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透析

2018-01-28 08:55
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王 翼

(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阐释历史,才能合理地认知现在、引领未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以挖掘出新资料为由,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极力兜售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已成显学,但是现有成果多集中于对该思潮的特征、表现以及危害等方面进行宏观描述,关于其西方的理论源头在哪、因何在中国再次泛起,又为何迅速扩散开来以及自身的理论实质等方面的微观探究却仍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与必要。弄清这些问题,既是构筑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的必然之举,更是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

1 历史虚无主义源于何方

“存在着无意义的陈述和行动,但是不存在无意义的历史。”[1]220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人们常经由某种意义来理解历史,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实则是“有意义”的虚无主义渗透进历史之中,并通过解构或重构历史的既存意义来完成自身的。所以,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源头一定程度上可以追溯至虚无主义那里。

“虚无主义”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便已经有使用记录,当时主要是指那些被认为意见、行为等毫无意义的人。第一个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该词的是德国哲学家、宗教学者雅科比,他在批判费希特哲学时,“骂它是虚无主义”[2]716,担忧如若像费希特、康德那样大力推崇启蒙、宣扬理性精神,必然会消解人们心中原先那些崇高与神圣的东西,让人们日益空虚,并最终招致内心价值王国的崩塌。这正如恩格斯在评价启蒙运动时所说的那样,启蒙思想将理性视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与其相悖的一切客观存在都将被否定,“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3]391。19世纪中期,更加看重人的思维作用的青年黑格尔派将宗教神学视为限制德国人主观精神、阻碍德国进步的根源。于是,一场以宗教为对象的批判运动悄然拉开帷幕。费尔巴哈在这场运动中名声显赫,但施蒂纳却认为费尔巴哈的批判并不彻底,仅仅是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一种变形体,而自己笔下那个能够虚无一切神灵的“无”才是至高无上的。虚无主义也由此走进马克思的视野,只是这个被施蒂纳万分看重的“无”在马克思看来“吞噬的只是世界上的圣物,而对世界本身他连碰也没有碰到”[4]331,实际上只是资产阶级保守思想的体现。

在欧洲思想史上,第一个对虚无主义这一概念进行明确而深入的哲学探讨的哲学家是尼采,他将被哲学家施蒂纳视为能够否定一切神灵的“无”精炼成了现代虚无主义的经典表述,即“上帝死了”。“那么,‘上帝死了’意味着什么?尼采认为……这个上帝代表着一般‘超感性领域’的整体意义,因此,上帝之死势必要导致虚无主义的发生。”[5]尼采之后,关于虚无主义的探讨一直是西方哲学界的焦点之一,但就理解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思潮的本质而言,尼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除了因为是他将虚无主义置于哲学视域下考察外,还因为“是尼采定义了虚无主义,原因在于,他发现:各种主义都是对虚无的抗拒,唯独虚无主义除外”[6]。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虚无主义’这个名称表示的是一个为尼采所认识的、已经贯穿此前几个世纪并且规定着现在这个世纪的历史性运动。”[7]226当然,除了上述形而上学或认识论这一德国语境外,俄国的文学语境也同样不能忽视。事实上,虚无主义的流行,特别是“作为一种否定性的精神态度”[8]盛行开来还要归功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父与子》,在小说中,主人公巴扎罗夫否定哲学,否定美学,甚至否定爱情,可以说,他否定了自然科学和技术之外的一切。很多中国人甚至是通过这部作品才初识虚无主义之名的。可见,当20世纪初虚无主义话语进入中国时,主要还是俄国的虚无主义。只是由于虚无主义这一话语在俄国的文学语境中被赋予了复杂的内涵,甚至一度同暗杀、革命等政治实践联系一起,所以当进入中国时,其内涵甚至是十分混乱的。

鉴于历史虚无主义中的“虚无主义”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概念,因此我们还必须回到哲学语境来考察虚无主义。众所周知,尼采笔下的虚无主义其实就是指西方世界传统价值体系的轰然坍塌,是那些曾被认为庄严、神圣、崇高的东西在世俗化、现代化以及启蒙文化背景下逐渐被发觉根基摇晃,甚至自身真实性都成问题的东西。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根基崩溃,尼采提出用“价值重估”来克服由此产生的虚无主义,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真正的、高贵的新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尼采意义上,虚无主义共同构成了西方历史的本质,因为它共同设定了各种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及其关系的法则。但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乃是被我们认作世界历史、特别是西方历史的东西的基础和领域”[2]777。所以价值重估必然会对过去的整个历史进行激烈的否定,认为过往的历史只是在追寻虚无的价值,“在这种历史的历史否定逻辑中,历史失去了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于是就成了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虚无主义之所以为虚无主义,就是在于它对历史表现出来的否定态度”[9]101。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无主义在尼采那里便凸显了与历史的对立性,虚无主义的本质之中便带有这样一种逻辑预设:历史的终结。这是虚无主义得以完成的前提,也是其发展成历史虚无主义理论硬核的价值基础。所以,由西方发生的虚无主义实际就是现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体,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关系。

