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018-01-22 11:32彭志刚
南方企业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科技管理保障机制

彭志刚

摘 要:随着科技活动在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开展,其复杂程度也日渐加深,资金投入、项目预算、工程实施、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过程都迫切需要制度化加以管理。而传统过于僵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科研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等改革措施,力争为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保障机制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目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科技水平的提高则有赖于科技管理体制的充分保障,而目前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企业必须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适时地做出科技管理体制上的一些改革,才能满足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科技管理体制现状

科技管理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科学性,还是灵活性,已较原来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科技管理一直从属于政治体制之内,极大地限制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所应有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对科技活动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松绑”。很多时候,“松绑”就成了科技管理体制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松绑”所解决的问题仅仅是科技活动所应有的活动范围,与真正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去甚远,更谈不上创新。从目前的情况看,现阶段科技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科研机构过多,各自为政,科技资源浪费严重;一味求效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人才使用过度,缺乏人才培养长期规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企业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对资源管理实行合理配置,导致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目前的科技管理体制,十分有必要进行改革创新。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建设的主要方法

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保障机制

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实行竞争机制,采取科学、民主、公正的招、投标形式或集中评审立项的方式,按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实行难易程度择优予以资助,这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实行按部门、人员多少平均分配经费的大锅饭形式,还避免了单位领导按个人意志、凭个人关系亲疏直接划拨经费的错误做法,同时还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科技成果的取得往往伴随着大量科研活动失败的情况,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企业任何科技活动的进行都不可能避免风险的产生。一味地抄袭或者直接引用他人的科技成果只会让企业自身失去其核心竞争力,甚至被技术拥有方所要挟,近期中兴通讯因技术问题被美国提起诉讼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案例。因此,企业为提升竞争实力,必须要敢于承担一定的科技创新风险。而面对科技创新风险的时候,可以适时开发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除了传统的划拨科研风险管理金外,还可以引用诸如风险投资等类型的金融工具,采用部分產品外包、设立科技项目“孵化器”等形式,从而降低因科技创新风险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

科技成果的取得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我国在2015年8月就推行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强调了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指导、调控和监督。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该允许以科技成果作为技术核心成立公司,鼓励成果完成人、科研机构将成果就地转化,并予以奖励。然而,科技成果的转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化过程中同样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就会给科技成果所有人带来巨大困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因此,设立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非常有必要。

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培养科技人才对于科学技术一贯的关注度,还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科技人员的成长打造必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不断在实践中与新科技、新技术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而不是在实验室做纯理论研究。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专业活动,需要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拓展,这就需要科技人员长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交流,而这与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长久持续投入是分不开的。在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企业必须抛弃“短、频、快”的惯性思维,而是要从企业发展的根本上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人才培养一般分为战略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两者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战略型人才培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帅才”的培养,通过知识库的不断更新、实践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战略眼光的逐步提升,最终培养出科研团队的研发带头人。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更多是让其参与到重大的工程项目,以大量实践经验来逐步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再通过高校及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基地,不断提高其理论修养,逐步培养出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体制的优劣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之路能走多远。只有建立了有效的科技管理体制,汲取优质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科技管理体制予以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周振华.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的内生性需求[J].社会科学,2015(02).

[2]武博.论中国的竞争力与科学技术环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12).

[3]杜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探析[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科技管理保障机制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有效运用科技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途径探讨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