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0 06:29陈卫芳
智慧健康 2017年23期
关键词:胆结石内镜护理人员

陈卫芳

(江苏省射阳县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0 引言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治疗以手术取石治疗为主,但传统开腹手术侵入性较大,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术后恢复缓慢,且术中出血量较大,影响治疗效果。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备受医师和患者青睐[1]。实际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如患者对术式认知不足,治疗缺乏积极性等。有研究指出,在对患者实施内镜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对确保患者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例接受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接受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0-78岁,平均(55.6±3.0)岁,病程8个月至7.5年,平均(3.7±1.0)年;观察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31-76岁,平均(53.8±3.6)岁,病程7.5个月至8年,平均(4.5±1.3)年。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指导、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手术前一天。患者入院后,由专业护理人员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术前诊断检查进行安排,为其详细讲解手术流程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案,采用不同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对于存在心理负担的患者进行疏导,消除其不良的负面情绪。②手术当日。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各种治疗需要的器械、药品等,手术过程中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治疗进展,协助医师进行手术,并全面检查内镜性能,确保治疗期间可正常运行。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持续全面的监测,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并严密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同时重点监测术后引流液性状、颜色及量,对于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并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定期给予有效抗生素支持,存在剧烈疼痛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支持。

(2)术后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需详细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详细讲解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病情特点等相关知识;同时叮嘱患者术后定期复查,且嘱咐患者早日下床锻炼,有助于其恢复。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自我护理情况进行了解,并耐心为患者讲解疑难问题。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问卷选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观察组19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s)

7650.9±585.0 9108.4±750.1 11.798 0.000组别例数生活质量评分(分)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观察组对照组19 19 t P 87.6±5.5 68.2±5.0 19.356 0.000 5.1±1.3 7.8±1.6 9.712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19例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4.74%显然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胆结石具有较多的致病因素和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病理表现为胆汁凝结最终形成胆囊结石;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方法,治疗效果显著。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临床护理方法也备受关注[2]。

本次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技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计划以时间顺序为基准,结合患者手术类型、病情特征、既往病史及临床病症等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该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是患者享受到无缝隙、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可使护理人员工作有据可循,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使其早日康复[3]。此外,对患者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机能,促使其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胆结石患者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1] 王秀琴,白玲.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药与保健,2014,22(7):77.

[2] 彭梦苗,宋均仿,李海燕,等.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33-134.

[3] 谢文红,夏红.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护理在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22(2):77.

猜你喜欢
胆结石内镜护理人员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