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小说审美意识形态进路论

2018-01-19 07:50韩春虎
小说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陈忠实文学小说

韩春虎

从短篇小说起步到中篇小说试水,在延展至“登峰阶段”长篇小说《白鹿原》出世,恰如俄罗斯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般不期而至,陈忠实着实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基本路径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范本。不止于此,陈忠实小说就基本属性与价值进路而言,从社会意识形态品貌切入,再将触角伸入审美意识形态视界,相对完整诠释出小说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之初,还是具有史诗般改革背景而缺少文学高峰的当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标志性作用。

一、初段轨迹介入社会意识形态视域

提及社会意识形态,人们首先浮现于脑海的就是政治色彩,仿若 与小说无关宏旨。其实,任何一种观念,都要从起源、生成与发展的价值链意义角度作系统性而非线性的思考。意识形态本身子1796年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应时提出至今,几经沧桑,弥足可贵。可喜之处在于,时至当代,其最初内涵仍占主流地位,亦即其最初是与整个工业社会或者说是与科学的突飞猛进相伴而生的,一直被人们称为观念的科学,“是对观念和感知的系统分析,对它们的产生、结合与后果的分析。”肇始者一方面以此冲破中世纪桎梏性的宗教束缚,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类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但可以洞悉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通过总结、归纳人类包括动物的举止行为规律而对人本身优质发展产生裨益。

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一般认为涵盖政治、文化、哲学、艺术等,当然亦将文学内藏于艺术之中。而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立论,已经早在俄国初期马克思主义者、美学家普列汉诺夫那里得以阐述。他在《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等著述中都有所反映。其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有文学家波斯彼洛夫在《文学原理》教材中予以这样论说:“有一些思想包含着关于生活的某些普遍规律性的认识。而另一些思想的内容则是对某些社会关系结构所产生的现实想象的概括性评价,这种思想构成了社会意识中与知识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称它为意识形态或者意识形态观点。”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元件,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像陈忠实这样基于现实主义视角所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在凸显社会意识形态特色上着墨非凡。

陈忠实小说创作铺设一条明晰可辨的轨迹。在其初设轨迹上呈现的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紧密、社会价值与观念描摹明显的清一色短篇小说创作集群。在李清霞教授2013年所著的《陈忠实的人与文》一书中可以比较详实地了解这一特色。何以言说这一轨迹介入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呢?基本思路当为:陈忠实正如其名一样,内敛五千余年中华文明所滋养的为人忠厚、做事踏实之风,在因家境贫寒而错失考取大学良机的境遇下,依然遵从父命,选择回乡务农。而在做乡村教师、乡村干部的生活历练中,萌动于心的始终是那份对于文学着魔般的挚爱。正因为这份挚爱的发酵,又借助于坚实土地挤出的给养,加之对古今中外感兴趣的小说,特别是柳青、莫泊桑、契诃夫等名家作品的咀嚼,在创作习练中隐约摸出门道,甚而小有成效。读者可以身心感受的是,陈忠实短篇小说的人物性格颇具典型性,塑造的形象真切而富有个性,所折射的社会意识形态品性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宣泄。

为有效说明上述特征,特别以读者、评论家、作者三方看好的短篇小说《信任》为由头予以解析。该小说发表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荣膺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实至名归。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语言平实而有力度和温度,显示出作者创作理念的当时心态,即高度关注转型期社会现实的微妙变化,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农村的社会心理异动与农民的价值观念微颤,这是从社会意识形态触角点拨创作本质属性的成功案例。客观而言,作者达到了预期目标,亦为此情此景如何厘清农村社会刚刚复苏的人际关系廓清了认识渠道。

