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梗死作用机制探讨

2018-01-20 06:29李德忠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内皮素纳洛酮甘露醇

李德忠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济康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800)

0 引言

脑梗死主要是脑组织因供血障碍引起缺氧缺血性脑软化,表现为失语、偏瘫、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存在抽搐、昏迷等,临床死亡率极高[1]。我院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甘露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研究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1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排除脑肿瘤、炎症、免疫性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51例;年龄43-72岁,平均(55.8±2.9)岁;发生梗死的位置:基底节区29例、脑叶51例、丘脑20例、脑干10例;Pullitono公式计算25例梗死病灶低于4cm、62例梗死病灶介于4-10cm、23例梗死病灶高于10cm;轻度昏迷12例、深度昏迷6例。观察组: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40-75岁,平均(55.2±2.5)岁;发生梗死的位置:基底节区25例、脑叶56例、丘脑23例、脑干6例;Pullitono公式计算28例梗死病灶低于4cm、60例梗死病灶介于4-10cm、22例梗死病灶高于10cm;轻度昏迷10例、深度昏迷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轻度患者应用降颅压、吸氧、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等治疗。重度患者还需保持呼吸道畅通、静滴抗生素。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与甘露醇:1.6-2.4mg纳洛酮+250mL 20%甘露醇以20滴/min速率缓慢滴注,1次/d,治疗2周。

1.3 疗效判断

分别在治疗前后查体、测量血压、观察意识状态及肢体肌张力、神经功能等。①痊愈:肢体功能正常,可完成日常活动、生活自理;②好转:患肢功能好转,在家属协助下可完成日常活动,生活尚能自理;③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临床疗效=(痊愈+好转)/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6.36%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4.5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很多,包括脑动脉硬化、血管壁损伤性狭窄、血液粘稠等,脑梗死发生后损伤神经元是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最主要原因[2],其病理过程中还存在有内皮素及其所介导的毒性反应的参与。ET(内皮素)属于内皮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多肽,包含21个氨基酸,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功能,是收缩血管活性最强物质之一[3]。正常生理状态下内皮细胞合并很少的内皮素,且可快速被清除,保持血浆中较低浓度的ET。内皮素引发的血管收缩加重神经元损伤,因此认为在脑梗死治疗中有必要采取措施清除ET、切断ET介导的毒性反应[4]。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衍生物,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能拮抗48种阿片受体亚型,且药物本身无显著毒性及药理效应[5]。在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研究中发现乳酸性酸中毒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纳洛酮通过阻断μ受体来改善脑组织氧合作用,发挥保护神经元效用,促进神经恢复正常功能[6]。这充分说明纳洛酮治疗脑梗死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脑水肿有关。脑水肿改善也可能与纳洛酮加速ET清除、阻断其强烈血管收缩作用有关。还有研究报道纳洛酮具有保护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改变膜通透性等多重功效[7]。甘露醇降颅压效果比渗透性脱水好,能发挥清除OH、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效用[8]。本组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结来说,脑梗死组织缺氧缺血后,参与脑梗死发展过程的ET水平增加,纳洛酮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在于加速ET清除、阻断ET介导的毒性作用,从而发挥缓解组织缺氧缺血、水肿的作用,继而发挥保护神经元、改善脑组织代谢的效用。

[1] 滕秀君,付春红.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5):733-735.

[2] 张建宏.丹红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2):252-254.

[3] 张冠军,臧显华,张冠文.纳洛酮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梗死作用机制探讨[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45-46.

[4] 赵俞平,武红斌,焦俊利,等.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2):1517-1518.

[5] 宋艳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梗死灶的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0):1390-1392.

[6] 张忠敏,王晓莉,杨坤.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l7):78-79.

[7] Sung SM,Lee TH,Cho HJ,et al .Recanalization with Wingspan stent for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failure or contraindication to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 feasibility study[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2,33(6):1156-1161.

[8] 孟冰辉,王宗绍,李惠云.阿司匹林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31-32.

猜你喜欢
内皮素纳洛酮甘露醇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内皮素与氧化应激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