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8-01-23 06:00刘叶涛魏良钰
哲学分析 2018年4期
关键词:悖论逻辑报告

刘叶涛 魏良钰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陈波教授发起并组织、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共同资助的“真理、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2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60余人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七个国家和地区。陈波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词,他强调:“真”和“真理”是意义重大且意蕴深长的概念,已经被赋予形而上学、认识论、语义学、甚至是伦理学等多重意涵,需要对它们做全方位的深入探讨。

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和最后进行的是特邀讲演,中间阶段是分组学术报告。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谢尔(Gila Sher)教授做了主题为“真理与科学变革”(Truth and Scientific Change)的特邀讲演。谢尔提出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科学变革现象在研究真理的本质问题上给了我们什么教训?二是在解决由科学变革的盛行所引发的问题,尤其是在解决悲观元归纳问题的过程中,真理理论最新发展以及科学变革带给我们的教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谢尔看来,我们寻求真理时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去判断真理规则或真理概念是否需要追求或理解知识,如果是,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理解真理的本质。对于知识,谢尔的看法有三点:(1)知识与世界强相关;(2)人类的认知构造使得理论知识成为可能;(3)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动态的过程。谢尔认为,她对知识的这种理解始于人类理性,并由对知识的追求所推动。每一项理性的行动都需要摩擦(friction)和自由(freedom),摩擦是由我们的行动目标、周遭环境以及理性的规范所设定的,自由则是指根据这些规范来实现这些目标,由于对理论知识的追求本身就是一项理性的行动,因而它同样需要摩擦与自由。谢尔分别从实在论(realism)、无奇迹(No-Miracle)论证与实在论渴望(Realistic Aspirations)论证、世界导向的整体论(World-Oriented Holism)、真理、规范性(Normativity)、动态符合(dynamic correspondence)几个方面阐述并例证了她的基础整体论(Foundational Holism)的真理理论。同时,谢尔还讲述了科学变革对我们理解真理的影响与真理对我们理解科学变革的影响。关于前一种影响,谢尔认为:第一,通过表明理论知识既是人们艰苦追寻的又是被人类复杂化的,科学变革增强了我们对人类基本认知环境的理解;第二,人们感觉到的悲观元归纳对科学的威胁证明真理对于科学事业所具有的核心地位。谢尔认为,无论悲观的科学变革还是乐观的科学变革,都会对人们常规的真理概念提供支撑。从科学变革现象中还可以衍生出真理的动态本性概念:科学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变化着的,因而我们关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动态的和可变的。关于后一种影响,谢尔认为,对于真理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悲观归纳论证的实质和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注意到,悲观归纳论证对于实在论的威胁基于某些毫无根据的预设。这些预设关系到科学的目标,严重歪曲了人们对科学实在论的理解,以及我们对悲观元归纳与科学实在论之关联的理解。总之,科学的进步是一种整体性进步,它的最核心的方面就是真 理。

英国牛津大学哈尔巴赫(Volker Halbach)教授做了主题为“组合性有根基真理”(Compositional Grounded Truth)的讲演,他试图提出一种在哲学上有用的真理理论,一种置入了一个非形式的、素朴真谓词的理论。这种真谓词理论的用法,由于它将在哲学理论中加以描述的那些性质,与其他真理理论相比,要求对这些哲学理论进行更少的修正。特别地,这种理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古典真理理论,它不要求用一种非经典逻辑或者非经典的真理概念去改写现存的哲学理论。与塔斯基的T理论不同,这是一种免于分型(typefree)的理论,其真谓词能够有意义地应用于那些含有相同真谓词的句 子。

