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

2018-01-29 06:25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游艇专业人才实训室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游艇经济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是游艇研发、制造、配套、销售、维护、消费、管理等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若一个国家游艇业发达,将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有更多的社会效益,如接纳、消化大量的劳动力,优化当地的经济结构,扩大出口份额,更可以带动当地滨水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游艇产业与其他工业产业的区别在于,它的终端消费不是游艇产品本身,而是更长的围绕游艇供求链产生的配套产业链以及与之相关的衍生服务产业,这才是这些年游艇业被各地政府重视支持的原因所在。

一、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游艇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1.我国游艇业与与世界上游艇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游艇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跟世界上游艇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土面积跟我国相当,海岸线长22680千米,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有世界第三长河——长江。美国的人口大约是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美国目前拥有的游艇总数达1850万条,平均每16人拥有一条游艇;而据统计,我国2016年拥有的游艇总数仅仅16000条,平均85625人才拥有一条游艇。虽然美国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我国的好几倍,但这并不是我国游艇业跟美国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反而说明我国游艇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即使按照国际游艇设施委员会(ICOMIA)的数据,世界平均每171人拥有一条游艇,我国游艇业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2.游艇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制约我国游艇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游艇业跟美国游艇业差距巨大的原因,有众所周知的一些因素,比如美国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销售网络完整,配套设施完善,政策法规健全。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以外,我国游艇业的发展本身还有另外一项瓶颈制约因素,这就是我国游艇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国游艇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全方面的,目前我国游艇驾驶、维修、保养、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以及码头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和企业。

做为游艇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游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已成为游艇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游艇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则成为提高游艇设计制造能力的瓶颈。

我们的各类高级游艇人才奇缺,在游艇设计方面,缺乏专业的设计师和现场指导师、缺乏不断推陈出新的设计,缺乏高档次产品;在工艺方面,缺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操作技术员;由此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强游艇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游艇人才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开设游艇相关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游艇人才匮乏,非正常流动严重。2013年我国开始有高职院校游艇专业报备,2017年全国开设游艇专业的仅有十几所,国内自主培养的游艇设计、工艺等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近年新介入游艇制造的厂商,如山东重工、大连万达等,采用整体收购国外品牌的嫁接办法实现快速上马,而大多数中小规模厂商只能通过向国外购买昂贵的设计图纸,再给予简单修改后进行生产,工艺简单质量就无法保障。从成本构成上看,一艘国产中型游艇的设计与模具费用相加,占去一艘艇一半的成本,主要与我国游艇产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有关。首先,我国生产一线的专业人才主要由台商及合资企业以师带徒方式形成,数量极其有限;其次,我国目前仅有十几家高职院校设有游艇相关专业,专业毕业生凤毛麟角,而目前其他途径的培养机制尚不够成熟;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近几年国内游艇厂规模扩展过快,技术工人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导致短视企业互挖墙角,人员无序流动严重。据专家预测,未来7-10年我国游艇业的人才缺口约在10万人左右。这是目前影响游艇国产化最大的难题,更是行业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根据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获得的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我国设有游艇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及天津市。其中,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职院校有以下8所:(1)天津海运职业学院;(2)威海职业学院;(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4)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5)九江职业技术学院;(6)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7)渤海船舶职业学院;(8)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我国高职院校游艇相关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遇到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游艇相关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2)教材不够成熟和完善;(3)实践教学设施不够齐全;(4)生源素质逐年下降;(5)公办学校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在师资方面,由于游艇产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本科院校均没有开设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导致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极度缺乏优秀的游艇专业师资力量。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船舶专业或者轮机工程专业。毕业于船舶专业的教师,他们在校时主要学习的是钢质商船的设计与建造,游艇的设计与建造则是蜻蜓点水,鲜有学习,这导致他们在教学时经常用设计钢质商船的思路来教学生,而没有针对游艇的设计和制造特点去教学,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毕业于轮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也存在类似问题。

2.专业教材不够成熟和完善

由于游艇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率先在国外发展起来后传到我国的一个行业,目前在高职院校游艇专业教学中,专业教材不成熟、不完善是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目前在网上能搜到的公开出版的游艇专业图书少之又少,即使是已经公开出版的游艇专业图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校对不严、错误百出、内容过时等。比如某出版社出版的有关游艇材料的图书,由于校对不严谨、出版时审核不严,在被某高职院校选作游艇专业教材后,发现里面内容错误严重,有几百处之多,甚至出现大段大段的错误,导致教学工作陷于被动,不得已试用一期以后取消了该教材,改用另外一本并不适合游艇专业的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其实是很无奈的选择。现在不少游艇制造和维修厂家使用的参考书,都是很早以前由英语翻译过来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有些内容已经过时。目前在网上能够搜集到游艇行业的一些英语资料,如果想翻译成教学资料需要有较好的专业英语背景才能完成,否则翻译就会有瑕疵、不准确。

