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象征

2018-01-22 10:33林明彦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景颇族象征仪式

林明彦

[摘要]景颇族为年老的死者所举行的丧葬仪式,是最能够体现其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仪式之一。运用调查的方式,对丧葬祭祀仪式和送魂仪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景颇族原始宗教仪式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仪式;功能;象征;景颇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2-01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8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前言

对景颇族原始宗教的研究,陆云从宗教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探讨,桑耀华从现代文明社会的角度出发,对原始宗教进行否定和批判,赵天宝从法律规范的角度进行讨论,可见,他们对景颇族原始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宗教与历史或现实关系的探讨,而对原始宗教的仪式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据此,我们决定对景颇族原始宗教最具代表性的丧葬仪式进行研究,运用具体调查的方式,探讨景颇族原始宗教仪式的基本内涵。

二、丧葬祭祀仪式

从古到今,景颇族人民对健康的理解与推崇,是以长寿作为衡量标准的。人活得长寿,死去时被称为“逍遥魂”(超越现实升天圆寂),或者被赞颂为“吴贵固”(寿满福终),亦或被称为“作格莱赛”(脱胎换骨)。因此,每当“四世同堂”的老寿星寿满福终的时候,人们就会以最隆重的丧葬仪式进行哀悼。据景颇族群众介绍,对已经是白发老人、但仅属“二世同堂”或“三世同堂”的老寿星所举行的丧葬仪式,仅仅举行“格崩”丧葬舞蹈,而不再搭建“格锐”祭棚和举行“恩夺格康”舞蹈。对其他形式的死亡者和已是花甲而没有子孙者,就连等级最低的“格崩”丧葬舞蹈都不宜举行。因为景颇族群众居住在地理条件并不优越的山区,自然条件对景颇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限制较大。根据解放初期民族工作者的调查,景颇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同时,他们主要是零散居住的,寨子一般由十几户、几十户组成。可见,在传统的景颇族社会中,对不同等级的丧葬礼仪的规定,实质上反映了景颇先祖对本民族世代繁荣的期望。

(一)“格崩”舞蹈

2015年3月4日晨,一头两岁多的母牛被拴在送魂标志前的剽牛架上,由肯状(宰杀祭牛的祭师)剽牛。剽牛的具体情景如下:

在供奉亡魂的“嫩木章”(祭祀平台)对面的屋外栽两根直径约为十余厘米的树桩,它们之间相距约为一点五米,再把两根原木捆绑在树桩上,做成“井”形的剽牛架,把一头一年多的水牛拴在剽牛架上,并用一根藤子和一根线,一端拴住牛角,另一端系于供亡魂的“嫩木章”上,表示这头牛是专门献给死者的,把牛和死者直接联系起来,让其把牛牵走。

几个青年把枪口朝上向送魂标志开枪,其目的是让鬼魂知道厉害,以免魂送不走。下午七时许进行午餐,一人一包饭,两包菜。夜里,一位懂萨敲锥锣,另一懂萨助手在供魂台前,手持长矛跳“格崩”舞。跳了几圈之后,手持长矛往屋外设送魂标志的场地上走,绕几圈之后把矛头插在场地边的斜坡上,此后,懂萨及其助手围绕送魂标志舞蹈,村子里的男子们手持长刀尾随其后,妇女们手持竹片加入舞蹈行列,一起在场上跳“格崩”舞(从此时起就不能再返回屋内跳)。舞蹈时敲击挂在送魂标志上的牛皮木鼓和铓锣,统一步伐。大家跳一阵斟一次酒,有的人累了,可以到屋內的火塘边去睡,醒了继续参加跳,时间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二)搭建“格锐”祭棚

丧事主管安排众人在主人家院场中央挖一个大坑,选择特定的细小竹木连带枝叶一并栽人坑内,并用藤条缠绕在竹木的中间部位,形成特殊的竹木杂棚。在杂棚的中央插入很多形状相似的幡旗,并挂着筒裙、白布条等物品。在“格锐”祭棚中,还要用木头雕刻或者用竹子搭建一对形状如鸡的装饰物。在盈江县盏西乡,祭祀搭建的“格锐”祭棚更加壮观,“格锐”祭棚中央的竹子高约二丈有余。懂萨说这些竹子和小树枝是让死者的魂带去建筑住房用的。场子四周立着四根高约三丈的大龙竹,龙竹的顶端悬挂着一幅一丈多长的宽幅条花布,四根一丈多长的竹竿上各插着一个用木头削成的被涂上黑色花纹的鸟(在景颇族的观念中,犀鸟是吉祥物)。