2017年4月3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 (Time)一反往常,封面上黑底红字印制了这样的话——“真理死掉了吗?”(Is Truth Dead?),其中刊登了一篇主题为“特朗普总统能解决真理问题吗?”(Can President Trump Handle the Truth?)的文章,探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其就职初期美国政坛发生的与“真理”有关问题之间的随机关联。作者由此断定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后真理”(post-truth)的政治时代。按照牛津词典的释义,所谓“后真理”指的是,对于影响和塑造政治争论或公众意见来说,情感和信念的力量要强于客观事实,人们对真理的关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香港大学阿萨伊(Jamin Asay)教授以此为背景并针对上述文章的断定以及“后真理”的词典定义,做了题为“真理死掉了吗?一种对于‘后真理’的哲学分析”的讲演。他在讲演中阐述了“后真理”概念在近些年发生的含义上的重大变化,强调对于这个概念需要进行澄清,而不能想当然地进行滥用。阿萨伊首先强调了自己的方法论,即不能把自己的研究看成是一种纯“概念分析”,因为“后真理”的意义仍处在变动和发展之中,对其进行纯静态的概念分析是不恰当的。随后,通过考察和比较媒体和政治评论家们对这个概念的各种使用手法,他认为用“后真理”去描述当前的政治生态是值得怀疑的,不能认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真理”的时代。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库克(Roy Cook)教授做了关于“克里普克固定点语义学中的一元内涵算子”(Unary Intensional Operators in Kripke Fixed Point Semantics)的讲演,他从讨论克里普克的“三值语义”方案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克里普克固定点真理理论不允许我们直接表达很多直观上我们认为应该可以表达的概念;其二,对克里普克固定点理论的解释通常会导致该理论关注不到很多重要的外延性概念。库克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种一般性框架,为克里普克固定点框架增加了一个一元内涵算子,为该框架建立了基本的语言和语义,并为这种扩展性语言的固定点定理及其完全性结果提供了证明,最后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韩国延世大学佩德森(Nikolaj Pederson)教授题为“关于真理和逻辑的温和多元论”(On Moderate Pluralism about Truth and Logic)的讲演试图完成四项任务:一是给出林奇(Michael Lynch)对于温和真理多元论和逻辑多元论的论证,并比较林奇与比尔(Beall)和雷斯托尔(Restall)逻辑多元论的区别;二是给出一个关于如下观点的一般性论证:从温和真理多元论到逻辑多元论之间不存在任何通道,温和真理多元论者都是逻辑一元论者;三是就温和真理多元论者如何看待逻辑的问题提供一种解释:既然温和多元论者致力于区别正确的真理与准真理,他们也应该认识到正确的逻辑与准逻辑之间的区别;四是讨论了逻辑和准逻辑的规范性,认为真理和逻辑是规范性的,因为它们是工具理性的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唐热风教授关于“知识与真理”(Knowledge and Truth)的主题讲演,对威廉姆森的知识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她认为,威廉姆森关于“知道是一种纯心智状态”的基本观点只是被他用作了一种初始假定,他并没有对其提供论证。正因如此,他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去拒斥关于知识的形而上学混合理论,因而就不能指责将知识界定为“被证成的真信念”这一传统做法存在着让我们去接受一种错误的知识观的问题。知识就是被证成的真信念这一观点与知识是一种纯心智状态这一点是相容的,而且这种相容不会让我们接受关于知道的形而上学混合理论。她进而讨论了知识的认识论混合理论,证明关于知识的传统定义尽管不会让我们接受这一理论,但仍然可以成功地解决盖梯尔问题。这说明,知识传统定义的正确版本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充分的。

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特邀讲演的主题 “从戴维森对‘T约定’的使用到汉语中的意义与真理”(From Davidson’s Use of ‘convention T’ to Meaning and Truth in Chinese Language)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依据塔斯基语义学的形式化表达中确立的T约定对戴维森真理理论进行系统的解释,进而表明这种解释如何用来阐明和澄清汉语和中国哲学中的意义和真理概念;二是把中国哲学也看作一种真理理论,就如何理解汉语中的意义和真理提出了五条基本原理:开放语法和句法原理、自然创造性原理、内部实在外显化原理、历史性指称和生活世界原理、全面整体性和终极来源原理。他认为这五条基本原理属于中国语言的元语言,能够指导中国语言中的有意义的语句如何进行翻 译。

