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理联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

2018-01-18 08:22曾雄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真菌性氟康唑外耳道

曾雄文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为反复瘙痒、外耳道阻塞感、外耳道潮湿、眩晕、耳鸣、听觉障碍、局部疼痛、面瘫、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热等, 具有病情易反复、发病率高等特征。真菌性外耳道炎指感染曲霉菌、念珠菌、青霉菌等而发病[1,2]。现治疗此疾病主要为局部给药, 如酮康唑乳膏、达克宁霜等, 但此类药物疗效不突出, 不良反应多, 易复发。因此, 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治方式则具有必要性。本研究探讨内镜清理联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患者均为单耳患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108例。对照组:男58例, 女50例;年龄19~64岁, 平均年龄(35.8±11.3)岁;病程7~48 d, 平均病程(32.6±12.5)d。研究组:男57例, 女51例;年龄19~63岁, 平均年龄(35.9±11.1)岁;病程7~47 d,平均病程(32.8±12.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晓此次诊治方案, 并自愿签字确认;②皮屑直接涂片或外耳道分泌物发现芽孢状物或菌丝体;③实验室培养分泌物结果显示为阳性;④患者均对本研究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和禁忌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哺乳期、妊娠期患者;③合并全身代谢性疾病者, 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④中途退出研究者;⑤已参与到其他研究中的患者;⑥不愿接受此次诊治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清理治疗, 采用STORZ内窥镜协助清洁外耳道真菌团和分泌物, 并用双氧水3%反复冲洗外耳道, 残留真菌团块和分泌物用负压吸引器将其吸净。研究组在以上干预基础上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 即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4251)耳浴, 将患耳朝上, 滴入至外耳道口覆盖整个外耳道, 耳浴10 min, 2次/d。对照组则给予达克宁(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国药准字H19994059), 用棉拭子涂抹患耳耳道, 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根据症状、体征判定临床疗效, 显效:无症状, 外耳道洁净, 且无糜烂、充血等, 真菌检查结果为阴性;有效:无症状, 但外耳道存在轻度性糜烂和充血症状, 无结痂, 真菌检查结果为阴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需判定患者病情症状积分, 包含反复瘙痒、外耳道阻塞感、外耳道潮湿、眩晕、耳鸣、听觉障碍、局部疼痛、面瘫、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热等体征和症状, 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计0、1、2、3分, 并计算总得分。③治疗前、治疗后2 d用SF-36评分判定患者生活质量, 此量表包含总体健康、精神症状、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疼痛状况、情感职能、活力等8个项目, 分值0~100分, 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良好。④随访患者6个月, 记录其复发情况, 并比较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64例、有效40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34例、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84.26%;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

2.2 病情积分 治疗前, 研究组病情积分(9.76±2.11)分与对照组的(9.71±2.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治疗后, 研究组病情积分(2.29±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1.5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5)。

2.3 SF-36评分 治疗前, 研究组SF-36评分(56.84±1.23)分与对照组的(56.88±1.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治疗后, 研究组SF-36评分(81.56±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2.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21,P<0.05)。

2.4 复发情况 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复发, 复发率为1.85%;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复发, 复发率为12.04%;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7,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因临床滥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 加之免疫力低下、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放疗治疗、慢性疾病、非专科治疗等因素, 真菌性外耳道炎发病率逐年攀升[3,4]。本科给予耳内镜检查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 实施分泌物涂片检查,显著降低了疾病误诊率。临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较多, 以往多给予麝香草酚乙醇、水杨酸乙醇、硼酸乙醇等滴耳治疗,外耳道会受到较大刺激, 其疗效也不太理想[5]。目前临床给予氟康唑粉末、制霉素片、派瑞松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达克宁软膏等药物实施局部治疗, 其疗效突出。但从整体看, 治疗方法较为复杂, 患者患耳可能会发生阻塞感等症状[6]。

本研究中纳入两组患者讨论后, 从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病情评分及SF-36评分、复发率等方面均证实了内镜清理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疗, 疗效更为突出, 且与内镜清理后给予达克宁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认为给予达克宁乳膏治疗, 相对来看, 操作较为繁琐, 给药方式为涂药, 不易涂摸均匀导致复发, 也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因此无法确保其治疗疗效。氟康唑注射液属于抗真菌性吡咯类药物之一[7], 具有广泛抗菌谱,高度选择性的对真菌P450活性造成干扰, 抑制真菌麦角固醇合成, 杀灭真菌。若全身给药, 可能会损害肝肾[8-10]。本研究中研究给药方式为耳浴, 其优势为药液在持续停留在外耳道中, 整个外耳道经药液浸泡后, 给药无死角, 且不会出现听力降低和阻塞感等不良症状。避免了全身给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每日晨起和睡前耳浴, 患者自我则可给药, 无需往返医院, 其生活、工作不受影响, 操作简单、费用低,安全可靠, 接受程度高, 进而提升了治疗依从性, 确保治疗疗效。

而从本研究复发率上来看, 218例患者中共有15例复发,分析其因素可能为:此疾病属于条件性致病;实施图片检查时, 引发假阴性环节较多。

综上所述, 建议临床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采用内镜清理联合氟康唑注射液, 病情明显改善, 降低复发率, 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真菌性氟康唑外耳道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福司氟康唑合成新工艺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