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针温针灸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25例

2018-01-24 12:13刘振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期
关键词:右膝银质髌骨

刘振春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医院,河北 唐山 063100)

髌下脂肪垫位于膝前区髌骨及其上方的股四头肌腱以及下方髌韧带两侧,其前界为髌韧带,后界为胫骨关节间隙。髌下脂肪垫为三角形,表面有滑膜覆盖,随膝关节屈伸运动动态改变,脂肪垫内有血管神经丛。劳损和创伤等均可引起脂肪垫的渗出、水肿或出血,从而导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造成膝痛。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唐山市古冶区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7~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25例患者均经过西医专业骨科并结合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被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腱末端病、髌骨软化症、滑膜皱襞综合征等;排除半月板撕裂、痛风、滑囊炎、关节绞锁等。经过口服中西药、封闭、推拿、关节腔冲洗等多种方法治疗后,均未取得满意疗效。

1.2 诊断方法 参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1]中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髌下脂肪垫损伤。具体操作方法:使患者仰卧,检查者站立于患者右侧,令患者放松患侧肢体,检查者左手拇指、食指指端分别按住髌底的内外缘推向远端,使髌尖向前凸起,以便容易触及髌尖粗面。若髌下脂肪垫损害时,推移髌底即可引出髌底部痛,病变愈重,则疼痛愈剧烈。右拇指掌侧朝上,指尖针对髌尖粗面及髌下1/2段边缘,由下向上、由后向前进行适度触压,引出髌尖剧痛者即为髌下脂肪垫无菌性炎症。继续以此手法进行轻度手法滑动按压,又可引出剧痛。若检查完毕后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即为髌下脂肪垫损伤的阳性体征,可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平放在治疗床上,如膝关节不能伸直,可在腘窝下垫一薄枕,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

2.2 定位 助手以拇指、食指相对,向足背方向推压髌骨,使髌尖翘起。自髌尖沿髌骨边缘向两侧至髌骨外侧缘中段选定皮肤进针点,针距约1 cm,以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后,以0.25%~0.50%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标记点做皮内注射,形成直径约1 cm大小的皮丘。

2.3 操作方法 助手以拇指、食指向足背方向推压髌骨,使髌骨下移,髌尖翘起。自髌尖处进针点进第1针,针尖到达髌尖骨面后做小幅度提插并调整针体紧贴骨面进针,贯穿髌下脂肪垫髌尖附着处。再从髌骨两侧中段进针点各进1针,针尖到达髌骨边缘后做小幅度提插并调整针体,使针尖紧贴髌尖粗面至对侧缘,使3针固定髌骨。其余各进针点到达骨面边缘后做小幅度提插并贯穿髌下脂肪垫的髌尖粗面附着处,形成扇形围刺。针刺完成后,用棉布或硬纸板把针与针之间的缝隙垫满,以免艾炷燃烧时发生烫伤。将制备好的直径约2 cm的艾炷放在银质针针尾并捏紧,用注射器将95%的医用乙醇均匀滴在艾炷表面,点燃。从艾炷点燃至艾炷燃尽共持续5~7 min;待针身冷却后,去除艾灰,出针。出针后,用碘伏棉球消毒针孔,以无菌敷料覆盖,48 h内勿沾水,以防感染。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治疗学》[2]中关于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正常,无后遗症;显效:疼痛消失,平时无征象,仅在劳累后或气候改变时出现膝部酸胀、乏力等感觉,功能正常;有效:治疗后疼痛减轻,功能尚可;无效:征象和功能均无改善。

3.2 结果 25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96.00%。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2014年5月3日由家属搀扶就医。主诉:右膝酸痛6年,有外伤史,近2个月加重。病史:2008年夏天在一次作业中从货车上跳下后,忽然感觉右膝疼痛,当时并未在意。1周后感觉右膝乏力、酸痛,上下楼梯时膝前方疼痛。踩刹车时右膝痛明显加重。于某三甲医院做膝关节CT检查,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经中药口服、推拿、封闭、外用中草药熏洗、针刀等疗法,均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患病6年期间,一直未曾停止治疗,也曾被诊断为髌骨软化症、髌腱末端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已经不能从事司机职业。查体:右膝屈伸受限,股四头肌轻度萎缩,内外侧半月板压痛阴性。腘窝胀痛,髌尖粗面压痛点高度敏感。于髌尖粗面按压后,膝痛明显减轻,腘窝胀痛暂时消失。诊断:右膝髌下脂肪垫损害。治疗:银质针温针灸。治疗1次后,膝痛减轻,腘窝胀痛消失。每隔1周治疗1次,治疗4次膝痛完全消失。1年后随访,无复发。

5 讨论

髌下脂肪垫损伤临床上以伸膝活动不利、膝关节过伸受限为主症,伴有股四头肌疼痛或萎缩、腘窝痛、足背痛、足跟痛甚至引起整个下肢酸、软、乏力、关节不稳等相关征象。本病属于中医“膝痛”范畴,在骨科门诊常被诊断为髌腱末端病、膝关节滑膜炎或滑膜皱襞综合征等,甚至在众多无因可查或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时被归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无菌性炎症反应致痛学说[1]揭示了软组织损害压痛点的分布规律,证实了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病变所产生的化学刺激是疼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从而确立了“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治疗原则。

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疗法[1]是宣蛰人先生创制的一种针对无菌性炎症的治疗方法。此方法能够从点、面等多角度消除无菌性炎症,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是彻底的对因治疗。赵毅等[3]通过银质针测温试验,观察银质针在加热后其传导热在人体内的传导变化,结果测出针尖上的平均温度为43.17℃,通过此温度的传导可加快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促进无菌性炎性反应物的吸收。因此,推测这一温度范围是消除无菌性炎症的重要条件。其次,灸法有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祛阴除寒的作用,此观察直接对软组织深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对温针灸的机制做了有效的探讨,为银质针治疗软组织损伤及相关疾病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为银质针温针灸治疗由慢性软组织损害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提供了佐证。

[1]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429.

[2]韩惠珍.宣蛰人软组织外科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342.

[3]赵毅,秦元,郑娟娟,等.银质针温针灸在人体内的温度分布特点[J].中国针灸,2012,32(9):803-806.

猜你喜欢
右膝银质髌骨
银质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进展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二分髌骨患者合并髌骨骨折诊断治疗1例
细银质针与普通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你回来
密集型银质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综述
实战连环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