美国加州大学滨河分校尼尔森(Michael Nelson)教授在题为“真理的视角性”(Perspective Truth)的讲演中认为,真理是一个视角性概念,世界和时间是一个语义解释中的指标,它们能够判定不同的意义是不合理的。当可能世界和时间作为对被解释语句的真值进行相对化处理的指标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真理是一个视角性概念了。如果真理是一个视角性概念,那就意味着最基本的真值载体的真与假是相对于某个视角而言的,从不同的视角看其真值,可能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推出,实在也是一个视角性的概念,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实在最终是融贯的,实在也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要想化解真理视角性理论的反对意见,需要承认,我们实际上不可能为模态和时态话语提供充分的语义学,因为这种话语的元语言也必须是非模态的和非时态的。坚持真理的绝对化观点会导致与集合论悖论相类似的悖论。

美国里德学院亨奇利夫(Mark Hinchliff)教授在讲演中提出了一种“发展中世界的模型论”(Model Theory for a Developing World),旨在贯彻普莱尔(Prior)关于“未来就像是一种许诺”的思想,认为这一思想实质上就是关于发展中世界的思想。基于这种哲学理解,亨奇利夫为发展中世界建立了一个模型结构〈 T,j〈〉,其中T是一个非空的指标集,代表时间,j是T中一个元素,代表未来的时间;〈是T上的非自返、反对称和传递关系,代表“早于”关系。基于这种模型结构给出了模型M,三元组(D,dom,val),D是一个非空集,dom是一个函项,给每一个时间指派一个论域,即D的一个子集,val为该语言的每一个谓词相对于一个时间和分支的序对指派一个外延,这样的序对是否适当取决于这个时间是否位于这个分支之上。他给出了这个系统的语义,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例证。

中正大学侯维之教授的讲演《对不同的人要圈定不同的辖域吗?》 (Different Scopes for Different Folks?),主要关注了由坚持断定的窄辖域真理标准,例如TCA(如果p是真的,那么断定 p就是正确的)与CAT (如果断定p是正确的,那么p就是真的)所引发的悖论问题。他根据帕菲特矿难救助一例说明,TCA会导致窄辖域悖论,而CAT又依赖于对避开窄辖域悖论的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解释。借助对规范性算子的否定的宽辖域读法,可以给出关于TCA和CAT的三个宽辖域悖论,由此可见,同时接受TCA和CAT会导致不相容,因此这两条标准应该被否弃。会议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分组学术报告,依主题近似程度具体如下。

