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综述

2018-01-23 06:00杨又齐康
哲学分析 2018年4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所量子

杨又 齐康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于2017年12月1日—3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书记蒋斌,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等出席了12月2日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他们纷纷对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共同为高等研究所揭牌。哲学与科技高研所所长吴国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用“四种美”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概况,即坚定办学方向的信仰之美、守护挖掘红色文化的人文之美、敢于创新的创造之美、师生及校友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行为之美。正是这“四种美”构成了推动华南理工大学不断前行最深沉、最自信的力量。陶书记最后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汇聚了一大批包括张江院长、刘大椿教授在内的优秀学者,它的成立一定能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蓬勃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书记蒋斌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挂牌成立是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华南理工大学目光敏锐,率先成立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加大力度推动哲学与科技的融合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网揽人才,深入挖掘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这是时代所需,是学科建设所需,也是学术繁荣所需。希望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科技高等研究所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术前沿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积极组织学术交流,开展研讨和课题研究,积极对广东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提升,为我省社科事业的繁荣发展探索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今年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对我们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期和机遇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希望研究所成立之后能坚持正确的政治领导,正确的学术导向,建立学术研究的阵地和高地。同时希望研究所能为人民、为国家、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做学问,多出思想,多出成绩,多出成果。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尚智丛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哲学与科技的复杂关系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另一种名称就是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自然辩证法理论过程中,我们既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又要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各流派优势,要与世界各国哲学学者进行交流探讨,适应时代趋势。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有利于新时代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 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仪式是新工作、新事业的开始,希望研究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自己的标识性的概念和标识性成就,为争取成立研究院而继续奋

斗。吴国林教授表示,我们研究所一定致力于打造一个南方的学术高地,打造一个国际上有名的高等研究院——像爱因斯坦打造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样。高等研究所全体同仁将优化学术制度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院制度,推出具有更大学术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出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树立中国学术话语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 量。

开幕式结束后便进入学术报告会阶段。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稿件50余篇,收录40余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州行政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8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科学、人文与诠释”做了报告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现将相关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大会报告共分五场。大会报告(一) 由《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孙麾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张江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论公共阐释学”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文本阐释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忠实于文本,一种是借助文本表达阐释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精神科学的阐释与以牛顿为代表的宏观物理科学不一样,后者以追求确定性为目标,而前者本身就是人的主观意识构造,人的主观意识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难以把握。进而,张教授由宏观领域转向微观的量子世界领域,并向在座的专家学者提出三个问题:量子是量子尺度下的各种现象,量子尺度下的各种现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科学阐释不是人文阐释,科学阐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它的性质本身是说明还是阐释?如果科学阐释是阐释,你的阐释追求的是确定性的阐释还是非确定性的阐释?在张教授看来,这三个问题应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院应该集中研究和突破的问题,是我们举起华南理工大学学派、广州学派、广东学派、中国学派的要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大椿做了“马克思科技诠释的方法和思想”的报告。报告指出,马克思审视技术,并非着重于它的构成,而是着眼于从人类活动方式角度,更多地强调技术的形成和意义。一方面,技术是人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科学与技术的起源不同,且长期处于分立并行发展之中。只是到了近代,二者才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日趋融合,合流共进,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刘大椿指出,全面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是梳理马克思科技诠释的基础性工作。在审读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文献发掘、研究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且着眼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 题。

大会报告(二)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部主任赵培杰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做了题为“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的报告。报告主要对明末清初格物穷理之学的历史形成过程做了梳理和解读。在尚教授看来,明末清初格物穷理之学包含三个分期: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徐光启、利玛窦,但这个时期的科学知识非常零散,不成理论体系;发展期(1623—1663),该时期以阐述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体系为主;分化期(1664—1687),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南怀仁,南怀仁的“穷理学”指亚里士多德哲学,内容包括理推学、形性学、审形学和超性学。

