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8-01-20 00:43冯耀然刘湘茹梁勇前李玥卢倩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维格列汀甘精

冯耀然 刘湘茹 梁勇前 李玥 卢倩仪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加, 发病人群也越来越趋近年轻化。截止到2011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已超过10%[1]。结合糖尿病患者用药经常出现的问题, 本文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维格列汀治疗,通过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如反酸、腹胀、腹泻的发生率, 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3]。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需口服降糖药或合并服用其他药物3个月以上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无严重的全身性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4,5]。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男22例, 女18例, 病程4~8年;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 病程4~8年。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干预手段, 告知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嘱其保持规范的生活作息时间, 在睡前(晚8:00~10:00)注射甘精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6 U;当空腹血糖过高时, 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0.2~0.5 U/(kg·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实验组服用维格列汀片50 mg/次, 2次/d, 连续服用4个月;对照组服用阿卡波糖50 mg/次, 3次/d, 同样连续服用4个月[6]。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FPG、2 h PG、HbA1c、hs-CRP、BMI进行比较, 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FPG、2 h PG、HbA1c、hs-CRP、BMI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的FPG分别为(11.61±2.70)、(6.25±1.56)mmol/L, 对照组治疗前的与治疗4个月后2 h PG分别为(12.81±3.30)、(8.35±2.43)mmol/L,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HbA1c分别为(9.61±1.70)%、(7.12±1.73)%,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hs-CRP分别为(1.35±0.66)、(1.01±0.58)mg/L,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BMI分别为(23.8±6.4)、(24.5±6.6)kg/m2;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FPG分别为(12.39±2.00)、(5.46±1.16)mmol/L, 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2 h PG分别为(13.20±2.50)、(7.22±1.85)mmol/L,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分别为(9.80±1.80)%、(6.23±1.56)%, 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hs-CRP分别为(1.56±0.71)、(0.75±0.53)mg/L, 实验组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BMI分别为 (24.3±5.8)、(24.2±5.9)kg/m2。两组治疗前FPG、2 h PPG、HbA1c、hs-CRP、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 两组FPG、2 h PG、HbA1c、hs-CRP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实验组FPG、2 h PG、HbA1c、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4个月后BMI以及治疗4个月后组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低血糖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1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低血糖6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1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17/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病程进展非常缓慢的疾病, 其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对胰岛素抵抗的加重或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维格列汀主要是通过降低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蛋白水解酶的生物活性, 增加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及葡萄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GIP)的活性, 来减慢胰岛B细胞的衰亡, 诱导胰岛B细胞的繁殖, 从而达到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显著降低的效果[7]。在本次实验中,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4个月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均不会对患者的BMI产生不良的后果。另外, 实验组7例(17.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低血糖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17例(42.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低血糖6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1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明维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比较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有报道指出, 糖尿病的内皮损伤与其血管并发症的因素有关[9], 它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CRP可以作为一个糖尿病发展进程的指标。在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个月后的hs-CRP显著降低, 且实验组在治疗4个月后hs-CRP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 这说明在甘精胰岛素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糖尿病时可以使患者体内的hs-CRP显著降低, 进而减慢糖尿病发展的进程, 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总之, 甘精胰岛素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提高, 且不影响患者的BMI, 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维格列汀甘精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寻找戴明王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格列汀R型异构体的含量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给他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