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疝气不能拖

2018-01-27 03:14李俊生
益寿宝典 2018年7期
关键词:疝气裂孔造口

文/李俊生

身体哪薄弱,疝就“攻击”哪

疝气最喜欢“攻击”身体薄弱部位,如腹腔内容物网膜、小肠、大肠、结肠甚至膀胱,容易通过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向体外凸出。发生在体表的疝有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疝、脐疝、会阴疝等;而发生在体内的疝如膈疝、食管裂孔疝等,体表上看不到什么变化,但会出现消化道反流、反酸、饱胀、嗳气等症状。

疝气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不同的疝气在成因、症状、发病率等方面都有不同。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占疝气的90%左右,是疝气中的“大户”。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凸出所形成的包块。其主要症状是“可复位”,即站立时会凸起,平躺时则会消失,疼痛一般不明显,但可能发生嵌顿(肠子卡在疝环口不能回位),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甚至恶化成有致命风险的腹膜炎。

食管裂孔疝:分隔人体胸腔和腹腔的膈肌上有个孔洞,叫食管裂孔。正常情况下,食管由胸腔进入腹腔,和这个孔洞的孔径相匹配。若膈食管裂孔由于暴饮暴食、腹内高压、吸烟饮酒等原因被迫变大、松弛,就可致使部分甚至整个胃包括肠子,由腹腔进入胸腔,最终导致食管裂孔疝形成。

该病会引起胃和食管间的返流,除了持续恶心呕吐影响患者进食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出血、胃壁坏死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此外,常年的反酸会腐蚀食管,诱发食管炎症,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切口疝:近期有手术史的患者,因切口感染、裂开,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形成肿物向切口外疝出。平卧时变小或消失,疝块较大时腹部会隐隐作痛、坠涨。

造口疝:发生在直肠或结肠手术后的造口位置,由于腹壁薄弱及腹腔压力增高,腹腔内的肠管等从造口旁的间隙凸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但是长期存在就会影响造口的排便功能,严重者甚至出现肠梗阻、肠坏死。

脐疝:脐部是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从此凸出形成脐疝,脐疝可以分为先天性的婴儿脐疝,以及后天因妊娠、慢性咳嗽、腹腔积液等诱发的成人脐疝。表现为脐部有疝块,可回纳,伴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和隐痛的症状。

会阴疝:好发于女性,因盆底肌薄弱、多次分娩、盆底肿瘤等导致盆腔压力过高,腹腔内脏器经盆腔底部的肌肉与筋膜间隙由会阴部脱出。主要症状是会阴部有包块,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出现,平卧时消失,有时胀痛或性生活有不适感。

闭孔疝:闭孔疝是一种罕见病,约1500例疝疾病中才会有1例,常见于高龄、消瘦以及多胎生育女性。这些女性闭孔管相对宽大,腹膜、小肠、结肠、膀胱、卵巢等容易“跑”到闭孔管中,形成闭孔疝。由于闭孔疝的疝囊位于骨盆腔内,很难触到包块,诊断较困难,需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会出现单侧肢体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同时可能伴有呕吐腹胀等症状,若未及时手术容易造成肠坏死,带来危险。

小疝要除,手术宜早不宜迟

疝气不会自行愈合,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疝气病情越严重,手术复杂程度越大,治疗费用越高,效果越差,所以疝气手术宜早不宜迟。其他方法如吃药、打针、注射硬化剂、疝气托、疝气袋等,不仅治标不治本,还会延误治疗。

疝气的传统手术治疗是做切口,根据疝气的大小划一个5厘米甚至10~20厘米的大切口,创伤大,恢复慢。目前使用的腹腔镜微创治疗,是在腹部打34个1~1.5厘米的洞,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垫片来修补缺损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发生感染的风险低。

目前疝气的微创手术针对不同的患者,主要有腹腔镜下修补术和小切口修补术两种。年轻力壮的患者,心肺功能较好,可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修补术,只要在腹部打3个1厘米大小的“钥匙孔”,就能巧妙手术,患者通常隔天就能出院,3~5天后可工作。局麻下小切口修补术适合心肺条件较差、基础病较多的老年患者,患有冠心病等内科病、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也可选择这种手术,在清醒条件下接受手术,降低风险。

传统的疝修补术叫“有张力修补”,直接缝合缺损处,就像把一件衣服的破损处直接缝起来,将身体的组织硬拉在一起。这种方法存在术后疼痛问题,而且被“生拉硬拽”在一起的组织不一定能长在一起,活动后可能会裂开。现在的“无张力修补”则如同打补丁,用补片覆盖于破损处并缝合起来,用外源性的材料替代自身的“材料”,没有生拉硬拽,修补效果好、疼痛轻、复发率也低。对于外源性材料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排异风险的问题,患者可以放心,这类修补材料在临床上已使用近60年,目前没有报告明显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疝气裂孔造口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裂孔在黄斑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