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做了题为“‘悟空’新发现与当代物理学的‘两朵乌云’”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的新发现“两朵乌云”,即暗物质和暗能量具有重大的物理意义和哲学意义。首先,“悟空”发现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物质粒子的异动;新天体产生的单一粒子;暗物质粒子的发现;其他未发现的粒子。若是出现第一种情况,则没有太大的意义。若是出现后三种情况,就意味着中国在整个世界科学史上第一次做出标志性且带有革命性的贡献。其次,“悟空”发现也意味着物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正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物理哲学将与科学哲学走向合作,并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突破口。

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做了题为“量子、超验和诠释”的报告,报告指出,量子世界不同于经典世界,它本身不具有直接的经典感知性,量子事物本身具有超验性,它离开/高于原有经典经验,又创造了新的量子经验,还使新的经典经验成为可能。正因为量子科学具有超验性,因而量子科学需要诠释,这里的诠释不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探讨量子世界本身。因此,量子诠释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解量子世界的问题,而且需要考虑在认识和变革量子世界(事物)、创造量子技术人工物的过程中,考虑人与人类的存在,倡导实践智慧(phronesis),促进量子诠释在理解、解释与应用方面的统一,这是真善美的统一。

大会报告(三)由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做了题为“认知科学中的机制解释与结构因果性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认知科学说明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人们是怎样进行认知活动、产生智力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的。它寻求的是产生语言、概念、信念等意识的起源和机制。因此,事实上并不存在适合认知主体有目的和有意图的行动的特殊的认知科学说明模式。多元说明模式增进对认知本质的理解。认知科学中的说明需要回答表征—机制—还原的关系、功能—计算—实现的关系、说明—因果结构—自然定律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区分都依赖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视角看还是从认知科学的科学视角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朱葆伟教授做了题为“论艺术对技术理性的‘救赎’”的报告。报告首先对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演变做了考察,并分析了20世纪技术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审美)向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渗透。工程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有各自的性质、内在价值、社会功能以及活动规范、目标和方法,也都有各自的界限和局限。他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与科学和其他形式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的全体。工程活动与艺术活动在理念、方法上相互渗透和引入并互为手段,促使了“现代艺术”的形成,也塑造了今天工程技术产品和我们生活世界的面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肖显静教授做了题为“科学、技术之于人文——从基因还原论到基因整体论的启示”的报告。报告指出,“基因”是一个伟大而神圣且不可贸然触动的存在。但是,转基因技术以一种“挑战”的方式对相关生物及其基因进行预置、限定、摆置、促逼,从而剥夺了自然的自主进化,扰乱了生物的整体性。进而肖教授指出,基因编辑技术是不安全的,这不单纯是对基因的“操纵”“生命”的强逼,更是对生物物种乃至生态系统的破坏。目前贸然进行生物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会影响到生物作为一个物种基因序列的稳定性。总之,我们必须有效地避免科学、技术有损于人文的方面,让它们更好地服务并融入人文,从而使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

大会报告(四)由中南大学蒋美仕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做了“另一种科学实践”的报告。报告首先区分了三种实践,即主客实践、主体交往实践、精神实践。精神实践是指平静心态,打开自我,并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平衡状态。精神实践有整合功能、认同功能、化解功能。它是实践的根本,为实践提供了内在认识,能进一步完善实践并形成个体生命的自我认同。最后刘教授指出,作为征服者的科学应该结束,应重建一门精神实践的科学,因为精神实践是科学伦理的支撑,通过它可以返本开新,形成一种智慧型的科学,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救赎。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素梅研究员做了题为“科学解释语境的构成及其功能”的报告。报告指出,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科学家对“解释”这个术语的频繁使用是量子力学产生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以牛顿力学范式为核心的科学中,科学的形式体系与解释是合二为一的,量子力学形式概率性与测量事实的确定性、当代科学现象的复杂性与科学事实的非重复性等因素,突出了以理解为基础的解释的作用。科学家对科学概念的语义、语用和语形的理解,既依赖于显在语境,也依赖于潜在语境。而科学解释语境具有六大功能:制约功能、说明功能、滤补功能、转化功能、生成功能、再语境化功能。

