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语言”对领导干部发言行文的启示

2018-01-05 11:12粟超
重庆行政 2018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领导干部

粟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大大小小百余次重要讲话,包括大量批示、演讲、访谈等,语言或通俗晓畅、直接明了,或引经据典、意蕴深刻,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个性化特征鲜明,并被冠以“习式语言”。习近平个性化特征鲜明的语言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演变为时代热词,他的许多观点则成为人们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经典和名言警句。习近平的特色语言风格体现出其高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为当下领导干部的发言行文提供了有益参考和良好借鉴。

一、“习式语言”的三组特性

“习式语言”呈现出通俗性与文学性、生动性与深刻性、真实性与实践性的三组特性,这三组特性辩证统一于发言行文中,并结合不同语境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通俗性与生动性相结合

习近平的语言来自群众,言说群众,为了群众,是典型的群众语言。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为习近平打下了坚实的群众观,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习近平积累了丰富的群众语言素材,并对中国农村、中国农民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讲话行文中,习近平常常用大白话、大实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例如,用“这是我婆姨”向老乡亲切地介绍自己的夫人,轻松拉近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与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距离;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赞扬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使人民群众倍受鼓舞;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阐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习近平的语言言之有物、入脑入心。一无装腔作势的“官话”,二无泛泛而谈的“空话”,三无穿靴戴帽的“套话”,接地气,暖人心,群众一听就能听得懂,一下就能记得住,一说就能传得开。在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党的创新理论,改革开放的理论和经验的全面把握,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全面洞察以及对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习近平往往能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生动形象地阐释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如关于反腐败斗争,有老百姓说“反腐败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习近平一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便充分显示出防腐拒变的坚定决心;在谈到必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时,习近平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这一生动的比方进行了阐释;在谈到理想信念时,习近平用“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之于共产党员的重要性。

(二)文学性与深刻性相融合

习近平不仅喜用“百姓语”,擅讲“百姓话”。与此同时,他本人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使发言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尽显中国风、文化味。

习近平用典包罗万象,出入经史子集。据统计,《习近平用典》一书中辑录了其讲话和文章中引用的典故达300多则,其中引用频率高的就有135则。习近平不仅娴熟引用《礼记》《诗经》《周易》《资治通鉴》《老子》《管子》《韩非子》《史记》以及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等,而且多次引用古代名臣的奏折、檄文、档案、笔记中的经典妙语,对儒家思想的引用更是相当频繁。对中国古代典故信手拈来、画龙点睛的借用,既体现出习近平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折射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做出的巨大努力,更熔铸了他本人对修身之道、为官之道、治国之道、平天下之道的理解和认识。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勉励青年人广泛学习、仔细探究、谨慎思考、切实力行;在巴基斯坦的议会演讲中,习近平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高度肯定中巴双方深厚牢固的友谊;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援引古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向中外记者展示出当代中国充分的自信。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18年两会闭幕式的演讲中,用“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多个中国古代神话解读了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精诚团结、不懈奋斗。

(三)真实性与实践性相协调

通俗性、文学性、生动性等从修辞学角度观照了“习式语言”的特征,“真实性与实践性”则从价值取向对“习式语言”进行了评价。一方面,“真实性”与“实践性”对“习式语言”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另一方面,“真实性”与“实践性”折射出习近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处事原则和执政理念。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指南。毛泽东最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赋予“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具体来说,“实事求是”指在具体工作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习式语言风格”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结合时代语境,从实际问题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決问题。

在发言行文中,习近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间的辨证统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践特性。如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发出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直陈城市居民在居住环境中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问题。对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用“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辩证说明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关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两者的选择,老百姓一听就能明白。目前,我国各项事业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习近平用“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凝练概括出改革过程中“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准确把握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外媒体对“习式语言风格”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如英国《独立报》用“简短的,直戳要害的讲话,伴随着朴素的语言和非正式的形式,正成为新的规范”来评论习近平的语言风格。

二、加强修养,深入群众,增加语言的温度、深度、厚度

语言表达是个人思想观点、态度、情感和能力水平的体现,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语言表达更是其领导艺术和技巧的反映。作为领导干部,为凝聚人心,引领风气,拉近干群关系,需要经常与群众进行沟通,这就要求在说话表达上“接地气”,即说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学习“习式语言”,就是要牢牢把握其通俗性与生动性、文学性与深刻性、真实性与实践性的鲜明特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以贴近群众、言之有物的话风文风促良好政风的形成。

(一)关注群众需求,以通俗晓畅促共情共鸣

毛泽东曾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反对“党八股”,对于“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碍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的“党八股”文风进行了严厉批判,并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群众语言来自民间,来自基层,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语言,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代表了群众的意志,凝结着群众的智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话风体现党风政风,塑造并影响着党员干部的形象,对于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2004年在浙江任职时,习近平就提出:“我就进一步改进文风、提高文稿起草质量向大家提三点要求,归纳起来是六个字:求短、求实、求新。”“求短、求新、求实”也成为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行文和说话风格。当下,不少领导干部仍然存在“长、空、假”的恶劣文风和话风,说话行文长篇大论、词不达意、空洞无物,与习近平大力弘扬的“短、实、新”的清新文风相背离。要改变“长、空、假”的文风和话风,领导干部应深入实践,广泛调研,以心贴心的真诚,面对面的方式,实打实的态度,深入广大群众之中,以群众为师,在与群众的密切交流中学习并掌握群众语言,用百姓话、真话、实话取代官话、套话、空话,将群众语言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通行证,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激发群众创造活力,纾解群众情绪,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政府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号召力。

(二)加强自身学习,以深厚修养使言之有物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是不断增强领导干部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路径。“腹有诗书气自华”,良好的表达来源于深厚的积淀。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如此丰富,与他深厚的学养密不可分。持续不断学习、广泛涉猎经典构成了习近平语言力量的另一重要源泉。在梁家河当知青的七年时间里,习近平除了劳动就是学习,梁家河每一位乡亲在提到习近平时,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在有限的条件里,习近平想尽一切办法学习,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随身军包里装的全是书和厚厚的笔记,阅读范围涉及文学、哲学、军事和国际政治等。从梁家河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坚持学习,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他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阶段。

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同样地,要想言之有物,鞭辟入里,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习近平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会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加强学习一方面可以丰富领导干部的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深度与厚度;另一方面,不断从书本中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三)貼近具体现实,以事实依据行以人为本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领导干部的语言折射出其执政理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用梦想凝聚力量。讲出普遍真理,说出事实依据,这是“习式语言”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假话、套话、大话、空话,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不良的官场风气,继而影响执政时效,甚至造成空谈误国的严重危害。群众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基,讲群众语言,从某种层面而言,反映出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群众,充分了解群众需求,才能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取信于民,而接地气、充满感情的语言是联通群众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桥梁。领导干部的语言要做到切实表达群众呼声,就应广泛深入调研,找到党的政策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掌握群众在特定时期的主要关切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言群众之所需,从而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带头讲实话、讲真话、讲短话,找准了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全面阐发和深度丰富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等进行了科学论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于神州大地,深入每一位群众心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导干部需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以通俗化、形象化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从而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释放群众的创造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年.

作 者:本刊编辑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习近平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