客观评述这篇小说的现实价值远远高于其艺术价值。诚如小说结尾处呈现系列警语:“人的心不是操在正事上,劲不是鼓在生产上,却花在勾心斗角、你防备我、我怀疑你上头去了嘛!”“我们挨过整的人把心思放远点,不要把这种仇气,再传到咱们后代人的心里去。”这是其优点所在。但是,从艺术审美角度品鉴,这种结尾模式却显得有些生硬。其实,读者心中了解了主人公罗坤“舍娃取法”的善举,完全可以适可而止、留有玄机,再添加“富足的村”“团结的村”讲话内容,反而失却小说的艺术魅力,涂抹一层说教的色彩。陈忠实接续作品已经努力革除这一掣肘之短,开始深入人物心理、社会文化结构层面剖析小说的价值与感染力。

二、下探路径触及审美意识形态界石

如何从“席勒式”创作模板进入到“莎士比亚化”境界,一直是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孜孜求索之道。陈忠实早期小说创作共性之处在于深深植根关中家乡沃土,以自身十载感悟来抒发内心情怀。其创作成效应与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无更多瓜葛,倒是在现实主义或者批判现实主义领域成就颇丰。及至具有一定量的积累和质的打磨之后,陈忠实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关联、结构拿捏上开始有了新锐拓展,开始对人物心理结构模式自觉或者半自觉的试探,开始看重在文化人类学、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意识形态症候。

抛却学术界对文学是意识形态还是意识形式的深层论争,避让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持久激辩,从文学实践发展需要来切入,把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来看待,特别是对小说展开审美意识形态解析显得恰逢其时。实际上,审美意识形态并非审美加意识形态的加总法,应该是讲小说创作展示给客体的思想性、道德性、审美性的综合视觉观。应该是“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这里,审美意识形态是随着小说创作漫长发展而凝结出来的当代特征。它超越了单纯现实主义的白描,将现实主义特征与浪漫主义情愫有机整合一体,难分伯仲,在思想性观照下生发出小说体裁的“永恒魅力”。故此,写小说、品小说、论小说应该尽早跳出学术界预设的“足球场”,尽心竭力勾勒更具实践性与审美性的小说特有话语。

陈忠实小说创作肇始于精干短篇,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反思自我。及至中篇从试笔到系列面世时,已经逐步加深对小说作品人物文化心理、读者审美心理锻造这一品性的认识,并积极付诸实践。先以短篇小说下探精品《轱辘子客》为例,在回溯论及连续写作第9部的中篇小说《蓝袍先生》,看看陈忠实如何剖析作品中人物心理结构与初步实现创作实践的“文化转型”。

成于1988年的短篇小说《轱辘子客》故事情节比较划一,叙述环节比较洗练。在这种看似平凡之中,陈忠实开始探索一种透过事实描述而峰转人物心理探幽的写作手法,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合规律开掘,力求产生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美学效果。特别是结尾处的处理非常到位,摒除“席勒式”说教,刻画主人公由内心左右行动、欲罢不能、欲行又止的矛盾样态。多数情形下,一部小说或者一篇小说能否产生魅力与价值,取决于作者是否可以跳出故事情节之外,甚至成为与主人公无关的旁观者,让作品人物自身自然成长,从而令受众在意境之外远焦观瞻而产生美感,这也是法国作家福楼拜酝酿《包法利夫人》小说时的切身感受。用匈牙利文艺评论家卢卡奇的话讲:“个性和世界在回忆中逐渐被意识到又被体验到的统一,就是主观——建构性的、客观——反思的本性而言,是提供由小说形式所要求的总体最深刻和最真实的手段。”陈忠实1993年6月在陕西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中所言更为真切:“生命体验日趋深刻开始进入理性境界,艺术实践艺术体验也逐渐趋向成熟阶段。”这虽是对陕西作家群提出的希冀,亦是作家本人对小说创作的刻骨铭心的体验。

由客观细致展示关中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现实生活,到努力透视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作品中的人物自我超越环境制约而活起来,用作者的话讲就是通过“文化心理结构”的搭建来丰富微观故事或者宏大叙事,这在《蓝袍先生》中夺人耳目。