景颇族丧葬祭祀活动中布置的“格锐”祭棚,其寓意为:上述的竹、木、藤和鸡(家禽)是死者生前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因此,死后也需要随之带去陪葬。送魂的时候,必须把“格锐”祭棚拆除,并把它抬到坟墓四周重新栽种,让幡杆和白布条继续随风飘扬。这不仅体现出家人与死者之间的亲密情感,同时,更具有祝福的意味,蕴含着祖德流芳,精神永存的寓意。

(三)跳“恩夺”神舞

“恩夺”神舞是针对德高望重的年老福满的寿终者举行的舞蹈礼仪。界定生死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两把长矛所配备的装饰物上。一把长矛为“昔”或“足”长矛,即代表死亡的长矛;一把长矛为“定塔”或“苏”长矛,即代表人间、生命或财富的长矛。代表死亡的“昔”或“足”长矛上配有编织完好的小鸡花笼、背箩带、黑白红黄青蓝紫等七彩九色的毛线绒料和一个特制的响声清脆的小铃铛。其寓意为:年老福满寿终者,圆寂了,一切都是圆圆满满的。代表人间财富与人口兴旺发展的“定塔”或“苏”长矛,它们上面配备的装饰物品与“昔”或“足”长矛上所配备的均是一致的,但各种编织物品均未打结。其寓意为:只有大家像编织衣物一样努力劳作,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创造出人畜兴旺,盛世和谐的社会。

传统的“恩夺”神舞,要从死者居室的床头开始起舞,经堂屋祭礼架向屋外的院落慢步前行。代表亡魂的长矛直指屋外,象征生命和财富的长矛则向屋内、院内晃动,以示招财进宝。代表亡魂的长矛朝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方向不停地晃动,其含义为:向东南西北的亲朋好友传递丧葬信息,向家人告别,寻找“格锐”祭棚处,挖“格锐”祭棚,寻找祭棚的藤圈,寻找装饰祭棚的竹木树枝;展示祭棚幡杆的旗帜。接着,举行全体人员参加“恩夺”舞蹈。此时,董萨的助手敲击挂在“格锐”祭棚上的大铓、大鼓,声如洪钟,群众中的“哦啉”声也响彻全场。抬着长矛跳“恩夺”祭祀舞蹈,其寓意为:亡者生前一生使用长矛、长刀进行辛勤耕耘和劳作,以此种生产方式来发家致富,养育儿女,并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赞美死者生前崇尚的品德。endprint

三、丧葬送魂仪式

(一)祭品报送

一位懂萨把死者的灵魂叫醒之后,另一位懂萨把挂在附近柱子上的大锥敲击一下,懂萨及其助手们共同喊出——噫,喇喇喇的声音,由死者亲属将火塘边棺木的一端轻轻地抬一下,表示死者的魂开始苏醒。屋外鸣枪,懂萨继续念,给亡魂指出返回献祭之地所走的路和要过的桥。念了一阵之后,继续敲铓,抬一抬棺木,鸣枪,懂萨及其助手们共同喊到——噫,喇喇喇。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从第二次至第四次的锥声和喊声逐渐增加。念完后表示死者的灵魂已经被请到家中,接着懂萨把象征死者的物品恭恭敬敬地拿到“嫩木章”(祭台)的平台放置好,并请亡魂在那里休息、享受献祭。

肯状(祭品师)在送魂标志脚杀一头十余斤重的小猪。杀猪前懂萨念的内容主要是向亡魂报告,送魂用的“嫩木章”、木鸟、衣服、鸡、猪、牛、粮食,包饭菜用的芭蕉叶都已经准备就绪,今天要正式举行送魂仪式了。

