业效益,难以达到永续 利用及良性循环的目的。2017年6月30日,加格达奇林业局分别下发了《关于打击非法入山采集北药、蓝莓、金莲花等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公告》和《清理打击毁林种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了禁止入山采集野生北药资源,对其他野生经济植物通过管护区统一组织采集。可以说,加格达奇林业局目前拥有丰富的林下资源,但还不能够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合理的可持续的开发。而加格达奇林业局本身除了近年来小规模推广榛子种植等项目以外,对家庭经营缺乏指导和扶持,这一部分的收入也不被经济统计部门所掌握。

第二是森林旅游业,加格达奇林业局近年来利用环境优势和大兴安岭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森林旅游业,开发建设了天台山,百泉谷,多布库尔漂流等多处旅游景点,目前发展较为迅速,提升了林业局的创收能力。然而旅游业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景区开发建设较晚,配套的基础设施还未跟上,天台山景区直到2017年秋季才基本完成建设,景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盈利能力有限。此外诸如旅游景区离市区较远,景区之间距离长,集群性差,交通不便等因素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加格达奇林业局一度发展中药材种植,于2014年计划种植北药七万亩,刘燕萍认为这将为大兴安岭林区带来一笔巨大的收益。然而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由于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对种植药剂的使用限制,以及高昂的田间管理人工费用,“草长得比药都高”,致使加林局的北药产业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大兴安岭本地的药企,其原料都从河南、山东等省份采购,本地产的药材市场竞争力还较弱,药材产业短时间内尚无法解决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收入的困境。

2.3 林业补贴力度不够,职工认识不明确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林业职工对林业补贴的政策还不了解,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等收入不计入林业局工资。按照《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造林补贴标准为每亩200元;森林抚育标准在天保工程二期范围内的国有林是每亩120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在国有国家级公益林为每年每亩5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则为每年每亩15元。然而,林业管护抚育的成本在逐年上涨,在林业局的干部职工眼中,林业补贴是“星星点点”的,对改善林业局职工收入问题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而且职工的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与其日常工作相混,加上林业补贴不计入工资,使得林业职工广泛将林业补贴与经营创收混为一谈,林业补贴还无法成为可以与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等量齐观的收入来源。

3 对策和建议

针对职工收入低于一般城镇居民收入现状的问题,由以上分析指出;来自于林区职工收入类型单一,职工家庭缺乏靠经营活动创收的积极性,职工思想较为保守、替代产业规模较小、林业补贴力度不够。在新的时期我们应对症下药提出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林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3.1 创建林地经营与管护共同联合机制,调整职工收入结构实现职工的创收

鉴于大兴安岭林区几乎所有林区承包给职工的现实情况,林区公益林分到户的农户对经营活动在市场中的不占优的弱势心态,林区各职工缺乏和公司合作的良好意愿。对此症状,我们建议加格达奇林业局创建以农户为核心的林地经营与管护共同联合机制,争取改变长期小农户与大市场割裂的局面,扬长避短,寻找一条联合系统内的所有农户共同致富的道路,不断促进林业产业化从而通过人的逐利性,既实现林农增收、转变单一的林业经济格局,实现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3.2 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扩大替代产业规模

据吕洁华研究指出:林区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重心集中于林木的培育和林产品的采集,尤其是经济林的多重经营; 林业第二产业中的非木质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则呈现出迅猛发展,正逐渐替代木质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业的核心地位; 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为林业公共管理服务及其他组织服务发展,而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产值较高,但发展速度较慢。加格达奇林业局应组织职工有序发展林下经济,寻找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发展其他管理服务体系。

3.3 提高林业补贴标准,相关补贴资金直接发放

据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林业职工和基层林业部门认为当前林业补贴标准过低,建议相关部门适度提高林业补贴标准,特别是造林补贴标准和森林抚育标准。据了解大多数林业职工和基层林业部门期望的造林补贴标准为450/亩,森林抚育补贴标准是180~200元/亩,因此未来的补贴金额应尽量向此看齐。且由于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造林和森林抚育补贴任务与日常管护功能区混杂,职工感受不到政府补贴的作用,缺乏良好的积极性,因此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粮补的经验,采取直接发放补助的方式提高相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建立相关档案,便于相关资金补贴发放情况的长效追踪。

[1]李海玲.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特征及增收路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

[2]娜仁格日勒.优化林区产业结构 确保职工收入持续增长——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J].吉林农业,2017,9:101.

[3]刘燕萍.我国天保工程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2016.

[4]吕洁华,张洪瑞,张滨.全面禁伐前后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5(1):19-24.

[5]纪鹰翔.大兴安岭林下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以黑龙江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16(1):4-6.

AnalysisofStaffIncomeDilemmaofJiagedaqiDistrictForestryBureau

KongFan-diChenSiYangTing-yu

(First-author′s address: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Heilongjiang, Chin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excel softwar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eld visi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income dilemma of the employees of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district’s forestry worker income significantly below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main reasons include the single income source, low income ability, weak substitute industry and inadequate forestry subsidy, and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state-owned forest worker income.

Greater Higgnan Mountains; Jiagedaqi district;state-owned forest area; forestry workers; revenue

孔繁迪(1996-),男,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

2017-11-07

徐永飞

校对王 卉

猜你喜欢
加格达奇林业局林区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众志成城打赢春防硬仗 戮力同心捍卫绿色家园——加格达奇林业局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纪实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加格达奇的夜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特征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
柳林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