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

2018-01-20 06:29杨玉华孙朗荣吴友冈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硬膜外全身骨科

杨玉华,孙朗荣,吴友冈

(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700)

0 引言

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明显高于低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受限、精神混乱、失忆、失语、焦虑等[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诱发机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可能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全麻药有一定联系,有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但多数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都为短期[2]。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本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共4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年龄63-79岁,平均(66.48±3.59)岁;女9例,年龄63-80岁,平均(67.02±4.01)岁。实验组中男12例,年龄63-80岁,平均(66.94±3.88)岁;女8例,年龄63-79岁,平均(67.55±4.06)岁。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展此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有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中风、严重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麻醉诱导0.5h,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注意患者各项指标。对照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患者入室平卧后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于静脉使用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0.3mg/kg和阿曲库铵5mg/kg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术中用舒芬太尼20μg/h,丙泊酚150mg/h,阿曲库胺25mg/h维持麻醉。实验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入室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后,采取左侧卧位,于腰1-2间隙处行硬膜外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平卧后,于硬膜外腔注射1%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未出现全脊麻后,再注入0.375%罗哌卡因8-10mL,术中使用0.3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术中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生命指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使用MMSE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进行评分,观察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所得数据全部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用χ2检验,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MMSE量表评分比较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n麻醉前麻醉6h麻醉12h麻醉24h麻醉72h实验组对照组20 20 t P 29.52±0.62 29.49±0.59 0.157 0.876 26.06±0.69 25.48±0.41 3.232 0.003 26.41±0.72 25.98±0.62 2.024 0.050 27.11±0.80 25.11±0.46 9.692 0.000 29.06±0.92 26.33±0.70 10.561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比较

术后24h内,实验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占25%;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占40%,χ2=8.682,P=0.00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衰退、各生理机能减弱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语言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很多手术治疗需进行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方式会使患者在一定时间内意识和感觉完全丧失,在进行手术时感觉不到痛苦,在全麻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若出现异常,麻醉医生都会及时进行纠正,因此除非出现麻醉意外,不然全身麻醉期间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全麻术后一周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较高,如果麻醉期间出现较严重脑缺氧,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3]。因此全身麻醉期间,麻醉医生需要密切注意患者各项生命指征[4]。硬膜外麻醉又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麻药物注入患者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不用进行气道操作,对于有哮喘、插管困难的患者损伤较小;能明显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发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概率;减少血栓形成、减少胃肠胀气、改善胃肠道蠕动性;术中患者可保持清醒,减少术后恶心等其他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用进行气道操作,降低了肺部功能障碍的概率[5-6]。硬膜外麻醉适合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能在硬膜外腔置管,然后持续注入局麻药物,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术后镇痛,与全身麻醉相比对器械要求更低,价格更低;与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持续时间长,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局部麻醉。需要注意的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可能造成硬膜外血肿,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下肢瘫痪;有脊柱畸形或穿刺部位有感染的患者,不能使用硬膜外麻醉。分析此次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硬膜外麻醉更适合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综上所述,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给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机体和各项生命指征影响较小,提高患者康复速率,值得临床应用。

[1] 孙瑜,王清秀.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1):48-51.

[2] 王东.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5):112-115.

[3] 王金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5):23-25.

[4] 刘欣.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84-84,86.

[5] 吴鲜艳.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16-17.

[6] 杨鸣.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77-178.

猜你喜欢
硬膜外全身骨科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