(二)送魂

送魂用的牲畜已经剽完,送魂标志和剽牛架被撤出,土坑被填平整,只剩两根大竹撑住牛皮大鼓。下午二时许,一部分人到密林中搭建埋魂小屋——形状犹如小亭子。这时,一个懂萨念送魂经:人死了变成鬼魂,树死了变成干柴。你准备走吧,拿起给你的食物,背上给你的东西,防止雨天挨饿,防止寒冬腊月受冻,秕谷秕米全部属于你,饱谷饱米归我们,送魂过程中杀的牛、猪、鸡是给你的,你牵着它们去找阿公阿祖,背上物件回老家,带上它们去会祖先时作见面礼物,背上物品给祖先做礼品。埋葬你们的地方已经向地鬼给了猪,用鸡向山鬼换了地,墓穴将要把你抱在怀里,土地将要把你背在身上,地基适合,风水很好,你们住得舒服。你们立刻启程,兄弟姐妹以及好友的魂,邻里居民的魂不要带走。

(三)招魂

在完成送魂之后,懂萨返回进门后到原供魂台处,摆出六份大米和六份糯米粉,为活人叫魂。害怕送魂时灵魂出去了,人返回时灵魂没有跟着回来,要去把它们找回来。于是,懂萨一边带路寻找,一边念到:野外是吓人的地方,是恐怖的荒原,路的上下常有鹰、雕叫,背阴山里随时有虎豹出入。你们不要在路边上停留,也不要到路下边站着不动,谁也不要去大树下休息,那里的蚊子有公鸡大,蚂蟥有牛脚大……听从我懂薩的呼唤声,男人们的六个魂顺路回家,女人们的六个魂顺竿从顶回到根,回到温暖的家里,投入父母的怀抱。

为了强化招魂的效果,懂萨进一步念到:从此,你们要把伤心的情景当泡影,把伤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外。我懂萨也不再料理伤心的事情,从今以后你们也不要把找懂萨为“早西”,懂萨不会再念送魂经,人间也不再跳“弄戛”舞和“格本”舞。从今后懂萨只歌颂天边的太阳,将来只赞美地边的月亮,只念“目瑙纵歌”。可见,懂萨带有警示性的言论,再次强化了丧亲的家人把所有的关注对象再次集中到现实生活中来,自觉主动地去抵制带有负面倾向的思想。

四、景颇族丧葬仪式的象征体系与功能

受到中缅跨境居住的民族历史与地处高海拔山区的影响,时至今日,陇川县护国乡景颇族对年长者所举行的丧葬仪式,仍然是景颇族丧葬文化最全面、最集中的代表,它不但形成象征体系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景颇族丧葬活动的象征体系

“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如要生活也不能超过禽兽”。由此可见,象征对于人类知识经验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根据瞿明安的研究,象征符号的文化体系包括“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虚拟象征符号”在景颇族丧葬活动中,也体现出以上六种象征类型。一是物化象征符号,即通过人工制造的物质。如:在“格崩”丧葬舞蹈过程中,懂萨领舞时手持的铁矛。它是由矛和柄两个部分组成,在矛与柄的结合部系着一个古钟形的小竹筐,里面系有头发和布条,一只铁矛上挂着的竹筐被封上边,另一只竹筐则不封边。根据懂萨的解释,封边的竹筐代表死者,喻示他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不封边的代表活人,因为他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所以不能封边。二是行为象征符号,即各种规范和非规范的行为举动,它在整个象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个丧葬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活动流程,如“格崩”舞蹈、搭建“格锐”祭棚、“恩夺”舞蹈、祭品报送、为死者送魂都属于行为象征符号,其行动具有明确的步骤和具体的内容要求。三是自然象征符号,即天然形成而且融合了人们主观想象的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如:招魂环节中懂萨寻找唱词。从自己的家门前找起,从院子里找起,从舂碓的地方找起,从排水沟找到青草旁丛,去寨头那棵李子树下找,往路的上边找,往路的下边找,仔细地寻找男人的六个魂,细心地搜寻女人的六个魂。当然,如果把它和感觉象征等形式相结合,可以起到进一步强化人们认识的作用。四是感觉象征符号,即通过人的感官进行的信息传递。这种象征方式可以营造具体的情境,因而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如:招魂仪式上懂萨所吟唱的内容。路的上下常有鹰、雕叫,背阴山里随时有虎豹出入。那里的蚊子有公鸡大,蚂蟥有牛脚大。在这种能够用管感受的具体情境中,人们能够充分地体会到野外是吓人的、恐怖的荒原。五是社会象征符号,即表示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内容。如:送魂仪式,白发寿星仙逝时,他不仅享受和拥有最全面和最隆重的丧葬祭祀,而且人们还毕恭毕敬地将其完整的灵魂送回“老家”(历史上,景颇族是迁徙民族,景颇族群众认为先祖曾经居住在北方),此后,让其认祖归宗。六是虚拟象征符号,即通过人们想象出来的但事实上不可能存在的情景、现象、境界。如:关于死亡降临、求神献鬼和送魂都属于这一类象征方式。

