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论》与《针灸学》教学中“六经”实质讲授的思考

2018-01-22 01:3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针灸学医家伤寒论

*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说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000

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本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是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学生初学《伤寒论》,要从“六经”入门径;实践《伤寒论》,也要从“六经”驭临床,因此,对“六经”的实质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伤寒论》中“六经”和《针灸学》中的“经络”常常混淆不清。因此,本文将《伤寒论》各版教材对“六经”的阐释做了对比,并从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的角度探讨《伤寒论》与《针灸学》中“六经”实质的区别,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伤寒论》非统编教材对“六经”等概念的论述

1956年前后,全国创办了第一批中医院校,当时各个院校自行编写《伤寒论》讲义,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资料。例如中医研究院编写的《伤寒论语译》,认为“六经”是把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六个类型[1]。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研组集体编写了《伤寒论串解衍义》,认为“六经”的含义是人体在抗病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六种类型[2]。江苏省中医学校编写的《伤寒论释义》,认为“六经”就是将外感热病的症状、机体抗病力、病机、病势等多方面分析综合,归纳成六个证候类型[3]。安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通俗讲义》,认为“六经”是整个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划成证候中的六个类型”[4]。这一时期的教材,基本上对“六经”的认识多为六个证候类型或六个症候群,“六经”实质是以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的。

2 《伤寒论》统编教材对“六经”等概念的论述

全国第1版《伤寒论讲义》于1960年刊印,1964年校订第2版,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这两版教材对“六经”的论述是从“伤寒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角度进行诠释的,认为是“对六经病理机转的辨证施治”[5]。文革期间编写第3版教材,当时无经典课程设置不做介绍。全国第4版统编教材《伤寒论选读》1979年出版,由湖北中医学院主编,对“六经”概念做了更全面的阐释:首先明确“六经”不仅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也包括其病理变化,其次“六经”是对外感疾病过程中人体抗病力、病因,病势急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讨论病位、证治特点、寒热、邪正消长以及治法方药等问题”[6]。全国第5版教材《伤寒论讲义》于1985年出版,李培生教授、刘渡舟教授主编,对于六经问题,与第4版相同[7]。全国第6版教材《伤寒论选读》于1996年出版,柯雪帆教授任主编,这版教材中,六经实质并未明确谈及[8]。

全国第7版、第8版教材《伤寒学》,由熊曼琪教授主编,这两部教材在“六经”诠释方面,首次明确区分了“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概念的不同,认为历史上对于六经实质的争议是因为混淆了“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的概念,这版教材认为“六经”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六经病”,是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的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的结果,是病理性概念。“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9]。由王庆国教授主编的全国第9版教材《伤寒论选读》[10]以及郝万山教授、李赛美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伤寒论理论与实践》中,对“六经实质”部分的编写与7、8版教材一致[11]。其他教材还有梅国强教授主编的《伤寒论讲义》,认为六经辨证就是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精神的生理、病理变化[12]。姜建国教授主编的七年制教材《伤寒论》认为“六经”是综合了外邪、病因、体质、治疗等因素的辨证论治体系[13]。

3 《伤寒论》各版教材对“六经”实质认识不统一的历史因素

全国中医院校的《伤寒论》教材由非统编教材过渡到统编教材,经过五十多年不断地实践与修订,对“六经”实质的阐释并不完全统一,这是由于历代医家对“六经”实质认识的分歧较大导致的。

魏晋至隋唐,医家治疗热病不全采用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伤寒论》“六经”的内涵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关注,这一时期,主要是“六经”这一概念形成的萌芽阶段,如在《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此三经皆受病”,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七中有“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的篇章,都是“六经”这一概念的雏形。北宋《伤寒论》逐渐奠定了经典地位,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将“太阳病”等与经脉六经病等同,“六经病”成为“三阴三阳”的代名词[14];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六经”明确成为《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的代称[15],宋金时期医家对“六经”实质基本认为是经络、脏腑,争议较少。

明清时期,医家对仲景学术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伤寒论》应用范围的扩展,用“经络”释“六经”已经较为局限,许多医家认为“六经”范畴需要重新审视:如明代方有执提出“六经”为“六部”引发了“六经”实质的争论[16];清代柯韵伯主张扩大《伤寒论》治疗杂病的使用范围,并提出“六区地面说”[17];清代汪琥响应朱肱“六经”即“经络”的观点,将足六经扩为手足十二经[18];清代张志聪提出“气化说”,以五运六气、标本中气之理阐释“六经”的实质[19]。

