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2018-01-20 00:43王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腓骨切口常规

王璐

胫腓骨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 主要原因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 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等。主要的治疗措施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约占胫腓骨骨折患者的90%, 术前、术后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1]。本院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外科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 各57例。常规组患者男35例, 女22例, 年龄21~64岁, 平均年龄(39.1±15.7)岁;其中直接暴力损伤者3例, 车祸受伤者25例, 高处坠落伤者24例, 重物砸伤者5例。观察组患者男37例, 女20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38.7±14.5)岁;其中直接暴力损伤者4例, 车祸受伤者27例, 高处坠落伤者22例, 重物砸伤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1. 2. 2 观察组 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主要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担心愈后等原因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 护士应积极和患者及家属沟通, 为其讲解治疗方法、手术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康复知识, 介绍主治医生资历与技术水平, 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体位护理:患肢大多肿胀严重, 应将患肢抬高, 给予跟骨牵引,用海绵垫将患肢两侧脚跟有效固定, 注意观察血运, 注意指(趾)端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等。可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压疮发生[2]。③术前准备:护士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X线片、血化验、配血等, 做好备皮、试敏、导尿及禁食、禁饮等,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了解患者全身情况, 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 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④术后一般护理:术后腰麻患者去枕平卧6 h, 对复位后的伤肢进行正确固定, 可适当抬高10~30 cm, 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心电图等, 注意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形成, 按摩伤肢, 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体温变化, 3 d内轻度发热, 体温≤38.5℃为正常的吸收热, 如3 d后仍有发热应及时查找原因, 防止感染发生[3]。⑤术后切口护理:术后24 h渗血较多, 应注意观察, 及时更换敷料, 注意无菌, 保持干燥, 如出血过多应及时通知医师,切口引流管应保持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牵拉等。准确记录引流管液的量、性质、颜色, 如出血过多应通知主治医生。⑥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等级, 可应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视频、聊天等来缓解疼痛, 中重度患者可应用镇痛剂止痛, 疼痛剧烈患者宜应用镇痛泵止痛[4]。⑦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无菌, 防止切口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扣背2~3次/d, 鼓励患者主动咳嗽, 防止肺内感染, 注意饮食,加强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5]。⑧术后康复护理: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做脚趾的自主活动, 踝关节背伸、股四头肌等长舒缩等活动, 按照循序渐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原则, 护士加强指导协助患者完成功能锻炼, 坚持每天锻炼, 直至患者康复出院[6]。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骨折痊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术后疼痛评分采用VAS, 总分10分, 分值越高, 疼痛程度越重。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发放给患者进行填写,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5%;常规组患者切口感染3例, 肺内感染3例, 延迟愈合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5.75±0.31)分, 明显低于常规组的(8.10±0.4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骨折痊愈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骨折痊愈时间为(94.70±17.20)d, 短于常规组的(116.50±14.7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患者非常满意34例、满意22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8.2%;常规组患者非常满意22例, 满意26例, 不满意9例, 护理满意度为84.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骨科是非常常见的骨折形式, 发病率较高, 一旦发生胫腓骨骨折, 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 患者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不敢活动等, 应用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心理压力,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提高治疗效果[7-10]。

本院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正确摆放体位,积极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正确摆放肢体;监测病情, 防止并发症;保持切口清洁;做好疼痛护理, 早期帮助患者康复。通过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疼痛感, 促进了骨折的早期愈合,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 积极应用优质围手术期护理, 可早日促进患者康复, 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腓骨切口常规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常规之外
崴脚千万莫忽视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