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8-01-20 06:29陈紫红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头颈部放射治疗医嘱

陈紫红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三区,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言

头颈部结构复杂,肿瘤病理类型以低分化鳞癌多见,对放射治疗(放疗)敏感,因此放疗一直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且治疗效果较好[1-4]。放疗的放射线,除杀灭癌细胞外,对正常组织也能引起损伤,引起的相关症状称放疗反应[5]。现将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皮肤反应:

放疗后照射野内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所致[6]。根据RTOG/EORTC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分级如下:

0级:皮肤颜色无改变。

1级:皮肤出现点或片状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2级:皮肤出现明显红斑或班状湿性脱皮,伴或不伴有中度水肿。

3级:隔合性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出血、坏死。

1.2 口腔黏膜反应:

相关报道[7-8]认为,口腔黏膜反应是放疗剂量、患者的口腔卫生、病毒或细菌感染和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级:口腔黏膜无异常。

1级: 口腔黏膜有红斑、轻微疼痛,不需止痛药。

2级:口腔粘膜有红斑、溃疡,可进干食。

3级:口腔黏膜有溃疡,仅能进流质饮食。

4级:口腔黏膜不能进食。

1.3 恶心呕吐

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主要与照射野的范围、照射剂量和照射部位相关,一般局部放疗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为头颈部10%、胸部21%、腹部60%~70%。

1.4 骨髓抑制

见表1。

表1 骨髓抑制分级标准

2 相应的护理体会

2.1 照射野皮肤护理

2.1.1 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照射野标记清晰,如遇夏天、出汗较多而导致标记模糊,应及时到定位室找工作人员,必要时重新定位,保证放疗的精确性和放疗效果。

2.1.2 指导患者穿着棉质、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局部摩擦刺激;照射后期出现三度及以上皮肤反应时可将衣领剪大、剪宽,避免衣领的摩擦导致局部皮肤破溃、渗液。

2.1.3 应告知患者

皮肤出现三度皮肤反应前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但是禁忌擦拭动作(放疗患者表层皮肤容易和皮下组织分离,造成皮肤表层破裂,加重本身的皮肤反应);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避免冷敷及热敷。禁涂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酊、酒精或万花油等,禁贴胶布,防止日光直接曝晒。

2.1.4 嘱咐患者切勿搔抓皮肤,皮肤脱屑者忌用手撕剥

(1)皮肤瘙痒者,可告知主管医生,开抗过敏的药物,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副作用,如口服氯雷他定者应告知患者用药可导致嗜睡,告知患者不宜开车、高空作业等;如口服地塞米松则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以及血糖情况等。

(2)放疗后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告知患者身体上如有疖、痈等,一旦破溃,应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必要时应告知医务人员,以免感染伤口越来越大,难以愈合,导致要外科处理。

2.1.5 放疗患者一般容易在治疗快结束前出现三度及三度以上皮肤反应

(1)此时应指导患者伤口勿湿水,遵医嘱酌情暂停放疗。

(2)医务人员可以先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创,然后湿敷依沙丫啶20分钟,清除伤口及伤口周围的坏死组织,用碘伏外涂伤口、75%酒精外涂伤口周围组织,必要时可遵医嘱外喷云南白药喷雾剂或使用其他药物,根据情况暴露或用敷料覆盖伤口。

(3)指导患者放疗结束和放疗结束后外涂湿润烧伤膏,均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继续坚持完成放射治疗。

(4)四度皮肤反应患者,如医院条件允许,可请外科伤口治疗师协助换药治疗,保证放射治疗不中断。

2.1.6 大多数患者放射治疗后会出现皮肤变红、变黑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有些患者会比较介意皮肤变色问题,思想顾虑比较重,应告知患者照射皮肤只要保持清洁、干燥即可,尽量不要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照射效果;外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物品遮挡。有个别患者照射结束皮肤仍然跟初始时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变红、变黑情况,可能会质疑照射的效果,此时应告知患者个体差异是存在的,照射效果以复查的CT或MR为准,而不是以皮肤有无变色为标准。

2.1.7 告知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仍应继续保护照射野皮肤。

2.2 口腔黏膜反应

因个体差异,放疗到10次左右患者会出现口腔粘膜反应。

2.2.1 指导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早晚、放疗前后含漱丁硼溶液,减轻口干不适。

2.2.2 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毛牙刷、刷牙前先将牙刷放进热水中浸泡,使牙刷柔软后再刷牙,餐前、餐后及睡前漱口。

2.2.3 指导患者进食半流或流质温凉饮食,戒烟酒、忌酸辣刺激食物,可用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麦冬等泡水饮用,避免酒精类和碳酸饮料对黏膜的刺激。

2.2.4 必要时遵医嘱予消炎、雾化、利多卡因、2.5%碳

酸氢钠等含漱液含漱。

2.3 恶心呕吐

2.3.1 治疗前1h避免进食,治疗前后静卧30min,减轻消化道反应。

2.3.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可听音乐、看电视、和周围患者聊天以转移注意力,以免患者终日将注意力集中在恶心、呕吐上,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茄子、香蕉、核桃等含5-HT丰富、易致呕吐的食物,进食后忌立即躺下,以免引起食物返流而引起恶心。

2.3.3 长期恶心、呕吐反应严重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巡视,必要时留陪护,预防跌倒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2.3.4 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3.5 指导患者呕吐时应侧卧,防止窒息;缓慢深呼吸,餐后、睡前要漱口,以去除异味增进患者的舒适感。

2.4 骨髓抑制

2.4.1 Ⅱ度、Ⅲ度骨髓抑制患者,安静休息,减少探视和外出,医务人员、家属要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剂,必要时戴口罩。

2.4.2 Ⅳ度骨髓抑制患者, 按医嘱将患者置入单间或保护性隔离室、层流床,注意预防感染及出血。

2.4.3 指导患者进食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鳝、泥鳅、河蟹、党参、红枣、当归、花生、黄芪等升血细胞食物;遵医嘱使用升血细胞药物,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4.4 有头晕不适患者,指导患者3个3分钟原则:从床上坐起1分钟,无不适后在床边坐1分钟,无不适后在床边站1分钟,无不适方可缓慢走动,最好有人陪护。

3 总结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是有一定的痛苦,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很严重,不会危及生命,经过适当治疗后或放疗结束后,休息一段时间会好转、消退。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放疗反应的情况,做好放疗前健康知识的宣教,观察放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放疗计划。

[1] 刘武,闫文娴,莫膨涛,等.放疗在头颈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2(3):282-285.

[2] 钟海林,陈国谋,林丹平,等. 69例鼻咽癌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的不良反应比较[J]. 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9):462-464.

[3] 祁颖秋,徐德静,郑晓宇.放疗在头颈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2(3):282-285.

[4] 姜力,张勇.放射性皮炎防治机制及措施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4,41(1): 110-112.

[5] 闻曲,刘义兰,喻姣花.新编肿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4-46.

[6] 王海燕,王海云,白云.鼻咽癌患者的皮肤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21-330.

[7] 陈燕,吕淑玲,赵小丽.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18.

[8] 周学海.康复新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172.

猜你喜欢
头颈部放射治疗医嘱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