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资源隔离机制运行机理及战略探讨

2018-01-10 12:48康广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城镇化

康广

内容摘要: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有紧密联系,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依存的特征决定了商贸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与发展方向。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运行受资源隔离机制及先行者优势的双重影响。因此,推进线上线下交互创新、提升企业资源独特性、提升服务精准优势以及推进智慧城镇建设是企业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要求的运行模式,对促进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商贸流通 隔离机制 优势战略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篇章,成为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决策依据,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机制的重要指引。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各地区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商贸流通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的主力军,其运行机理与发展潜力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探讨商贸流通业资源隔离机制,提升流通企业发展优势,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

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分布不均,企业竞争力亟需提升。商贸流通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终端,是产业价值链中与消费者直接联结的资源载体,是流通产业既要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又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分销模式,是促进流通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构成,因此,厘清资源不均问题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首先,企业资源优势较弱。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许多地区发展依然缺乏科学规划与统一布局,城镇化发展模式不成熟直接导致了商贸流通企业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从而使得企业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其次,产业资源分布不均。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发展主要依托土地资源,其工业及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了商贸流通企业对其他地区资源的依赖,从而削弱了该地区流通企业的竞争力。最后,信息资源相对落后。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但与城镇地区相比,信息资源不足依然是商贸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瓶颈与制约。

管理模式滞后,流通市场亟需规范。管理模式决定了商贸流通企业生存环境的优劣,决定了流通市场的规范及流通企业效率的高低,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压力,使得企业发展中营销能力及市场拓展能力受到了挑战。首先,电子商务能力不足,企业运行受到制约。随着消费者信息素养的提高,他們对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加大了企业信息供给能力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巨大张力,使得企业运行发展受到了制约。其次,管理模式滞后。信息化发展加剧了流通市场的分割与行业垄断,使得市场公平竞争受到严重挑战,管理模式的滞后已成为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的主要瓶颈,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风险及不确定性。最后,企业自主能力较弱,制度创新迫在眉睫。相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流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滞后,经营模式、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从而成为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集约程度较低,流通体系亟需完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及商贸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我国流通业水平也逐年提高,但随着流通产业的深入发展,其集约化程度较低的弊端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流通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首先,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商贸流通企业规模是降低产业成本的主要维度,是社会就业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力,但由于地区经济及资源分布差异,流通企业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局面依然存在,从而影响了流通市场的智能化发展和成本降低。其次,资源层次集约化程度较低。流通产业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两个方面,是促进流通体系完善的主要构成,由于批发市场体量及规模需求,许多乡镇地区依然缺乏完善的支撑体系,使得零售产业需求与批发产业供给能力差距加大,从而影响了流通业发展的层次构建和类别优化。最后,市场集约化程度较低。市场集约是多种经济和谐发展的依托,是促进流通市场网络和商业网点层次清晰、体制完善的表现,也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流通领域公平竞争的环境载体,因此,提升流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及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智慧程度是解决流通产业集约化瓶颈的必然路径。

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资源隔离机制运行机理

根据西方经济学论点,稀缺并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关键资源是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企业通过创新研发的替代或削弱其他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则是该企业突破行业竞争的资源优势。城镇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创造价值的资源稀缺程度与创新能力,是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竞争的着力点与发展基础。根据著名学者理查德·鲁姆特(Rumelt,R. P.)的隔绝机制(Isolating Mechanisms)原理,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竞争优势持续力取决于以下两个重要条件:

(一)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模仿障碍

模仿障碍是指某一产业的内部企业,通过阻碍其他现实和潜在竞争对手对其拥有的关键性竞争资源模仿所设立的阻滞机制,其价值主要在于竞争对手无法复制其战略竞争性资源,以限制其他企业对其发展形成威胁,达到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垄断或超额利润的效果。企业模仿障碍的设置通常有两种途径,即有形模仿障碍和无形模仿障碍。有形模仿障碍主要体现在获得流通产品和顾客渠道的优越途径,无形模仿障碍则体现在商品贸易发展的因果模糊性和受到社会发展综合因素影响的广泛性,这些无形资源对商品流通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来自城乡发展历史环境的影响。在这一系列因素中,只有能够有效阻滞现有企业和潜在企业对其资源进行复制的因素,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才能有效阻止和隔离竞争企业复制成功企业的行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乡的统筹发展等都已达到更高的层次,信息化技术也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资源的自由流通使得商贸流通企业隔离机制构建受到了挑战。在产品和服务流通过程中,一个企业创造的消费者剩余,会很快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引起流通环境的变化和新旧企业的交替。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市场优势,其拥有的资源与将价值迅速推向市场的能力是其必备的条件与战略要素。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会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如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道路交通运输设施、地区信息化程度等,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商贸流通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机会,从而影响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由此可见,我国现代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活跃度刺激着城镇化发展进程,从不同角度影响着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模式。endprint

