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对策研究

2018-01-06 05:03刘秋玲张春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1期

刘秋玲 张春玲

[摘    要]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不仅受到企业本身的影响,而且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企业内部与区域创新系统两方面的不同角度,提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对策,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1. 060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21- 0144- 02

0      引    言

区域创新系统(RIS)是由政府、企业、科研及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为使一定区域及政治环境内的创新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相互合作、依存的空间结构体系,它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1      创新型中小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由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大小共同定义的概念[1]。首先,企业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高水平管理实现的高盈利能力以及逐渐增强的创新能力;其次,中小企业的经营、资产、员工规模等方面在自身所在的行业内与大企业相比较而言均较小。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就是规模中等且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高盈利能力以及不断创新的企业,并且它是RIS的重要组成部分[2]。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但由于企业成长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状况受到威胁。根据统计资料,美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7年,而占据我国企业99%以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5年左右,因此更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

2      内部对策

根据研究发现RIS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創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本部分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力的合理化对策。

2.1   强化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对于所有类型的企业成长都至关重要,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积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企业拥有行之有效、独具特色且与当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独特企业文化,是支撑创新型中小企业在RIS中得以平稳、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中对管理方法、模式、制度等进行创新,使物质技术可以转化为新产品或者新技术,并在市场中进行推广。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想维持其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主要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得以生存,并且优于其他企业的保证。创新型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有两种: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从企业外部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内化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进一步再创新得到新技术,这种方法仅针对在一段时期内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进行发展的企业;②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相互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提供生产场所、研究资金支持,大学为企业和研究机构输送创新型人才,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技术,三方形成优势互补,创建技术创新之路[3]。

2.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为了克服与外部协调相关创新问题时发生不协调现象,而进行的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提升创新效率的企业活动。

(1)根据企业现状选择合适的自主创新方式。自主创新包含原始性创新(进行自主发明创造)、集成创新(综合相关技术成果形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内化后再创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对应企业发展阶段的情况如表表 1所示。

(2)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RIS中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源泉。首先,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推动创新人才的创新进程,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氛围;其次,通过外部引进或者内部选拔、培养等方式,产生创新型中小企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2.3   提高可持续增长能力

可持续增长能力是企业生命活力与企业寿命的体现,三者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1)积累企业资本。企业资本包含物质与知识两种资本,其中,知识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本,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4]。知识可以改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企业需要积累知识与物质资本,提高其可持续增长能力。

(2)全方位有效整合资源。RIS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投资方向、产业结构等,导致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要明晰企业的投资方向,合理化、创新化产业结构,全方位有效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3      外部对策

根据研究发现,在RIS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不仅受到企业自身的影响,而且会受到整个RIS中各方因素的影响。本部分针对RIS、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三方面提出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力的合理化对策。

3.1   完善RIS环境

RIS环境通过影响本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本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完善RIS环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1)政府积极引导。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考虑,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引导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政府不仅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状况调整优惠扶持政策,还需要根据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不同引导,达到真正为企业提供良好创新环境的目的。

(2)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只有在感受到公平时,才会进行主动的竞争,进而产生自主创新意识。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会受到不公平待遇,比如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行业准入、税收与国家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感受到不公平,进而产生企业不积极主动创新的后果。因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3.2   构建企业集群

对位于RIS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企业集群是为其提供生存空间的区域创新网络。在RIS中应该根据区域内已经存在的产业结构,通过专业化分工,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密切联系的企业集群。进一步,为了避免同构化现象的发生,应将本地区的特色与优势考虑在内,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独具一格的企业集群。

为了壮大企业集群,首先,企业应激励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创新,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宽容对待失败;其次,积极培育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介机构,以便在企业集群中实现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最后,紧紧抓住技术创新,来发展企业集群。

3.3   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网络

现阶段企业很难在其内部创建完整的创新活动价值链,只能依靠与其他組织,形成一个如图 1所示的区域创新网络,从而解决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区域创新网络里各组织的职能如下:大学,为企业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知识支持,经企业运用后转变为产品等;政府,主要对企业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规范,起到管理、参与区域创新网络的目的;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发展与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主要为企业与提供技术方牵线搭桥,辅助创新活动的产生;企业,直接参与创新的行为主体,通过区域创新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与其他RIS进行竞争的能力。因此,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网络,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会起到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晓明,范德成. 区域创新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及促进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10(5):64-65.

[2]张玉明,王英姿. 区域创新网络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2-18.

[3]李森森,刘德胜. 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J]. 东岳论丛,2014,35(1):145-151.

[4]顾修斌. 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