近现代时期,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讨论也是百家争鸣:如俞根初把“六经”分属人体的六个层次[20];恽铁樵认为“六经”是“六界”[21];祝味菊认为“六经”是六种证候范型[22];胡希恕胡对“六经”实质的论述为“即病之见证的六种基本类型”[23];刘渡舟则强调“六经”的实质是脏腑经络[24];俞长荣认为“六经”是六个证候群”[25]。姜春华认为“六经”是“高度综合体”,融合了《内经》阴阳的全部内涵[26]。

对于“六经”实质的阐释,各种学说虽然从不同角度说明《伤寒论》的辨证思想,但很多都不能完全解释《伤寒论》全部条文证候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现行全国第9版教材《伤寒论选读》主张区分“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的含义,层次清晰,逻辑合理,是相对科学的解释。历代医家的学说如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多是从“六经”的生理功能特点入手的,六区地面说、六部说、证候群说等多是从“六经”的病理角度入手,而综合体说则是“六经”生理、病理、辨证方法的综合,将“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三个概念进行区分,正是将这些从不同角度阐释“六经”实质的学说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4《伤寒论》、《针灸学》中有关“六经”实质的讲授方法

《针灸学》中的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其中,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太阳、阳明、少阳,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针灸学》中的经络作用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伤寒论》本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六经”的概念、实质与《针灸学》中的“经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疑问,“六经”的实质是什么?“六经”等概念和针灸学中的“经络”概念有何异同?用“六经”一词概括《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能否准确表达张仲景的原旨?为什么历代医家对“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的争议和分歧这么大?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学生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经络的三阴三阳已形成固有的概念,故而较易理解《针灸学》中的“经络”,在《针灸学》中学生对“六经”的理解等同于脏腑、气血、津液,认为“经络”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对《伤寒论》“六经”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上,脱离脏腑经络谈“六经”是空洞的。如清代柯韵伯虽然提出“六区地面说”,但他的《伤寒来苏集》中处处体现重视脏腑经络的思想,“六区地面”也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正如刘渡舟教授说过:“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生理学,如果被否定则无从论病”[27]。

二、长期以来,医家对“六经”实质的争鸣不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上的混乱,用“六经”概括《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否合理,是许多善于思考的学生在学习《伤寒论》课程中普遍存在的疑问。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用“六经”这一术语作为《伤寒论》辨证论治纲领,已被历代大多数医家接受,虽有不够全面之处,但基本能表达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并且能区别于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方法,是合理的。而《针灸学》中间“经络”系统分为经脉和络脉,并细分其组成,这已经明显的有别于《伤寒论》的“六经”。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六经”学说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渊源,明确“六经”与“经络”的关系,对于解开学生的疑惑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六经病”是在病理状态下才有的临床见证,人是整体的,六经任何一经受病,是可以累及它经的脏腑、经络及其气血津液的。如果仅了解“六经”的生理性概念,学生常会产生疑问,如“六经”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为什么手太阴肺的病证出现在太阳病篇,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名与“手太阴肺经”无关?同理“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并没有“手太阴肺经”的症状,“太阳病”、“阳明病”等“六经”证候繁多,笼统地以脏腑经络解释,有许多难以理解的条文。仅以经络脏腑来解释“六经”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这也是后世医家重新审视如朱肱“六经即经络”的原因。伤寒“六经”是自成体系的,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相关,又区别于他们,是仲景根据临床症状来确定归类的。用“六经病”这一病理性概念与“六经”生理性概念加以区分,则使学生在学习各经篇章时,不再用某一经络脏腑与某一经病生搬硬套,建立狭隘的“六经”辨证思想。

四、《伤寒论》“六经”的实质,远不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所能包括的,所以关于“六经”实质的争鸣在近代逐渐趋于综合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病势、治则治法等多方面去阐释,这已明显有别于《针灸学》中的“经络”。教材中对“六经辨证”的定义,正是准确表达“六经辨证”作为《伤寒论》辨证纲领的特定意义及其科学内涵。

在对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针灸学》与《伤寒论》的课程均设置在学生已掌握中医相关基础理论之后,在讲授《针灸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区份“六经”与“经络”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实践“辨证论治”思想。在《伤寒论》课程教学中强调“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涵义的不同,从这种角度去理解,不仅好教,学生也较容易学,《伤寒论》的辨证思想基本阐释的更加清楚,避免了学生在初学《伤寒论》时对“六经”相关知识及与《针灸学》中“经络”学说的混淆。

猜你喜欢
针灸学医家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伤寒论》重言词医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