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综合性公园中蒙元文化应用途径分析

2018-01-04 06:33商双娇董婵婵
山西建筑 2017年35期
关键词:蒙元通辽市造景

商双娇 董婵婵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通辽市综合性公园中蒙元文化应用途径分析

商双娇 董婵婵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对空间营造、蒙元文化要素、造景手法进行了分析,并从上述三方面对通辽市综合性公园中蒙元文化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论述,达到了全面分析通辽市综合性公园蒙元文化应用情况的效果。

蒙元文化,通辽,空间营造,造景手法

1 空间的营造

园林空间是区分于建筑空间的一种外部空间[1],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地形、植物、山石、建筑等造园要素构筑成的景观区域。主要功能是用于游客游玩、观赏和休憩。

“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2]。不同的空间给游人带来的景观感受是不同的,空间作为一种场所,可以为蒙元文化提供传播的场地,也可以通过景观要素创造出一种氛围来表达蒙元文化[3]。园林空间的营造是园林设计的根本,换句话说,园林设计的本质就是园林空间的营造,因此,空间的营造对于蒙元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见表1)。

表1 通辽市综合性公园中“空间营造”应用蒙元文化体现

定义空间属性。

1)通过全面的分析通辽市的整体背景,选择最符合通辽市特征的空间营造手段使得该空间环境与通辽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某种联系,从而取得体现和传承蒙元文化的效果。

2)蒙元文化中的民俗活动,民间故事,民间戏曲、舞蹈,传统的民间建筑等都是营造空间的素材来源,将这些素材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处理,从而引导游人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

2 构建蒙元文化要素

蒙元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它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包括装饰物、器皿、建筑、工艺品等,而非物质文化形态则包括民俗活动、民间故事、生活生产方式和歌舞活动等等,这两种物质形态的蒙元文化都可以作为造园要素的重要素材来源,将这些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要素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法处理,在综合性公园中表达出来,既能够传播蒙元文化,又能丰富造园元素。

2.1 保留与重现

保留指的是将园中具有蒙元文化传播价值的景观进行保留和利用的一种手法。

重现则是通过某种材料或者技术将已经消亡的某种物质文化或者非物质文化进行再现的一种手法。重现的手法是基于满足景观的使用功能上的一种手法,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延续蒙元文化的一种途径。

2.2 具象和抽象

具象,顾名思义就是用写实的手法反映景观特点的一种手法,换句话说就是要真实的或者稍加处理的方式将要刻画的景观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文化形态展示出来,这种手法能够让游人对景观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也能让景观背后蕴含的蒙元文化通过直接的方式向游人展现出来。

抽象是一种与写实相对的手法,将事物中的某些特征抽走,只剩下部分特征,用剩余特征表现事物,或者将某种事物中的部分特征抽出表现事物的一种手法。抽象能抓人眼球,吸引游人注意,很大程度的推动蒙元文化的传承。

2.3 隐喻和象征

隐喻是区别于明喻的一种手法,是指通过一种事物来暗喻另一种事物[4],再通过想象、理解的方法使得游人能够对被隐喻的事物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使用隐喻的手法可以将蒙元文化含蓄的表达出来,营造出与蒙元文化相关的环境氛围,使游人无论在视觉还是感知上都能感受到蒙元文化,从而达到宣传蒙元文化的目的。

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在景观中使用象征的手法主要是通过景观的营造,以蒙元文化为基础,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达蒙元文化的思想和情感,见表2。

表2 通辽市综合公园中蒙元文化要素体现

3 巧用造景手法

造景手法是景观造景中的重要部分,是帮助表达蒙元文化的重要途径[4],也是营造蒙元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选题、选材、立意来完成造型、造景、造境的过程,以此建立环境与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5]。

3.1 正确处理“景”之间的关系

城市综合性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公共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关乎到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因此,城市综合性公园在布景时,要考虑到景与景之间的主次和层次关系,使得主景与次景之间有明确的主次关系,也让次景与次景之间具有合理的布局,如果能够正确的处理景观之间的关系,那么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则富有层次感,呈现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还能更好的表达蒙元文化,增加艺术感染力[6]。

3.2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通辽市城市综合性公园表达蒙元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景观造景中的一种常用途径,通过所创造的景观,将想要抒发的情感、内涵、文化表达出来,反而会得到情感上的升华,也使得景观因为情感的赋予而更具有生命力,城市综合性公园因为满足不同的人的使用需求而创造不同的空间,而这些空间的形成都是通过“景”的组合,将这些景赋予情感,那么空间就有了生命力,行走在空间中的游人就会通过观景而“生情”,从而在蒙元文化与游人之间建立联系,为更好的传承蒙元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障景

障景顾名思义就是起到遮挡、屏障作用的景观,在景观造景中也是一种常用的造景手法。障景常常设置在入口处,用来遮挡园内的主要景观,绕过障景,就能看到里面的景色,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通辽市的森林公园,就有一处典型的实隔障景,就是森林公园入口处的景墙,这处景墙长达150 m,高3.8 m,记载了蒙元十三世纪历史百年长卷,这处障景长度长,仿佛是公园设置的围墙,跨过这道景墙,可见开阔的草原景观。这样的景观手法,会让游人在心理上产生“豁然开朗”的对比,同时,障景也能自成一景。

3.4 对景

对景指的是相对的景观,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而设置对景最重要的是把握相对的两处景观的距离,使之“相处”自然,例如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6]。而这样的对景,在通辽市的西拉木伦公园中也有体现,在公园门口的徐永清雕像与远处湖心岛的马头琴雕像遥遥相对成为对景,站在徐永清的雕像旁,可以远远看到马头琴的雕像,仿佛是远远的背景,而在马头琴的雕像旁又能看到徐永清的雕像,两处雕像连成一线成为公园的轴线。

4 结语

文章重点分析了通辽市综合性公园中蒙元文化的应用途径。通过对通辽市综合性公园的一一调研,对三个城市综合性公园中蒙元文化的表达途径总结为空间的营造、构建蒙元文化要素和巧用造景手法等三方面。空间的营造首先为体现蒙元文化奠定了基调,可以将蒙元文化作为空间之间的桥梁进行联系,构建蒙元文化要素就是通过保留与再现、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将蒙元文化中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引用到公园的造景之中去,而巧用造景手法则是安排公园景观层次必不可少的手法,通过这些造景手法的使用推动蒙元文化的表达。

[1] 张 倩,孙学荣.浅谈园林空间类型[J].吉林农业,2010(8):194.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7-58.

[3] 董柳岑.文化单元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4] 陈旭光.蒙元文化在内蒙古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5] 徐 欢.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6] 林云华,叶新华.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J].现代园艺,2014(14):127.

AnalysisontheapplicationofMongolianYuancultureinTongliaocomprehensivepark

ShangShuangjiaoDongChanchan

(GraduateSchoo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Analysis the space construction Mongolian Yuan culture and landscaping techniques, meanwhile analysis the approaches to application of Mongolian Yuan culture in Tongliao comprehensive park through the three part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ngolian Yuan culture in Tongliao comprehensive park have been achieved.

Mongolian Yuan culture, Tongliao, space construction, landscaping techniques

2017-10-06

商双娇(1991- ),女,在读硕士; 董婵婵(1993- ),女,在读硕士

1009-6825(2017)35-0195-02

TU986

A

猜你喜欢
蒙元通辽市造景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正史与造作——以蒙元时代为例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