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职业化改革实践与成效

2018-01-16 21:37刘玉梅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2期
关键词:利川市职业化村级

刘玉梅

(湖北省利川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利川 445400)

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着动物强制免疫、动物疫情报告、畜禽饲养情况统计、动物产地检疫、有关政策法规宣传、防疫消毒、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日常巡查等诸多职责,任务重、责任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素质和保障方面虽有了很大加强,但与时代的发展和动物卫生所面临的繁重任务相比,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仍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动物防疫员职业化的道路。利川市毛坝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规范管理,持续发展”原则,以动物防疫员职业化为目标,创新动物防疫员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进行动物防疫职业化改革试点,取得了质量与效益的双赢效果,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健康、稳定发展的新路子。

1 概况

利川市毛坝镇,国土面积338 km2,辖4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2万人,畜禽养殖户4 000余户,2016年底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是 1.58 万头、0.15 万头、0.13万只和3.8万羽。改革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动物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难以有效保障。2016年3月,利川市毛坝镇进行动物防疫职业化改革,推行考试考核择优竞岗,逐步向动物防疫职业化过渡,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成效初显。

2 具体做法

2.1 实行“二改”与 “二设”

“二改”:一改单一化防疫主体为多元化防疫主体。农村散养户及小型养殖户的动物防疫工作由镇畜牧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承担防疫主体责任;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动物防疫工作由镇畜牧服务中心与场(户)签订防疫责任书,实行疫苗免费计划供应,场(户)自行负责畜禽免疫工作,落实防疫主体责任;二改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 “春、秋集中免疫、适时补针”。全镇推行程序化免疫,实施常年免疫和二次终免制度,及时对畜禽进行免疫注射,确保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

“二设”:一是合理划分设置防疫片区,在考虑到相邻成片、便于开展免疫工作前题下,将全镇设置为两个防疫片区;二是合理设定防疫类别,根据每个片区版图面积、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合理设定防疫类别。一类地区版图面积小,地形地貌平坦,交通条件便利;二类地区版图面积较大,地形地貌较平坦,交通条件较便利;三类地区版图面积大,地形地貌较不平坦,交通条件不太便利。尽量做到科学、公平、合理。

2.2 采取“三转”与 “三优”

“三转”:一是按照优化防疫队伍要求,增加每个防疫员管辖村数,增加服务户数,防疫员岗位由过去村级防疫员转为管片防疫员;二是通过优化防疫程序实行“春、秋集中免疫、适时补针”制度,在防疫用工性质上从过去季节用工转为常年用工;三是在队伍建设上由过去专业化防疫队伍转为专职化防疫队伍。

“三优”:一优防疫队伍。按照精简防疫人员、增加防疫任务、提高劳动报酬的原则,整体优化防疫队伍,推行防疫队伍专职化。在目前全镇1.1万农户、44个村、12名防疫员的基础上,按照全镇分两大片区(龙宝、毛坝),6个防疫小组,实行2人一小组,每小组平均负责7~8个村的标准,实行小村并大村,集中村连边远村整体合并,对应选拔12名动物防疫员,做到人员、任务相对固定,专职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二优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利川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实行首免和二次终免制度,新添栏畜禽在首次免疫后,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进行二次加强免疫,缩短了免疫间隔期,抗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保护维持时间更长,减少因盲目免疫、畜禽饲养周期过长、多次免疫等原因造成的重复工作和疫苗浪费等现象。三优免疫档案记录。完整填写好免疫档案记录是推行程序免疫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免疫档案要全面反应疫苗使用信息、耳标信息、免疫时间、免疫次数、存栏(笼)信息,确保每头(只)畜禽的免疫记录详实完整。

2.3 推行“双竞”与 “双考”

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整个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竞”上岗:一是竞争防疫注射服务岗位,二是竞争服务区域(片区)。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每个防疫员写申请书,通过考试考核参与竟争防疫注射岗位。

“双考”是指素质考核和业绩考核。素质考核主要考量年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能力、服务态度等;业绩考核主要是依据近3年防疫员在动物防疫考核中的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并制定统一的考核选拨细则。考核达98分以上者为优秀,给予奖励;95~98分为合格,全额发放劳动报酬;90~95分,离合格每差1分扣减防疫报酬200元;考核在90分以下者,不得发放劳动报酬,取消防疫员资格。

2.4 落实“双定”与“双签”

“双定”:一是定人,在进行公平、公正、合理考核选拨基础上对考核结果进行张榜公布,对竞聘上的防疫注射人员确定录用;二是定服务区域,把竞聘上的动物防疫员确定到每一个防疫片区。

“双签”:一是签聘用合同,对确定录用的动物防疫员由镇畜牧服务中心与其签定聘用合同;二是签订动物防疫责任状,对确定服务区域的动物防疫员签订片区动物防疫责任状。

2.5 兑现“两挂勾”“一保障”

“两挂勾”,一是畜牧服务中心与镇政府组织专班对动物防疫密度和质量实行半年一考核,考核结果与防疫报酬拨付挂勾;二是与动物防疫员工作岗位挂勾,实行淘汰机制,对管片动物防疫员年度考核低于90分的解除聘用合同。对于未竞聘防疫注射岗位的动物防疫员实行“一保障”,安排疫情监测岗位,与其签订《动物疫情监测员聘用合同》,享受与防疫注射岗位的动物防疫员相同资格待遇,完成畜牧服务中心规定的动物疫情监测任务后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3 初步成效

毛坝镇经过近两年的动物防疫新模式推行实施,围绕优化防疫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人员保障,全面激发活力为立足点的创新尝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免疫质量进一步夯实

实施二次终免制度,畜禽在初次免疫后,能够及时得到二次加强免疫,缩短了免疫间隔期,抗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保护维持时间更长,提高了免疫效果,保证了免疫质量。

3.2 免疫密度进一步提高

推行专职化服务,坚持常年免疫,保证添栏畜禽及时补免,免疫密度达100%。

3.3 集中免疫压力减轻

由于实行了程序免疫,二次终免制度,在春秋集中免疫期间已经两次免疫的畜禽不需再免疫,因而减轻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压力。

3.4 劳动报酬总体提升

实行动物防疫职业化以来,通过减岗设置、防疫员工资统筹和绩效管理,增加了动物防疫员收入。职业化之前,动物防疫员报酬每年最高约6 000元,新的工作模式下,可达到每年约14 000元报酬,同时在协助开展养殖业保险、免疫社会化服务、诊疗服务、投入品配送等方面为动物防疫员创造了新的增收渠道。

3.5 防疫队伍基本稳定,防疫员工作积极性提高

目前,全镇防疫员平均年龄44岁左右,呈现出“能干事、爱干事、干得好事”的良好局面。

系列化的改革与创新,极大地推进了动物防疫职业化步伐。创造增加了动物防疫员的收入预期,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动物防疫员更加热爱动物防疫工作,乐意接受全新的管理,动物防疫工作已经成为毛坝镇动物防疫员的主职主业。

猜你喜欢
利川市职业化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利川 “候鸟人才”基地武汉联络处挂牌成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省水利厅:以水为媒推进“三个强化”
加速职业化
湖北省第十五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在利川举行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