《蓝袍先生》作为中篇小说收官之作,移除过去工于人物品貌特征刻画、故事情节穿插的写作手法,开始沉湎于蓝袍先生内在心路历程演进的创设与进展。如是,恰切地寻到了读者的共鸣点,也把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内敛、包容、诚实品性和盘托出。这篇小说标志着作家把握历史中的任务线索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使其在对接现实的同时,博采中外小说之精髓,在现实主义背景下,融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诸多元素,把我国当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推向新高度。如果想深入挖掘陈忠实小说如何从审美意识形态视角来构筑小说,并初步形成新筑模,当以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白鹿原》贡献力为最。

三、标志成果道出审美意识形态三重特征

陈晓明教授在追思陈忠实时曾讲:“因一部作品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陈忠实几乎是一个特例。不用讨论其他原因,根本缘由还是在于《白鹿原》实在是一部当代中国文学极其难得的精品,当然也是公认经典作品。”这基本上表达了众多读者、评论家的心声。《白鹿原》横空出世,与肖洛霍夫22岁就推出《静静的顿河》旷世名作不同,这是作者30余载不舍昼夜苦苦寻觅的收获,是作者笔耕不断深入,特别是抛却城市喧嚣、一头扎在祖宅寒窗苦练的报偿。一方面,作品诠释了一个真知:没有厚实的生活积累,不会有感染力持久的名作产生。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没有富有文化感的思考的头脑,同样不会取得哪怕小小的成果。我们的思想从天上落到地上为根,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环顾周遭而寻觅精神为实。总括而言,要有审美意识形态标示的基本底蕴,才有可能在文学创作百花园开垦属于自己的、也是民族的一方小天地。就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而论,《白鹿原》具备某种程度上不可多得的三重特征。这三重特征甚而印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筑模,起到准确诠释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标杆职能。

第一重特征概括为:《白鹿原》显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多维关联域,成为感性、理性、知性在真实世界纠缠、胶合的精粹物。《白鹿原》中的个性鲜明人物,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生活原型或者“逆生活”的反衬,这是原初创作点。尽管这些原型并非像刻模般复制亦或初加工,也仍然可以在真实的白鹿原上寻找到碎片状的拼合体。而小说作为虚构性极强(S·A·阿列克谢耶维奇诸多作品除外)的文学体裁,仅仅有生活真实远远不够,必须通过作者主观打磨而升华为艺术真实层次。也就是说,作品不单单融入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素,更需在受众层面感受到一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震撼心扉的艺术与美学享受。辽宁大学杨恩寰教授等所著《美学教程》中就讲:“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存在于主体实践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活动中,其次才存在于主体实践的产品中。”合规律性本身要求与生活真实相一致,合目的性要求与所达艺术创作目标相契合,两者统一于作者实践中而产生美。这种美又在主题创作的小说作品中传递给受众产生审美情感。陈忠实本人在回答《文化艺术报》记者问时也讲:“让读者在感受到一种艺术真实美的同时,还感受到生活真实的美,这样的作品才会受到读者的喜爱。”作者本人已经从审美意识形态的高度来认识小说创作与实践,这是一种自我理念的升华,说明作者在思考文艺如何跳出社会意识形态的窠臼,进入一个全新而现实的审美视界,从而使个体创作触及主体主动与客体由受动到主动相互攀升的理性思索维度,开掘出小说创作的独具视点。

注释:

①﹝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②﹝苏﹞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年,第95页。

③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陈忠实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72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7页。

⑤﹝匈﹞卢卡奇:《小说理论》,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8页。

⑥陈忠实:《陈忠实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381页。

⑦陈晓明:《一部作品成就的非凡作家》,腾讯文化,2016年4月30日。

⑧杨恩寰等:《美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9页。

⑨陈忠实:《陈忠实文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

⑩﹝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猜你喜欢
陈忠实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参考资料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