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8-01-20 06:29倪鹏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热疗粒子肺癌

倪鹏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医院,江苏 睢宁 221200)

0 引言

我国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肺癌,肺癌患者中大约有85%的患者在得到确诊时,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阶段,错失最佳手术时机。近年来,我院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疾病,疗效突出。现纳入2组患者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300例晚期肺癌疾病者,每组150例。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心肺功能异常者;非原发性肺癌者;其他肿瘤转移而引发的肺癌;不愿接受此次诊治者。对照组: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62.4±2.3)岁;癌症类型:鳞形细胞癌83例、腺鳞癌21例、腺癌46例,肿瘤直径(4.6±1.2)cm。研究组: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龄(62.5±2.2)岁;癌症类型:鳞形细胞癌84例、腺鳞癌20例、腺癌46例,肿瘤直径(4.5±1.1)cm。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术前给予常规性止血、止痛、镇咳等药物治疗。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常规消毒处理穿刺点,并铺巾,给予利多卡因药物进行局部麻醉,CT协助下扫描定位。把影像学资料录入到TPS中,三维重建肿瘤形态,剂量为90Gy。容积扫描肿瘤靶区,层厚5.0mm。按照TPS方案确定穿刺位置,测量进针角度、深度,排列需依据针距1cm进行,进针到肿瘤远端0.5cm位置,再给予CT扫描,间隔1cm退针,1cm层距,逐层植入碘125粒子。完成后,再给予CT检查,按照TPS方案验证肿瘤剂量,若有缺失则做补种处理。术后需给予止血、抗感染等,预防发生并发症。

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术后4d左右接受高频热疗治疗,隔日1次,1h/次,设置温度为41-42℃,共治疗3次。

1.3 指标判定

近期疗效依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判定[1],测定肿瘤垂直直径2个,计算乘积。完全缓解(CR):无肿瘤,影像学结果显示仅存在条索状影或无肿瘤;部分缓解(PR):和治疗前对比,肿瘤有缩小,计算垂直直径积降低≥50%;无变化(NC):计算垂直直径积增大<25%,或降低<50%;进展(PD):和治疗前对比垂直直径积增大范围≥25%。总疗效=(CR例数+PR例数)/150×100%。患者疼痛状况用NRS标准判定,分值为0分(无痛)-10分(剧痛)。生活质量用KPS评分判定,分值为0分(死亡)-100分(正常,无体征和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计量、计数资料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总疗效96.67%高于对照组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对比治疗疗效[n(%)]

2.2 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分,±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分,±s)

治疗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研究组1507.6±0.656.4±6.34.7±1.688.4±10.2对照组1507.7±0.656.7±6.46.7±2.174.1±10.3组别例数治疗前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共5例患者发生气胸,对照组共6例发生气胸,对比气胸总发生率,研究组3.33%比对照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为近距离照射病灶,属于临床治疗肿瘤或晚期肺癌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2]。所释放出的γ射线和X射线能量分别为35.5KeV、27.4-31.4KeV,持续影响肿瘤细胞繁殖,时间大约为200d,半衰期时间为4-5个半衰期,所释放出的射线可让肿瘤细胞DNA单链和双链断裂,不可逆地修复损伤肿瘤细胞,让其丧失繁殖能力,达到根治效果[3]。并在CT协助下植入粒子,高分辨率,准确定位,准确选择进针路线,确保进针成功,剂量会因距离逐步增加而快速衰减,让靶点周边组织吸收剂量较高,降低附近正常组织照射量,进而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高频热量则主要用频率不同的高频微波,对人体产生交叉性作用,让偶极子和电解质离子摩擦发热,堆积热量,增高肿瘤细胞温度,蛋白质发生变性,降低pH,肿瘤细胞合成受到抑制,细胞骨架被破坏,进而让肿瘤细胞凋亡。

学者王守华等人[4]在一篇报道中纳入80例患者分组讨论,从考核其疗效、生活质量、疼痛程度上证实了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的治疗优势,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同时本研究探讨了此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进一步说明了应用价值。综上,虽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疾病近期疗效较好,但联合高频热疗方式,其疗效更为突出,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上作用显著,且安全性高。

[1] 杨学宁.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4(2):85-90.

[2] 冯骁,周玉明,叶煌阳.雷帕霉素联合碘-125粒子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9):1922-1924.

[3] 郭玉梅.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2):125-128.

[4] 王守华.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J].智慧健康,2017,3(5):76-77.

猜你喜欢
热疗粒子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热疗减肥获科学认证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射频肿瘤热疗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治疗模式的探索及疗效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