广州行政学院李三虎教授则做了题为“技术符号学:人工物的意义解释”的报告。报告指出,对人工物进行符号学阐释,是要弄清人工物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多数人工物本身并不是符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追问它如何被赋予意义。符号学可以成为人工物意义阐释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符号学有两个概念,一是能指,一是所指。能指是指人工物的功能意义,所指是指人工物的非功能意义。技术符号学就是要从功能意义的解释扩大到非功能意义的解释。进而,李教授从话语构置、文本、语义化三个层面对技术人工物做了符号学的阐释和解读。

大会报告(五)由华南理工大学解丽霞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吴彤教授做了题为“科学实践哲学新进展”的报告。报告指出,科学实践哲学在创立之初就是一种以实践为解释性基础概念的科学哲学。它研究三个重大主题:反对理论优位,提倡实践为基;反对普遍性知识观,提倡地方性知识观;反对知识与权力的外在关系观,认为知识与权力相互内在蕴含。报告对近年来国际科学实践哲学(SPSP)的发展做了梳理和考察并指出,国际科学实践哲学近年来研究主题呈现出研究更加具体化、研究偏向于各门科学中的实践与过程、整合性正在加强、示范而不是说教的特征明显、杂化而元层次的工作尚待展开等新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做了题为“人文视野中的文学解释学”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当代人文视野中的阐释学研究,需要在当代理论发展态势下,努力将文本阐释的问题从西方文论的理论依赖下有效剥离开来,努力从文本批评的知识论论域重返批评立场,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文本阐释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方案。在文本阐释的核心问题上,深入辨析文本阐释批评中的前见、主观预设、场外征用与阐释的循环等理论问题是中国当代文本阐释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内容。超越西方阐释学知识论层面上的理论路径依赖,在具体文本阐释的实践中回归文本阐释的问题性策略,是当代中国文本阐释研究需要拓展的发展方向。

华南理工大学肖峰教授做了题为“算法与诠释”的报告。报告认为,诠释与算法存在密切关联。诠释的一般模型为:文本输入—(算法)—语义输出,即文本输入后经过算法而形成语义输出,因此“依算法而诠释”表达了两者的互渗关系。算法的类型决定着诠释的类型,揭示一种诠释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是要看其算法是否合理。算法从专用算法到通用算法的过渡,可延展为诠释从局域性诠释到公共诠释的过渡。同时,基于机器算法的人工智能诠释与人的诠释之间具有动态演变的关系。人和机器之间既存在算法的相通,也存在算法上的互不理解现象。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在会议闭幕式上,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刘大椿教授对报告做了四点学术总结:报告对诠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科学技术诠释,弄的更清楚了;报告对一些科学与哲学的前沿问题,如认知科学、基因伦理、量子力学以及很多跨界问题,有非常广泛的接触和讨论;报告对很多哲学问题,如实践、智能革命等,也进行了新的介绍和讨论;报告会重视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诠释,也重视人文阐释,因为离开人文,科学技术的意义便不能深入。刘教授还对论坛未来的开展提出如下期望:论题要更加集中,不能太散;要选择高端的论题;论坛所讨论的论题要接地气,要与中国实践和世界(人类)的实践相结合,即中国要干什么,世界在关注什么。

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江教授对与会专家的报告作了高度评价并对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寄予了厚望。他指出,“哲学与科技高层学术论坛”一定要继续办下去,一年争取两到三次。学术论坛讨论的主题一定要切入。重点问题一定要集中讨论。比如,量子本身是超验的还是客观的?量子是存在的还是想象的?量子的运行过程是它本身的存在过程还是阐释出来的?并且研究所要申请办自己的杂志。同时,我们的学术讨论不仅要切近中国实践科学研究的地气、世界研究的地气,而且还要接近老百姓的地气,我们要以科普的形式广泛地宣传科学的精神。最后,张江教授指出,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的成立是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科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和重要的研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在这块研究领域举起自己的旗帜,发出中国声音,做出中国方案,构建中国话语。

报告会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和兼职教授会议,会议就高等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了相关讨论。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所量子
睡眠研究所·Arch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昆虫也会便便吗?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