关于特定人物的真理理论的研究。德国帕德伯恩大学菲卡拉(Elena Ficara)教授的报告“黑格尔的真理理论”从两个方面对黑格尔的真理理论进行了探讨:一是黑格尔理论中的真值载体是什么?二是对于黑格尔来说,“真的”意味着什么?报告认为黑格尔的真理理论与真理的融贯论和实用论截然不同,而且与亚里士多德真理论及塔斯基真理论存在密切关联。中国政法大学奥托布兰多(Andrea Altobrando)博士的报告“真理、直观与法律”(Truth,Intuition,and Laws),从掌握法律的角度诠释了对胡塞尔范畴直观的理解,特别研究了与形式范畴相关的满足(fulfillment)理论,他认为胡塞尔的范畴直观理论对当前有关真理理论的争论,尤其是使真者(truth-maker)理论做出了原创贡献。菲律宾大学的古兹曼(Symel Noelin De Guzman)博士关于“塔斯基与模态”(Tarski and Modalities)的报告认为,塔斯基用于解决说谎者悖论的元语言方案同样适用于为量子逻辑中的命题赋值。由于模态包含了量子逻辑,元语言优越于对象语言,因而说某事在所有可能世界为真并不必然要接受量子逻辑。南京大学张力锋教授的报告“时态全知、自由意志与条件宿命论”(Temporal Omniscience,Free Will and Conditional Fatalism),基于麦考尔(McCall)的真理随附性理论,着重考察了神的时态全知性与人的自由之间的不相容问题,试图从句法与语义两方面说清楚不相容论证中存在的谬误,证明该论证未能证明人的自由意志能够威胁上帝的不可错性。通过诉诸未来经验命题的真值的整体概念,论证神圣信仰不能衍推出行动主体实际行动的必然性,而只能推出实际行动本身,同时提出了一个容许人的自由意志的条件宿命论概念,这个概念可由神的不可错性析出。中国人民大学许涤非教授关于“论何物存在”(On What There Is)的报告认为,蒯因的本体论承诺不能为逻辑理论提供答案,通过探讨费恩(Kit Fine)对本体论的量化解释的批评,认为本体论承诺本身尽管没有说清楚普通承诺与理论承诺的区分,但本体论承诺背后的哲学分析并不是不足道的。报告还探讨了费恩和弗雷格的实在论理论,通过弗雷格和蒯因的比较,分析了蒯因本体论承诺的根源以及弗雷格对本体论的量化解释的评论。兰州大学李菁教授在关于“维特根斯坦和康德均犯有乞题之误”(Both Wittgenstein and Kant Beg the Question)的报告中,对《逻辑哲学论》和《纯粹理性批判》的论证形式进行了勾勒,并分别基于对其中所含子论证(前著的2.021-2.0212和后著的A26/B42,B40-41)的分析,认为这两部经典著作,无论主论证还是子论证,其逻辑形式都属于肯定前件式推理;但从推理所依据的前提看,都犯了乞题的谬误,都把其合理性及待论证的论题视作了想当然。北京大学李麒麟博士的报告“真信信念与关于知道的威廉姆森型心灵状态”(True Beliefs and Williamsonian State of Mind of Knowing)指出,认识论研究中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观点,认为偶然的真信念与知识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分。报告试图利用这一观点分析针对威廉姆森的知道概念(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灵状态)提出的一些挑战所具有的合理性。北京大学孙嘉阳博士报告的主题是“存在与真理”(Being and Truth),试图阐明海德格尔是如何使用司各脱个体性及存在理论构建自己关于主体性的理论的,并借此表明,海德格尔让“个体性”“存在的单义性”这些概念获得了重要的现代意义,即让真理和存在成为可以把握和企及的东西,从而使人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获得了意义。

