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浅析

2018-01-16 10:10苏光菊刘春玲周本庚管兰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溪县楠木资源库

苏光菊 刘春玲 杨 寒 周本庚 曹 健 管兰华

(1.湖北省国有竹溪县双竹林场 十堰 442300;2.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 武汉 430079)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总称,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林木育种的基础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1]。林木种质资源库是指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保存形式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技部、国家林业局《主要林木育种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5年)、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2025年)》,国家林业局在2009年第一批公布的13处国家林木质资源库的基础上又于2016年公布了第二批86处,对我国重要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树种、沙生植物、名特花卉的种质资源进行重点收集、保护、研究、利用。

湖北省竹溪县楠木良种基地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之后,编制了种质资源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切实促进了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科学发展。本文总结了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分析了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对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具有推动意义。

1 竹溪县自然环境概况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毗邻渝、陕,地处大巴山东段余脉北坡,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北有秦岭屏障,西有巴山阴隔,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形成了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光照适度的气候特征。全县平均气温13.6 ℃,无霜期236 d,年降水量1 060.1 mm,全年日照时数为1 779.5 h。

2 楠木简介

楠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素有木中贵族之称。楠木木材优质、纹理美观,且有香味常被用于家具、雕刻等材料,在明清两代更有“皇木”的美誉,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3];同时楠木树型高大优美,四季常绿,常用于造景、绿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4,5]。现时人们通称的楠木,主要指楠属和润楠属的一些楠木种类[6]。金丝楠木是一些材质中有金丝和类似绸缎光泽现象的楠木木材的泛称,有可能产生金丝的楠木主要为楠属、润楠属的部分树种[7]。楠木由于价值名贵,一直以来存在着过度开发的问题[2,8,9],原来丰富的资源如今接近枯竭,并且楠木自然生长环境由于人类干扰等遭到破坏,种族更新速度缓慢[10],因此有必要建立楠木的种质资源库以加强楠木种质资源的保护[6,10-13],实现楠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 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现状

3.1 竹溪县楠木资源分布

竹溪县的楠木种类多,均为天然次生林,无大龄古树,中南部地区的乡、镇、场都有分布,呈片状、丛状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河谷、沟边,零星分散,野生楠木资源的种群数量占全县森林资源的比例不大。另外,樟科山胡椒属的黑壳楠,在竹溪当地均称为楠木或金丝楠木,野生分布极为广泛,该树适应性强、寿命长、树干直,材质好,抗虫防腐,用途广,不仅是上等的用材树种,而且还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开发前景十分看好。竹溪县烂泥湾的楠木群和鄂坪的“楠木王”都属黑壳楠,本文不作介绍。

3.2 竹溪县楠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状况

双竹林场在2009年就编制了《湖北省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7月8日获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鄂发改农经[2011]960号)),2012年12月3日《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获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鄂发改审批[2012]470号),自此拉开了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良种建设的步伐。项目建设期3年,改建母树林18 hm2,营建种质资源收集区4 hm2,良种繁殖圃5 hm2,测定林1 hm2,示范区2 hm2,合计项目建设总规模30 hm2,建设期3年,总投资263万元。经过3年的建设,集中分布的楠木林分被改建成了楠木母树林,林木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使得母树林更加通风透光,促进了母树林母树的健康生长和结实。同时也初步进行了楠木资源的收据保护、测定和展示,为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竹溪县金丝楠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建设项目状况

随着2014年《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2025年)》的出台,全国各地加快了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步伐。竹溪县双竹林场也非常重视楠木种质资源库项目的建设,于2016年编制了《竹溪县金丝楠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3月30日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鄂发改审批服务[2016]77号),初步设计也于2016年12月30日获得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鄂发改审批服务[2016]502号),于2018年初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发改投资[2018]227号),项目资金来源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程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776万元,建设期2年,2018年~2019年,建设总规模30 hm2,其中种质资源保存区22 hm2,良种繁殖圃5 hm2,示范区3 hm2,购置种质资源检测设备等。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丰富现有楠木种质资源库的资源,提高基地科技能力建设,完善基地基础设施,促进楠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启动了保障作用。

3.4 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申报与批复

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确定工作的通知》(办场字[2016]49号),竹溪县双竹林场于2016年3月申报了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2016年4月15日,湖北省林业厅种苗管理总站在武昌召开了申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资格的评审会议,双竹林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申报材料就行了认真修改,获得了湖北省林业厅的推荐,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的评审,经过公示,2016年10月27日,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通知》(林场发[2016]153号)。

3.5 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运营与管理

(1)成立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运营领导小组。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获批后,双竹林场高度重视,2017年5月在双竹林场正式挂牌,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运营领导小组,负责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护工作。

