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8-01-22 11:32张春玉蔡勇宋笛于丽静胡兢丹
南方企业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高职院校

张春玉 蔡勇 宋笛 于丽静 胡兢丹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2015年新专业目录的调整,适应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根据教育部的2015第36号文件精神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基础课改革提出的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师如何尽快适应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成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对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化的现状研究,探索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技能培养扩充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高职教师,高职院校教师是高职院校最大的资本和资源,人才培养、知识传递、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全部由他们来完成。在新的时期,高职院校教师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其实在本质上已经转变为高职教师如何有效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高职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状况是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是指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完成自我学习、自主发展的一个过程。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解读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教师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比较宽广,具有比较精湛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第二,掌握本领域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了解本领域学科的沿革和应用;第三,了解教育所面对的对象,能将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教育对象。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过教育的引领作用来促进时代的发展。自1996年教师的专业化地位确定以来,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各高校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侧重于教师社会化标准,即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一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自1950年以来,国外发达国家普遍认为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育改革中具有舉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1976年的美国教育大会联合大会报告就曾鼓励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采取努力。1986年美国卡耐基教育联合会和霍姆斯协会发表的2份报告中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并提出以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学改革。

综合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焦点为以下两点:第一,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实际经历变化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具体经历阶段,历时的各个时期;第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的影响环境和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研究

本研究依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对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明确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行性对策。

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统计

本工作室的成员于2016年7月在5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5所学校中从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部分教师。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47份,有效率为94.%。

调查问卷共35个题目(其中18个题目为单选,17个题目为多选),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个人信息、专业发展现状;二是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需求与认识。本调查问卷内容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目前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全部问卷收回后,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教师教学教研统计分析

本部分主要涉及问卷中第一部分的6、7、8等问题。47份问卷结果显示如下图,教研项目的主持和申报为1人,约占2%左右;参与者30人,约为64%左右;不参与的人16人,约占34%左右;科研项目的主持和申报为0,参与者8人,约为17%;不参与的人39人,约占83%左右;教师指导学生大赛负责人10人,占21%;参与35人,约为75%;不参与2人,约为4%。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教师极少参与科研项目。

教师专业化培训统计分析

本部分主要涉及问卷中第一部分12~18等与专业化培训相关的问题。47份问卷结果显示如右图,从图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基础课教师来说,参加专业化培训的愿望比较强烈,已经参加专业化培训的教师认为专业化培训的内容相对实用,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综合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有参加专业化培训的意愿,但是对于专业化培训的频率、内容和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争议。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对策

依托教科研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众所周知,“科研可以兴教”“科研可以兴校”“科研可以强师”。 教师通过参与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可以拓展新的思路、新的理念。通过教研项目的实施,广大教师针对教学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得以解决,并且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在研究中分享、交流;通过应用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教师加深了对理论技术应用于实践的理解,再将这种提升应用于教学,通过以上教科研项目的参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依托竞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广泛开展,这些竞赛项目主要为校企合作项目,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内涵全部蕴含在竞赛中,因此,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将行业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带入校园,更新了教师对教和学生对学的重新认识。

此外,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中体验了企业真实的职场环境、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内涵,通过竞赛中企业文化对教师的浸润,增强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展望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依托教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竞赛的参与,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因此,这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

【参考文献】

[1]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2]王伟麟.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J].职教通讯,2007(08).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成长高职院校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