关于真理理论中特定未解问题的研究。北京大学陈波教授在他的报告“对事实与使真者的怀疑论”(The Skeptism on Facts and Truth-Maker)中,首先概述了他本人发展的认识论的事实观:“事实”是认知主体从世界的母体上一片片“撕扯”下来的;认知主体最后撕扯下一些什么,取决于他们“想”撕扯什么、“能”撕扯什么,“怎么”撕扯,以及外部世界中的情形。如此撕扯下来的“事实”甚至会以多种方式撒谎,从而扭曲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真相。此后他重点揭示了本体论的事实观,即认为事实存在于外部世界中,是纯客观的,以及使真者(truth-maker)理论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困难,认为它们在学理上很难说得通。接着他强调指出:尽管基于事实和使真者概念的真理符合论有问题,但并不意味着真理符合论就死掉了。相反,真理符合论是一个可行的有前途的真理论方案,并且有可能是唯一值得尊重的真理论方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埃尔德里奇—史密斯(Peter Eldridge-Smith)教授的报告“匹诺曹反对语义层级”(Pinocchio against the Semantic Hierarchies),对匹诺曹悖论进行了解析,认为这个典型的悖论表明说谎者语句不一定要包含语义谓词,通过梳理与学术界多轮交锋的情况,再次论证,塔斯基—克里普克通过语言层级解决说谎者悖论的方案对解决匹诺曹悖论并不适用。山西大学魏屹东教授在“‘如果—那么’推理中有效性悖论的语境论解决方案”(A Contextual Solution to the Vality Paradoxes in If-Then Reasoning)的报告中指出,基于规则的“如果—那么”推理是科学认知的重要形式,但形式规则的逻辑真值与经验或常识之间存在“认知间隙”,导致人们怀疑推理的有效性,通过进行语境分析,他分别为蕴涵悖论、三段论悖论及对预设的影响提出了有效性条件,并为“如果—那么”推理建构了语境模型和语境层级模型。山东大学苏庆辉教授的报告“现实可知的反事实条件句”(Actually Knowable Counterfactuals),从分析威廉姆森关于爱丁顿(Edgington)对于可知性悖论的重述策略注定失败的两个原因入手,认为这两个原因是以“现实性”(actuality)的标准观点为基础的,而现实性往往被看作索引词;但由于这一点近来遭到了否认,于是威廉姆森的第二条反对理由的合理性将被质疑。我们可以通过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而知道反事实条件句,爱丁顿的策略仍然有效。四川大学徐召清博士在报告中对认知语境论(epistemic contextualism)进行了辩护,针对来自瑞布斯奇(Rebuschi)和列赫里埃(Lihoreau)以及鲍曼(Baumann)的挑战进行了反挑战,认为这些挑战均与知识的事实性(factivity)相关,它们的问题:前者把知识理解成索引性的随语境变化会危及知识的事实性,后者将从认知语境论中导出逻辑矛盾。 陕西师范大学王晶博士报告了“可知性悖论的两种解法”(Two Solutions to Knowability Paradox),为了避开全知原理,她从反实在论角度考察了对可知性原理的两种回答:第一种是将KP弱化为RKP,建立一个新系统SRRK,第二种回答是把KP的后件从◇Kp修改为◇K◇p。只要采取了这两种修改方法,可知性悖论就会消失。北京大学南星博士的报告“先验理念论、内在实在论以及有关真理的问题”(Transcendental Idealism,Internal Realism,and the Problem of Truth)论证了,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未能充分说明“理想化”(idealization)的概念,指明了普特南的康德研究中存在的短板,即完全没有关注康德的先验统觉学说,还探讨了该学说与先验理念论的关 系。