虚无主义从德国至俄国再到中国,其存在样态与关注视域存在诸多变化,但这条进路始终引人关注,即“从启蒙内部发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到尼采,走入反理性一途……理性世界也崩溃了,剩下一个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世界”[10]160。伴随这一进程推进的领域、层次以及阶段的不同,被虚化的对象也会不断变更调整,虚无主义就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历史虚无主义便是其中一种,而紧随被虚无的内容进入的往往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制度、价值或思想。

2 历史虚无主义起于何因

作为虚无主义传入中国后的一种形态,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最早是以“全盘西化论”为重要特征的。在近代中国,持全盘西化论调的人往往对民族历史发展、国家文化遗产等持轻蔑或否定态度,但伴随革命凯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了大幅提高,这一错误思潮也逐渐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当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聚焦点时,历史虚无主义却也随之死灰复燃,其影响力甚至较以往有增无减,这一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种社会思潮的成因一定可以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寻得线索,因此我们在探究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再次泛起的原因之前,可以先回顾一下其理论内核,即虚无主义在德国出现时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当现代化在荷兰、英国取得巨大成功之时,德国依旧是一个拥有深厚封建传统的国家。现代化的外在压力迫使德国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积极反应。启蒙文化的传入,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显著,让传统社会的文化、秩序以及价值等遭受很大冲击与质疑,从而让坚信这些文化、秩序、价值的人陷入无尽的忧虑,虚无主义也在这样一种背景中诞生。所以,“德国思想传统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浓浓的虚无主义话语。它不但怀疑西方传入的启蒙、工业化、世俗化运动会消解(即虚无化)本国的传统,而且,启蒙以来的现代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无可避免的虚无”[11]。由此不难看出,德国之所以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迫切追求现代化的内外压力。

当视野回归国内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曾和德国有着极为类似的发展情境,作为现代化晚外发的国家,那种落后、战败的境遇让我们产生迫切学习西方现代化的意愿,甚至将学习来的内容视为不可怀疑的东西,最终西方的“上帝死了”变成了中国的“打倒孔家店”,虚无主义也由最初传入中国时的多重指向实现了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变身。综上所述,当社会出现大变革或大转折时往往会给虚无主义提供生存的土壤。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现代化目标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重要发展诉求,它不仅体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追求和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发展愿景中,还突出地展现在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中。这也为虚无主义在中国的衍生发展提供了可能。当然,这也仅仅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再起提供了某种可能,因为“虚无主义是一种方法或者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虚无,但方法只有应用才能产生效果,思维方式只有作用于对象才能形成结论”[12]。那么,究竟是什么将虚无主义推向了中国发展的历史领域便成了自然追问。

一方面,同西方国家一样,我们在现代化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瓶颈,“风险社会”的到来让人们开始对现代化本身进行反思。于是,借助西方后现代理论实现自身的后现代转向也成为一种尝试,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范围也逐渐由最初传入国内时的艺术领域,扩大到哲学、文学、语言学等其他文化领域,历史学也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历史学领域产生的效应,在使得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自由、民主、革命等‘大词’来组织编排历史的‘宏大叙事’退出前台的同时,也严重地冲击和动摇了历史学的客观性。”[13]180在这种背景下,史学研究中开始出现历史解构主义。在历史解构主义的“号召”下,追求多元性、碎片化和分离性的声音不绝于耳,反对绝对性、共同性和统一性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一片“讨伐”理性主义的声音中,历史传统可以被肆意更改,革命领袖能够被贬损讥笑,一切历史与现在的有机联系都只是微不足道的。沿着这样一种路径前行,任何人的结局都只能是落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总之,历史虚无主义者吸收了后现代史学观的消极成分,并借此否定历史规律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漠视叙事与时间的不可中断性,对中共党史和革命史进行大肆的虚无。所以,后现代主义的史学理论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直接的思想理论资源,两者可谓互为表里、沆瀣一气。从某种程度说,历史虚无主义的再次兴起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所难以绕开的现象,与早期传入中国时的历史虚无主义相比,穿上后现代主义理论外衣的这一思潮更具欺骗性与迷惑性。