(2)签订科技支撑协议。为了更好的促进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发展,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竹溪县双竹林场与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长江大学签订了科技支撑协议,负责对种质资源库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年度作业设计及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3)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2017年3月21日《2017年度竹溪县双竹林场国家楠木林木种质资源库项目作业设计》通过了湖北省林业厅组织专家的评审,双竹林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年度作业设计的修改与完善。

由于2018年《竹溪县金丝楠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建设》项目也正式实施,因此在制定年度作业设计时,充分结合原地保存库建设项目内容,与科技支撑专家充分交流意见后制定了2018年度作业设计。由于国家机构改革等原因,2018年度的作业设计还没有评审,双竹林场还是按照年度作业设计按部就班开展各项工作。

(4)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成效。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为原地保存库,面积45 hm2,在楠木种质资源库基地四周及边界设置宣传标志和保护设施,以加强对国家楠木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的宣传和保护。

对原地保存库核心区30 hm2楠木林分进行年度抚育作业管理,采用疏伐、清杂、病虫害防治等施工措施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楠木林分质量。

结合竹溪县内楠木种类多次调查,通过踏查和设立标准地对保存库内的楠木种类进行分类调查,结果表明原地保存库内楠木种类有11种,其中楠属6个,分别为闽楠、细叶楠、桢楠、滇楠、白楠、紫楠;润楠属5个,分别为宜昌润楠、薄叶润楠、竹叶楠、湘楠、小果润楠。

通过设立标准地掌握各个树种的资源数量、分布及基本生长统计数据,对各种楠木种子进行采集、检验和特性调查。观察记录了各类楠木种子结实情况;进行种子采集、处理、检验、储藏;优树分树种、单株采种育苗。

收集保存了桢楠、闽楠、宜昌楠等这几个树种的种质资源,建立了异地保存林2 hm2。营建了面积1 hm2的桢楠家系对比试验林。

新建了楠木标本陈列室,对后期收集楠木标本作好了准备。

建有楠木种质资源信息化档案管理,录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平台。

(5)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对竹溪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设立,是竹溪林木种苗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是为竹溪争创了一张“国”字头的名片。二是为楠木资源的保护、收集、开发利用打造了一个国家级平台。三是为竹溪“贡木”文化的承袭和“贡木”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四是为争取林木种苗工程项目、拓展资金渠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6 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楠木资源量整体不足。竹溪境内黑壳楠群落多、数量大、分布广,被广大老百姓认为是楠木,真正的楠木虽然种类多,均为天然次生林,分布较广,但是成片分布少,面积小,资源存量不是很多,因此需要加大保存面积,导致抚育管护成本增加。

(2)专业人才短缺,科技力量严重不足。全国开展楠木资源研究的人员不多,特别是楠木树种分类人才,更是稀缺。林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少,水平有限,专业方面的很多工作实施起来有难度。

(3)地方政府对种质资源库的关注力度有待加强,组织机构还须健全和完善。按照相关规定,国家种质资源库的机构、人员和经费地方政府应当给予充分保障,截止2017年3月份,全国99个国家库中只有8个不是全额补贴事业单位,竹溪县双竹林场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就是其中之一。

3.7 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的下一步工作及建议措施

(1)广泛收集楠木种质资源,建设楠木异地保存库。由于现有的资源都保存在较分散的大山中,对于楠木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都不便,有必要在林场相对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营建异地保存库,把原地保存的优良资源都保存在异地库中,同时也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楠木种质资源,旨在建立全国最大的楠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初期最少要收集30~50个种,种内按照群体-家系-单株的模式进行收集保存,具体标准参照《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标准(NFGRP)》中的《林木种质资源类别样本大小标准(试行)》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标准(试行)》进行。

(2)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以现有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基础,加强科研协作,政府出面与全国知名科研机构、院校、专家学者签订合作协议,指导种质资源库建设,把楠木种质资源库建成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提升科技实力,提高科研水平。

(3)加强楠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保存的目的是评价和利用,在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楠木种质资源的评价,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繁殖技术研究,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及区域化试验,尽快选育出不同用途的楠木优良品种。

(4)强化组织领导,整合资源、资金、技术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县政府成立“竹溪县楠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种质资源库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招聘或者从其他单位抽到部分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种质资源库机构中,依照相关规定对种质资源库的机构、编制和人员予以明确,并纳入全额事业编制。政府适当配套部分建设资金,另外也要保障种质资源库日常运营管理费用。二是县政府组织,县林业局牵头,开展全县楠木资源的大调查,摸清全县楠木种类和资源分布状况,然后将资源集中、群落完整、数量较多的林分,纳入到种质资源库中,把整个竹溪县打造成楠木资源宝库。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把竹溪县的楠木宣传出去,把“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这个名片打响,充分利用这种名片。

猜你喜欢
竹溪县楠木资源库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茶盘洲的楠木王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湖北“竹溪县特产税款预借券”—罕见地方政府与地方武装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