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2018-01-20 00:43王环宇吕海光李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二聚体中度重度

王环宇 吕海光 李真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妇女的特有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包括慢性高血压、子痫、子痫前期等,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并且容易导致围生儿和孕产妇的死亡。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轻度症状患者血压升高、伴有头晕等症状, 重症患者水肿明显、蛋白尿增多, 并且会抽搐、昏迷, 伴有持续性的右上腹疼痛。相关研究发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血小板过度激活、凝血功能亢进、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等[1]。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凝血指标进行检测, 能够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关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检测情况均需要从临床实践分析的角度展开进一步的研究[2-4]。本文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治疗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 其中重度患者17例,中度患者26例, 轻度患者17例。年龄24~42岁, 平均年龄(27.6±5.5)岁。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的妊娠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年龄23~42岁, 平均年龄(27.1±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保持空腹状态, 在清晨抽取静脉血2 ml,将抽取的血样加入到真空抗凝管内, 抗凝管内含有0.2 ml柠檬酸钠, 均匀混合后, 以3000 r/min转速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 除脂血、溶血、黄疸外, 离心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血样分析中使用的自动血凝仪为希森美康CS5100, 应用凝固法对TT、APTT、PT、FIB进行检测;运用免疫比浊法对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与对照组TT、APTT、FIB、PT、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 观察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的DIC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比较 实验组17例轻度患者TT为(14.15±1.45)s、APTT为(29.83±3.45)s、FIB为(4.63±1.01)g/L、PT为 (10.85±1.23)s、D-二聚体为 (0.66±0.23)mg/L;26例中度患者TT为(14.37±1.34)s、APTT为(27.84±4.13)s、FIB为(5.46±0.85)g/L、PT为(10.36±1.34)s、D-二聚体为(0.71±0.46)mg/L;17例重度患者TT为(14.01±1.40)s、APTT为 (25.12±3.21)s、FIB为 (6.05±0.74)g/L、PT为(10.06±1.07)s、D-二聚体为(0.79±0.34)mg/L。对照组TT为(14.45±1.54)s、APTT为(34.62±4.28)s、FIB为(3.36±0.93)g/L、PT为(13.05±0.88)s、D-二聚体为(0.23±0.19)mg/L。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与对照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的DIC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17例轻度患者发生DIC 3例, 发生率为17.6%;26例中度患者发生DIC 8例, 发生率为30.8%;17例重度患者发生DIC 11例,发生率为64.7%。实验组重度患者DIC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中度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并发症, 发病率高,容易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5,6]。妊娠晚期的孕妇各种凝血因子水平和FIB水平均会升高, 进一步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 凝血动态和纤溶水平较高;而健康的妇女体内血液处于较为适宜的高凝状态, 因而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产时出血,这对于胎盘剥离后的止血控制也有利。患者一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时, 血小板凝血系统和各种凝血因子活性功能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 DIC发生率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不同病情患者与对照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的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重度、中度和轻度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7例轻度患者发生DIC 3例, 发生率为17.6%;26例中度患者发生DIC 8例, 发生率为30.8%;17例重度患者发生DIC 11例, 发生率为64.7%。实验组重度患者DIC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中度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PT、APTT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 检测指标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 而FIB、D-二聚体水平则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 检测指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分析, 能够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据, 在各项指标分析中, 可综合性了解患者的病症情况。

总之,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状态, 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能够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据。

猜你喜欢
二聚体中度重度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小米手表
宫斗剧重度中毒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年度创业家:重度垂直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