(二)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的先行者优势

在商贸流通领域,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隔离机制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所在。企业要想设置有效的模仿障碍,必须实施先行者优势战略,以确保企业在流通服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通常情况下,一旦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这类隔离机制就会有效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企业先行者优势的影响要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经济。这是指单位时间内企业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通过企业内部积累经验和技能而获得竞争优势。第二,良好声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在城乡地区的普及,人们选择线上交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对于无法确定质量优劣的产品,企业品牌和消费者评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是最明显的先行者优势。第三,消费转化成本。消费者在流通领域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如果从一个品牌转向另一个品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转化成本,比如,由于信息化发展的差异,城市和农村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熟悉度和应用能力有所差异,如果农村消费者从实体店购买电视转向电商购买,则会增加他们的转化成本。因此,对于流通企业来说,为所有消费者提供契合他们消费习惯的服务,即简易快捷的电商服务渠道,则会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转化成本并赢得更多消费者信赖。第四,网络外部效应。这里的网络效应不是互联网效应,而是指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越多,其他更多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越高,从而形成良性的消费者真实网络。随着商贸流通的信息化发展,消费者外部网络效应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产品的跟踪服务和评价系统构建方面,因此完备的互联网服务是现代商贸流通企业成长的主要依托。

城鎮化视野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优势战略

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推进线上线下交互创新。城镇化基础和信息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商贸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相关企业应着力创新商业运行模式,通过设置资源障碍机制提升本企业的竞争优势,良性竞争是健康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释放商贸流通产业活力的根本途径。首先,实现线上线下交易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可实现交互创新,提升线上流通效率和线下体验感知。通过支持线上销售和线下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优化消费模式,打破城乡消费思维局限,从而构架全方位、立体式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模式。其次,激励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变革,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数据化、云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产业的融合,大幅提升了居民的消费体验和新型技术推广,通过鼓励城乡消费者使用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城乡结合地区居民的数字化生活质量提升。最后,激励乡村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以服务创新提升农村流通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从而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和工作方式。

逆向整合生产要素,提升企业资源独特性。根据战略经济学相关理论,当企业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原材料和其他资源时,该企业便获得了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发展优势,从而成功设置了模仿障碍,提高了竞争力。在所有这些资源中,最核心的是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优越渠道,因此,逆向整合生产要素是企业营销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点。首先,服务创新是获得消费者的最佳途径。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化对称程度日益提高,同类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创新服务成为流通领域的稀缺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商贸流通企业的融合,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和服务链体系,以促进城镇化商贸流通协调发展。其次,逆向整合生产要素,促进商贸流通企业资源独特性。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流通企业可根据生产要素的逆向类型构建不同的流通网络结构,通过提升企业服务能力赢得消费者信赖。企业应严格控制特殊商品的包装保管、保存环境定位及运输配送方式,以确保消费者获得预期服务体验。最后,构建高效物流网络,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随着消费理性的回归,消费者对产品数量的依赖越来越小,而对产品质量和个性化体验给予了更多的青睐。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互动成了商贸流通领域新的发展模式,商贸流通企业之间资源整合与服务融合理念成为企业构建逆向物流的基础,企业服务过程中平台开发、服务代理、营销推广、数据处理、企业培训等方面的联合可大大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而为城镇化的智能化建设提供资源储备。

促进组织管理扁平化,提升服务精准优势。先行者优势的表现之一是企业发展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电子商务的发达促进了虚拟现实的融合与互助。城镇化背景下,新型消费群体和消费模式通过衔接供需信息,推动了新农村和城市产品的数字化发展,构建了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网络发展模式,催生了组织管理的扁平化和精准服务优势战略。首先,提升企业管理扁平化水平,促进产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条件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融合,离不开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融合,离不开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因此,传统商贸流通模式与互联网商贸服务的融合必然是提升企业精准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扁平化管理效率提升的条件。其次,转变物流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决定性优势。在商贸流通发展中,物流模式能有效与消费者进行良好对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企业决定性优势,通过物流模式创新,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结合城乡资源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推进物流标准化,通过信息共享与多层次联运发挥竞争企业的精准优势。最后,提高商贸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流通标准的动态化发展。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城镇化过程中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标准也应根据居民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标准的实施与演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只要企业拥有不断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能力,其所构建的先行者优势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发展。商贸流通企业先行者优势的建立,一方面可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构建城镇智慧商贸流通模式完善体验式服务基础建设,另一方面也可提升企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信息安全建设,促进城镇商贸流通企业多业态服务模式和多层次产业发展,不断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智能化水平。首先,完善城镇商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企业成长规模的速度,通过降低商贸流通成本提高消费者剩余,带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产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商品信息服务建设,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其次,鼓励企业之间横向联合服务网络发展,完善城镇之间资源、技术、供需的适配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企业电子交易服务水平和监督体系的构建,打造高质量的商贸服务体系。最后,创新管理模式,规范企业发展。由于企业竞争力受资源障碍机制及先行者优势的影响,企业在发展中应加强自身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规范发展作为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企业在发展自身业务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人才梯队建设,企业应加强培训设施及培训部门的发展,通过提升员工的市场敏感度、服务意识、专业素养及信息化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还应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发展模式,通过良好的商贸流通路径促进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徐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4(3)

2.陈苡.我国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的互动机理及协同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9)

3.冯海英.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4.张建民,陈梅.新型城镇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学习与实践,201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城镇化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