另一方面,当中国融入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历史进程中时,市场经济也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特别是当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是无法完全拒绝资本,资本逻辑在中国进而取得了进一步伸张的空间,成为虚无主义全面渗透的载体。“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资本逻辑是一种‘颠倒的’主体性逻辑。资本逻辑是一种自为存在、自行倍增、自我中心的逻辑,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表现为资本增殖的手段和工具,而资本的自我增殖则表现为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最高目的。”[14]157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个人劳动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活动,人们在劳动中本也应该获取自由以及展现自身的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劳动却被变成一种增殖工具,资本要素的存在取代了劳动过程本身应体现的生命意义的存在,个人自身的价值也就随之被虚无化了。马克思已经指出资本逻辑的运作导致的这种虚无化只有当“资本-劳动”的关系呈现“剥削-对抗”的特征时才会出现,但我们也需要承认,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所形成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仍然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历史性特征……这暴露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主要动力依然遵循资本追求赢利的利益驱动模式”[15]。所以,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求进一步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同时意味着一种场域的生成,即劳动力成为商品和生产资料成为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劳动”之间的雇佣关系在当下的中国是存在的,只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一种劳动与资本双方利益的诉求,是在社会主义劳动所有权与资本所有权实现过程中所发生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16]。

当代中国是存在产生虚无主义的经济环境的,资本逻辑凭借其强大的运作力量将一些人逼成工具化的存在,成为物的奴役,物质的不断富裕最终压缩了精神生活的生存空间,造成个人价值的虚无。可以说,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享乐拜金、信仰迷茫、价值混乱等现象都是资本逻辑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而产生的虚无主义的表征。当资本逻辑开始影响现代文明时,也激荡着过往一切旧的价值体系,从而让传统价值出现显著的认同危机,而具有现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也并未落实,所以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价值真空期,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容易因为受到忽视与压抑而出现精神性虚无。如今,中国的虚无主义已发展成一种势头强劲的精神思潮,并在资本逻辑的运作下在多个领域弥漫扩散,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也正是这种运作的直接表现。

3 历史虚无主义旨于何处

目前,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存在多种症候,但这一思潮本质上却只是一种有着明确意识形态诉求的政治理论。扫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对我们进一步认清其理论企图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任何社会形态中关于某一思想的理论一定是对该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由其决定的政治、法律上层建筑的真实反映。因此,只要一个社会尚存阶级或阶层之分,不同表现形式的社会思潮就只能是对一定阶级意志、阶级利益的直接反映。由此不难理解,社会思潮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性,就如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振臂高呼”,始终为争取无产阶级利益而“出谋划策”,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霸权靠的是让其他国家人民饱受痛苦的殖民战争,这种历史显然无法直书,更无法令自身在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世界体系中获得话语权,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意识形态的说辞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诠释和辩护。这就要求其能够对人类文明史进行虚构,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进行价值抽象与虚无化,历史虚无主义便由此应运而生,是为适应资产阶级世界体系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

为了掩饰自己的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常以历史研究的姿态出现。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历史研究本身实际上便承担着向公众叙述、解释历史的功能,与政权取得、存在的历史正当性和合理性密切相关,因此自身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无论是推翻一个政权还是维护一个政权,革命阶级与反革命阶级都要争取历史的解释权和叙述权。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正视历史、尊重历史,对于历史的叙述也更加贴近事实;而后者往往歪曲掩盖历史,逆历史潮流而动。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者所谓的历史研究完全依附于自身立场,或漠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或不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或依照它们的现实需要对史实做断章取义的孤立解读,他们一般将自己做出的假设视为历史的根基,以假设的判断审视真正发生过的历史,并将其等同于假设出来的历史以寻求所谓的内在联系。从这样的错误逻辑出发,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义和团运动是不应该发生的,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一切革命运动都是不应该发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两次飞跃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不应该发生的。也就是说,只要与他们认为的历史真相不一致的思想观念、发展道路以及历史人物都必须受到种种指责、攻击和歪曲,其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一览无遗。

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本质从其传播的一些理论观点便清晰可见: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服务,有意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攻击目标。2014年5月,《炎黄春秋》杂志连续刊发了一组有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文章,表面上看,这组文章是在重新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但实际上它们的目标却很明确:有意将马克思主义扣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例如一位学者在文章中认为,目前国内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有点“跑偏”,没有抓住重点与关键,因为真正值得人们警惕的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呢?作者随即指出:“马克思把历史终结在未来的共产主义阶段,这样的历史图式就与启蒙分道扬镳而与基督教和儒教的历史图式重合了……这种历史图式把整个人类的历史都虚无化了。”由此不难发现,这些文章的出发点不同,逻辑路径不同,但逻辑落脚点竟是惊人的相似:模糊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有的认定标准,试图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否定革命史、党史甚至革命领袖等做法仅仅是学术探讨而非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表现,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扣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企图夺取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权,扭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打击方向。