关于真理理论一般性问题的研究。美国纽约大学博士研究生布隆伯格(Kyle Blumberg)关于“假定性态度”(Suppositional Attitude)的报告讨论了态度条件句,认为这种条件句造成了肯定前件推理式的反例,这些反例的根源在于这一事实,即假设性环境中的态度动词的指谓可以与主体的假定性态度关联起来,而这种态度与主体的非假定性心智状态截然不同,仅当主体做出某种假定时才会持有这种态度。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奥格斯蒂尼(Franca d’Agostini)教授的报告“真理虽不重要,但它是不可避免的”(Truth is not Important:It is Inevitable),试图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真理的符合论概念中寻找一个新的角度,以便为逻辑学特别是哲学逻辑奠基,进而揭示出真理概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不可否认性”。复旦大学邵强进教授在“古代中国的真理”(Truth in Ancient China)报告中简要探讨了如下问题:“真”在古代中国如何解释?它与逻辑研究有何联系?古代汉语的特点如象形字源、语法经济、难以形式化等,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中逻辑形式方向的发展。古代汉语中,“真”从词源上是道家所说“真人”之真,意指“仙人变形而升天”,与西方“真”之所指无涉;古代汉语的“然”也不能对应西方的“真”。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实、原初的概念是古代汉语的“是”,“辩是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基础,从正名到行德代表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伦理化、政治化倾向。厦门大学周建漳教授做了题为“真理的两种基本形式”(Two Essential Forms of Truth)的报告,认为关于真理的理论可以划为两大阵营:实质/形而上学真理论和语义真理论。从实质真理论的观点看,对“真”或“真理”及真命题的语义分析不必然与真理问题相关,而从语义学观点看,真的语言分析也只不过是包括真理问题在内的哲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周柏乔在关于“对真理如何关联证成的反思”(A Reflection on How Truth Is Related to Justification)的报告中讨论了为什么会存在一些为真却没有得到证成的断定,其基本观点是:有些所谓真断定对我们来说并非为真,因而不值得对之进行证成;任何证成都需要考虑认知背景发生的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志荣在题为“自然语言的过剩、间隙与不相容”(Gluts,Gaps and Inconsistency of Natural Language)的报告中论证,真矛盾论(dialetheism)希望让自然语言避免琐碎化,其方法是通过次协调逻辑背后的逻辑让扩张变得无效,但这种策略的合理性并没有得到独立证明。他提出了一种间隙论策略,认为对于解决悖论来说,间隙论要优于真矛盾论。西南财经大学朱敏博士在报告“确定性论题和语言游戏”(Determinacy Thesis and Language Game)中指出,确定性论题和语言游戏本来分属数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两个独立领域,但近来为了回应对于数学语言之指称的确定性以及数学陈述之真值的确定性的模型理论怀疑论,要把它们联系起来。确定性论题和语言游戏在实施行动的意义上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数学语言的指称和数学陈述的真值都是可以判定的。辽宁大学刘靖贤博士在关于“可设想性论证及其限度”的报告中认为,不加限定地应用可设想性论证导致了很多激烈的哲学争论,因而需要进行如下限定:源自主体A所设想的内容的可能性与源自主体B所设想的内容的可能性具有相同的程度,当且仅当这两个主体就这种所设想的内容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包含三个要素:同感、中立和透明,如此限定,僵尸论证(Zombie argument)可以被否决。北京大学朱薇博士的报告在信念修正理论的一个分支——即分级理论(ranking theory)框架中讨论了信念、无信念(non-belief)和悬置(suspension)等三个概念,试图表明有些可推出的东西至今还没有被关注到。报告就信念和无信念区分了两组态度,阐述了五条假定,就信念悬置提出了两条假说。南开大学孙新会博士的报告“紧缩真理、保守性与公理性真理”(Deflationary Truth,Conservativity and Axiomatic Truth),重新整理了几种经典的紧缩真理理论,分析了由紧缩论的三个不适当的承诺所引发的二难困境,探讨了真理的紧缩论和公理论之间的匹配问题,提出了真理的公理论的基本规范并阐释了真理语义论在公理理论中发挥的指导作用。南京大学伍岳轩的报告“真理修正理论的最新发展”(A Recent Development of Revision Theory of Truth)讨论了古普塔(Gupta)和斯坦福(Standefer)对真理修正论的最新发展,在其中关于塔斯基双条件句的所有表述均有效,报告试图细致阐释这种新理论,并从相对化T-模式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论。天津外国语大学姜奕村的报告“隐喻、真理与主体间理性”(Metaphor,Truth,and Intersubjective Reason),试图通过连接拉可夫/约翰逊(Lakoff/Johnson)的具身哲学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真理和隐喻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哈贝马斯的主体间理性概念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云南大学喻郭飞题为“弹弓论证和语义实在论”(slingshot Argument and Semantic Realism)的报告试图通过阐释弹弓论证的逻辑前提和语义前提对标准的弹弓论证进行否证,捍卫了语义实在论的合理性,并论证了语义实在论对捍卫真理的符合论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会议是陈波教授自2012年以来发起举办的“逻辑与哲学”系列研讨会之一。系列会议每年一次,已连续举办六届,每届都有十名左右的国外学者参加,包括当今世界顶尖的学者。陈波教授在会议闭幕式上做总结发言,对本次会议的状况表示很满意,并回顾了先前举办的几次会议,谈了以后的一些设想和安排。本次国际会议在人数、规格、等级等方面再创新高。与会的A&HCI收录刊物《中国哲学杂志》主编成中英教授承诺将提供版面刊发本次会议优秀论文。

猜你喜欢
悖论逻辑报告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视神经炎的悖论
逻辑
海岛悖论
创新的逻辑
“帽子悖论”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报告
报告
美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