3.实践教学设施不够齐全

很多开设游艇专业的高职院校,很多都是依附于其他主干专业,比如说船舶工程、轮机工程等,这些院校在主干专业方面的实践教学设备可能很完善,但是游艇专业跟船舶工程、轮机工程专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缺乏投入和建设,导致游艇专业缺少实训场地和实践教学设施。

以“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虽然院校不同,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里都有8门相近的核心课程,这8门核心课程里面有6门是理实一体的,属于职业技术课,分别是船舶CAD/CAM、玻璃钢游艇建造工艺、游艇电力系统、游艇设计与应用、游艇推进装置、游艇仪器仪表;其余2门是纯实践课,属于技能训练课,分别是游艇设备拆装、游艇动力装置操作。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8门核心课程都有大量的实践课。开设游艇专业的高职院校虽然都已经建成了若干实训车间和实训室,比如船体放样实训室、轮机模拟机舱、动力设备拆装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等,但是这些实训室主要是为船舶专业和轮机专业的学生实训而设置的。由于学生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上述实训室都面临着实训场地小、不够用、班级排课困难等问题,甚至出现两个班级在一个实训室上课等情况。由于游艇的特殊性,其艇体设计制造、动力设备、通讯导航设备、电力设备与大型船舶有着极大的差异,现有的实训车间和实训室只能部分地满足游艇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有的科目的实践教学,比如说玻璃钢游艇艇体的维修保养、内部装饰的清洁保养、玻璃钢游艇模型制作等,都需要有一个具有足够空间和面积、配备游艇专业所需的工具和器材、满足游艇专业教学需要的游艇实训车间。

从上述可以看出,建设游艇专业专用实训车间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这不仅可以保证游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使我们口中经常讲的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并且有利于改善船舶专业和轮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境。

4.生源素质逐年下降

高职院校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就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2014届游艇专业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最高有超过500分的,2015届招生最高分数只有400多分,2016届招生最高分数则不到400分,最低招生分数降到了200分以下。据了解,其他省市的高职院校招生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并且还有一些文科考生被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录取。

众所周知,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游艇设计,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游艇设计师,需要具备坚实的基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比如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电工电子学等。而这些课程的学习,没有一定的基础是学不好的,并且文科考生在学习时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5.公办学校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公办学校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各高职院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比如说行政化管理色彩浓厚,管理层对教育教学关注不够;教学管理形而上学思想严重,严重束缚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系部缺乏财务自主权,无法及时更新和添置教学设备。凡此种种,都对游艇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三、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游艇人才的方法

目前,我国有四百多家游艇制造企业,对优秀游艇专业人才求贤若渴。根据上面所述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游艇人才方面遇到的问题,培养优秀游艇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游艇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要培养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游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教学组织能力,还应当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到游艇厂、游艇俱乐部、游艇售后维修单位去考察实践,最好是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去欧美游艇业发达的国家进行学习培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让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二)开发完善游艇专业教材

开发完善符合游艇专业教学特点、满足游艇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系列教材是游艇专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要求。在这方面,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全国游艇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全国游艇行业的专家、教授、领军人物,校企合作,合理分工,科学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游艇专业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要严把质量关,教材编写人员要有崇高使命感和行业荣誉感,严格审核,出版社也要严格把关,确保教材质量过硬,坚决杜绝错误百出、带伤带病的教材流向社会。

(三)加强游艇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大力提高游艇专业人才的实用性

高职院校在进行游艇专业人才的培养时,需要关注学生各项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除了拿到毕业证外,还应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游艇专业实训室和实践实训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满足游艇专业实践实训的需要。

(四)对学生因材施教

针对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素质逐年下降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对游艇专业入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使他们往游艇设计方向发展;对入学成绩差的学生,可以使他们往游艇制造、游艇售后服务、游艇俱乐部相关就业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使学生们在学习上也都能有所收获。

(五)改革公办院校官僚作风,提高教学系部财务和教学自主权

高职院校教学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在教学工作的最前沿,最清楚课程应该怎么改革、教学工作应该怎么组织实施、最需要添置和更新哪些教学设施和器材。高职院校应该提高教学系部财务和教学自主权,不应过多干预系部的教学工作,让教学系部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设置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添置和完善教学设施和器材,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四、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东部沿海部分发达省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有发展游艇业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水域资源,有不断增强的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游艇产业在我国前景光明,必将有一个大发展。要实现我国游艇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开发完善游艇专业教材,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培养优秀的游艇专业人才、促进我国游艇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游艇专业人才实训室
风行游艇
海岛游艇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2017上海国际游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