与活跃在中国的大多数非主流社会思潮一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的时间较长,且在不同领域都有所体现。表面上看,它似乎远离现实生活,对政治的影响也并不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那么直接,甚至可以以某种看似中立、客观、公正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从本质上说,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有着极为明确的政治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持续不断地丑化抹黑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一针见血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17]299可见,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功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是为削弱、抵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存在,是呼应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历史虚无主义祛于何术

经验表明,对待历史态度的正确与否是事关民族兴亡、国家兴衰的大事。一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遭到篡改或否定,就难以获得长期存在的根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扰乱了人们的视野,妨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历史的正确感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此,我们要针对上述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图谋、泛起原因以及传播特征等内容提出有效的钳制措施。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将攻击马克思主义、动摇党执政合法性的历史根基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我们就需要在与之对垒的过程中打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基石,构建起对历史有学术关怀的话语体系。在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借用学术之名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这也是其生存的基本形态。然而,学术研究的背后实则是背弃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根据某些史料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所谓的重释与建构,他们或是否定革命、颂扬改良;或是臆测、假设某些历史事件;又或是抹黑党的领袖,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彻底解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有关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让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失去历史根基的目的。实际上,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发展道路已彰显出世界意义,我们不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是解决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离不开从历史的视角进行审视。如果不能对历史进行客观全面的阐释,就无法科学合理地对未来发展进行认知,这也是类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西方话语恶意构建中国发展道路与实践成果的意图所在。为此,我们需要在进一步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且兼备历史关怀的学术话语体系,说出中国好故事,唱出中国最强音,用“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对抗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强势介入。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整个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以唯物史观为视角,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过程进行整体把握,客观地构筑起叙述中国历史以及国家发展道路的表达方式与话语形式,并从中国人民对生存、发展、公正、幸福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进程中来探寻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另外,由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对象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在建构学术话语体系时也必须展现立体性,要聚焦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乃至改革等历史时期逐渐成型的话语内容,尤其是要传承革命时期良好的话语风格与传统,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探寻其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话语内容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完整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学术脉络。

其次,市场经济发展中衍生的资本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精神性虚无,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提供了可能,我们就需要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契机,充实人们的精神家园,努力在社会精神价值层面上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和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历史虚无主义若要不断提高其影响力,就必须使自己拥有更多的受众体。于是,仅仅在学术领域内兴风作浪已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它们利用无孔不入的资本的负面作用,“吸收了许多时尚元素,出现了世俗化的新趋向,使其影响域从严谨的学术殿堂走向世俗生活,从知识精英群体扩大到普通大众”[18],并在资本逻辑激荡着人们的人文心性这一过程之中,占据了一部分人生活的意义世界。因此不难发现,在如今很多的艺术、文学等作品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形态非常常见,它主要通过重述历史事件、重塑历史人物形象等手法进行历史消费,以世俗化、游戏化的态度将学术形态中的主要观点以更加感性、更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潜移默化扩大自身影响的效果。因此,利用文艺作品传递优秀文化以开启人们的寻根之旅,从而推动对当代人精神家园的建设,也成为抑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曾明确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艺创作中是否做到主客体相统一将决定着人们能否从文艺作品中萃取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自觉将其作为对抗虚无主义的武器。一方面,文艺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任何一件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作为文艺创作的主体,文艺工作者与创造者必须能够自觉抵制资本逻辑的负面作用的侵袭,拒绝迎合市场的低俗创作,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艺术题材与养分,既要反对守旧主义,更要斥责虚无主义,真正做到十九大报告要求的那样,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从而实现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的质变。另一方面,鉴于文艺作品题材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创作原则,要求坚持客体性就是指在创作过程中要尊重历史的本质。实际上,一部能够反映人文情感、表达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文艺作品的历史真实感。然而,一些文艺工作者却误将“高于现实”等同于“虚构现实”,使得那些类似飞刀敌炮火、徒手撕鬼子等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的雷人剧情充斥着荧幕,从而也让自己的作品无意间成为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帮凶”,这就可能导致一些人,特别是那些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对历史产生误解。所以,这里指的“客体性”并非要求文艺作品必须完全还原历史情节或历史事件,而是指作品创造的过程需要关照历史本质的真实性。可见,“高于现实”必须存在一个度,拿捏好了这个“度”,就有可能创作出具有人文关怀,给人带来心灵震撼与审美愉悦的优秀作品;而过了这个度,就可能适得其反。