(二)景颇族丧葬活动的功能

正如英国学者弗思所指出的,“人们也许会说这些信仰和习俗是非理性的,但是它们却使人们的许多理性行为更加坚定,它们还提供一系列绝对的标准,使个人的行为有所依从。”换言之,宗教仪式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景颇族丧葬活动也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endprint

1.传承生产知识的功能。任何一个群体要能生存,必须具有一套能使它延续的规定——人们出生以后,必须根据某些原则结合到群体中去;人们死后,他们所有的东西,必须按规定传给后人。如在“格崩”丧葬舞蹈过程中,领舞人凭借自己丰富的见识,以优美的舞姿带领几十名乃至上百名舞者,把死者生前进行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活动以舞蹈的动作展示出来,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后人对死者生前功绩的赞美。根据陇川县护国乡的一位受访老人的讲述,在传统的丧葬舞蹈中,所展现的有关稻谷生产和食用的具体动作就有27个之多,所展现的有关棉花种植和使用的具体动作也多达18个。应该说,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场景中,对在场的所有人员而言,无疑是一次不仅含义深刻而且令人难忘的生产、生活教育。

2.规范行为的功能。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协调和统一其内部成员的行动。如对四世同堂的白发寿星的死亡,景颇族人民认为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人们的心情虽然是悲痛的,但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感应其“德高望重”的人生价值。因而,当他们仙逝时,他所享受和拥有的丧葬祭祀的内容是最全面和最隆重的。而對其他年长者的死亡,仅仅举行“格崩”丧葬舞蹈,而不再搭建“格锐”祭棚和举行“恩夺格康”舞蹈。对其他形式的死亡者和已是花甲而没有子孙者,就连等级最低的“格崩”丧葬舞蹈都不宜举行。

就其现实作用来说,如此隆重的祭祀仪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及其行为规范功能。因此,一位德高望重的受访者表示,景颇族的祖先们以此方式告诫自己的后代子孙们:不该吃的不要乱吃,不该喝的不要乱喝;不该拿的不要乱拿,不该做的事情不要乱做。要以平常的心态多做对自己负责和对家人负责的事情,教育子女勤俭持家的事情;要以友善的心态多做对众人有利和对集体有益的事情;要以健壮的体魄多做与民族有益的事情,要以健康的思想多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情。景颇族的祖先们以此方式告诫自己的后代子孙们,在现实生活中,务必要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性,谨言慎行。应该说,在生存条件较为不利的条件下,这种敬重生命的务实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对景颇族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疏导心理的功能。在异常情况下,人们内心所出现的心理危机,客观上需要进行疏通和引导。如招魂环节,懂萨念诵的经文,一方面,通过恐怖吓人的荒原与凶猛奇异的动物,慈祥温柔而又善于生儿育女的母亲们与勤劳而又刚强的父亲们,营造出野外阴森恐怖的环境氛围和家中安全温暖的气氛,两者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为招魂做铺垫。另一方面,经文的重点是,在懂萨及其助手的带领下,当妈妈的拿着背孩子的背带,做爸爸的手中捧着糯米团,到各种场所去招魂的情景,并且,把如何回家的情景叙述得十分具体。在一系列的象征情景中,使被年老的死者所打断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象征性地得到调整,在此基础上,重新恢复平衡。为了强化招魂的效果,懂萨带有警示性的言论,再次强化了丧亲的家人把所有的关注对象再次集中到现实生活中来,自觉主动地去抵制带有负面倾向的思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颇族象征仪式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