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1-20 02:12公立平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宫颈炎壳聚糖宫颈

公立平 李勇

慢性宫颈炎可因急性发病时, 病原体未彻底清除, 或物理因素、化学刺激、外力作用等引起的宫颈损伤未完全治愈,导致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而来, 也可为细菌病毒等持续存在,长期破坏宫颈或宫颈管组织细胞所致, 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呈不同深度和面积的糜烂样改变, 有时在宫颈口见黄色分泌物或者从宫颈口中流出, 也可表现为宫颈息肉或宫颈肥大。临床无症状的生理性糜烂样改变无需处理[1], 对于宫颈息肉、面积大或(和)病变组织侵犯较深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者或者药物治疗无效,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 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2], 现将本院应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6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术前无急性炎性疾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正常, 术前根据诊断需要进行了各相关检查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在月经干净后7 d进行治疗(绝经后妇女无时间限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依照规范, 按顺序消毒, 先外阴, 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宫颈和阴道, 最后用干棉球将阴道和宫颈分泌物擦拭干净, 依次用2%利多卡因针剂5 ml及654-2注射液5 mg在相应的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处理, 设定利普刀电切功率为60~80 W, 电凝功率为35~40 W,选择与病变广度和深度相对应的电圈, 环形切除病变组织,范围超过病变1 mm, 深度3~7 mm, 较完整的切除病变组织,创缘整齐, 创面电凝无出血后, 用碘伏清拭创面。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 医师用0.9%氯化钠溶液将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宫颈面浸湿, 应用与之配套的操作支架慢慢将它置于阴道及宫颈, 附着于切口及宫颈管内。每组患者术后都用一个带线棉球压迫止血, 嘱咐24 h后拉线取出。手术切除组织均进行病理检查。两组术后均每7天来院复查1次。观察组每7天来医院由医生重新放置壳聚糖宫颈抗菌膜1片, 连续治疗4次。所有患者14 d内不能进行剧烈活动,3个月内不能同房和盆浴。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流血流液时间和治愈时间。治愈:创面光滑, 无红肿及渗出, 无病症主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20例(占23.26%), 8~14 d 60例(占69.77%), >14 d 6例(占6.98%);对照组术后流血流液时间<8 d 3例(占3.75%),8~14 d 26例(占32.50%), >14 d 51例(占63.75%)。观察组患者术后流血流液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88, P<0.05)。

2. 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比较 术后3个月复查, 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 治愈率均为1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内治愈71例(占82.56%), 术后4~6周治愈15例(占17.44%),6周内全部治愈。对照组术后4周内治愈48例(占60.00%),4~6周治愈24例(占30.00%), 术后7~8周治愈7例(占8.75%), 术后9~10周治愈1例(占1.25%), 在术后10周全部治愈。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U=2.71, P<0.05)。

3 讨论

病毒和细菌等不良因素对宫颈组织的影响, 在防御机能正常的情况下, 大部分会自然消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浸润癌的发生经历时间约10年左右, 在发展进程中, 及时诊断和恰当的处理, 都会延缓病情的进展甚至阻止其发生。如果宫颈慢性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各种病毒、细菌的感染所造成组织细胞的破坏将大大增加罹患宫颈癌的可能性, 利普刀手术不仅能够迅速切除病灶, 短时间内缓解患者分泌物多、接触性出血等临床症状, 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妇产科医生的欢迎。

利普刀与传统电刀相比, 具有安全、定位准确、患者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3]。但也存在术后脱痂出血时间长、易感染引起宫颈口狭窄和肉芽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阴道流血流液时间明显缩短, 可能是因为手术创面粘附的抗菌膜经0.9%氯化钠溶液浸湿后, 迅速溶解,释放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激活了血小板, 活化后的血小板迅速粘聚创面, 同时也粘附在壳聚糖表面, 并进一步相互凝聚,促进血凝, 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4], 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壳聚糖对细菌和真菌, 尤其是金黄色葡萄菌和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保持生理菌群和维持正常阴道环境, 还能刺激移行的巨噬细胞, 使其分泌与组织修复有关的调节因子, 组织再生所需的氧和营养, 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 阻止瘢痕的形成,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表明,壳聚糖是一种无痛并能避免术后瘢痕形成的高分子生物材料[5-7], 应用于宫颈表面, 由于都为生物体, 所以组织间可以很好的融合, 排斥性小, 易于吸收, 几乎没有刺激性反应, 同时激活的免疫细胞, 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还能刺激人体修复细胞, 增加其活力, 减少感染的机会, 缩短伤口痊愈时间, 防止宫颈内口黏连, 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形状为凸形, 与宫颈形状相符, 一部分吸附于宫颈面上, 一部分嵌入宫颈管, 用药期间遇液体可以迅速软化, 令药物可以紧贴于宫颈和宫颈部位, 防止药物出现移位脱落或者外溢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8-10]。

综上所述,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辅助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 能够缩短阴道流血流液时间, 促进伤口修复,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宫颈炎壳聚糖宫颈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