再次,后现代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即用移植、拼接或戏仿等手法来“挖掘”一些所谓的新史料以印证一个预先设置且能表达一定意愿的结论,我们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历史事实与真相占领舆论阵地,并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历史虚无主义争夺历史叙述的话语权。目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视觉文化对传统印刷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们也由此进入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从而为穿着后现代理论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传播通道。也正因如此,历史虚无主义特别注意利用现代舆论形态为自身制造话语优势。在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现代舆论形态主要指其利用新媒体环境,或是对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蓄意唱衰抹黑,或是散布包含自身核心理论观点的文章、人物传记等。由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真实性而引起的诉讼案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现代舆论形态的一个典型表现。不管历史虚无主义从后现代主义那里学来了多少隐蔽的叙事方式,都必须借助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种载体才能实现自身传播力度与范围的加强与拓展。因此,如何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蔓延也是重要的御敌之道。一方面,要将互联网领域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治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特别是要尽快建立起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提高对携带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观点及时发现、屏蔽等阻断其传播渠道的能力。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在网络上恶意虚无党史国史、抹黑革命英雄、散布不实谣言者要给予严厉处罚。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实现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加强党史国史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当前,大部分人民群众的观念活跃、思想开放,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感知力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党史国史的宣传手法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隔阂,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使其实现由平面化教育向立体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要注意利用新媒体实现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利用文字、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载体强化党史国史宣传教育的冲击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历史认同感,构筑起强大的网络爱国统一战线,让网络爱国力量在面对反党、反国家以及反社会主义的一些网络言论时能够善于主动发声,让不实言论无人喝彩。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以及在各个领域所表现出的症候,实际上都与现代化以及资本的畅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而资本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从而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放弃现代化道路或盲目拒绝资本等釜底抽薪式的方法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而需要着眼内因,练好内功,树立人民群众的历史自觉与自信,提高抵制错误思潮的免疫力,这才是防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袭的关键所在。坚定自信,关键是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合理性坚信不疑,核心是要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前提,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禀赋以及文化价值的积极践行,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定位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建设需要克服两极对立的简单思维,树立起世界性的宽泛视野,既不盲目模仿他人,也不故步自封,应坚决破除文化弱势、文化自卑以及文化防御心理,在不断比较中吸取世界文明的成果,并由此探寻民族本土文化的复兴路向。其次,要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如今,伴随我国文艺界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我们在世界舞台自我发声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所以相关部门应坚决贯彻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综合运用文化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国际论坛等多种文化外交形式以实现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最后,我们要将现代人的塑造作为文化自信的实践指向。常言道,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创造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重在与百姓生活的无缝衔接以凸显文化自信的践行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每个人真正在内心深处形成文化担当,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并不断激发自我创造力和积极性,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视为应尽的责任。

5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巨大进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伴随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特别是市场经济活动不断深入而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现象,也直接引致人们思想意识领域的变化,从而呈现正确观念与错误观念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共生局面。历史虚无主义也正是借此机会不断扩大其在我国的影响范围。宏观上看,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历史等采取一种轻蔑、戏说态度的一种思潮,具体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借否定中国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进行全盘否定的政治思潮。“欲亡其国,先灭其史。”如今在多个领域均有表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社会思潮之一,如何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袭也成为新时代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自然追问。总而言之,正如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讲那样“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1] 阿格妮丝·赫勒.历史理论[M].李西祥,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 马丁·海德格尔.尼采(下)[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 唐忠宝.虚无主义及其克服:尼采、海德格尔和马克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8-43.

[6] 胡大平.虚无·主义·Dis-play[J].江海学刊,2012(3):5-15.

[7] 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余虹.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J].学术月刊,2006(7):14-22.

[9]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渊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0]朱汉民.儒学的多维视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11]刘森林.为什么要关注虚无主义问题?[J].现代哲学,2013(1):26-34.

[12]马新宇.虚无主义之类型、体相与思维方式——以西方哲学为语境的考察[J].人文杂志,2016(8):14-20.

[13]陈新,陈恒.二十一世纪的史学理论:十二年回顾[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14]郗戈.现代性的矛盾与超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5]高云涌.资本逻辑的中国语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使命[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1):84-89.

[16]陈学明.《资本论》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3):6-9.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李方祥.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时尚”表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10.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思潮历史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中国共产党百年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新历史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