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疆红山南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8-01-29 06:48郭海明张文旭李云平思积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6期
关键词:含金山南二氧化硅

郭海明,张文旭,李云平,思积勇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2.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99)

红山南金矿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Kangul断裂带形成的剪切矿带上。在断层截面地带上,金矿区域范围较大,红山南金矿为一座知名且规模大的金矿床,此外,马头滩也属于此类比较大的金矿床。沉积物的种类主要是二氧化硅脉+蚀变变质岩石,含矿岩则大多是火山同类型岩石,两者都受到Kangul断裂带和二次断裂的影响。矿带具深度方面的延伸较为均衡、长度小于深度的特征,其对于寻找该区域的金矿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红山南金矿地理情况

红山南金矿处于几大板块的交界处,包括Kazakhstan-准噶尔板块中部,准噶尔最小级板块,侏罗纪晚古弧,Cu、Ni、Mo、Au成矿带区域。该地区出露地层大多是火山爆发后的残渣和已经熔化的岩石。衍生的西北向次生断层十分发育,为金矿提供导流通道,沿西北到次生断层呈雁列分布。相关数据表明,金、铅、砷、钯及铜的储矿位置受到Kangul断裂带的影响明显,并且与地层性质和岩浆活动存在直接联系[1]。

2 红山南金矿地质情况

2.1 地层

红山南金矿出露地层多为火山爆发后的残渣和已经熔化的岩石。岩石受物理和化学作用破碎十分明显,多具绿泥石化现象。东北方向火山岩碎屑岩组成具有碎屑含量超过50%,直径小于2mm的特点。中间断层大多是英安岩。西南方向主要有三种岩石,东北方和中间断层的岩石都在其中出露[2]。

2.2 构造

一是红山南金矿的主要断层,规模大于其余断层,在纵向上大于2千米,活动时间比其余断层早,走向为280°-305°,具体走向并不明确。在断层位置的岩石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物理化学变化或微辉石岩性。二是出现时间比上一断层晚,因此也没有上一组断层长,大多是小于2千米,走向为295°~300°,倾角为65°~90°,断层为破碎的岩石。在中部,有数千种岩性,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含矿构造及含金矿化的二氧化硅脉。三是形成时间距今最近的断层,规模比较小,走向为55°~65°,对先期的构造稳定性是十分不利的。

2.3 岩浆岩

岩浆岩在红山南金矿的分布范围广,大概位于红山南金矿的南方和东南,出露花岗岩,代表性岩石为全结晶中性深成岩和其他花岗岩。总体来说,西北方向断层中的二氧化硅脉存在褐铁矿和黄铁矿,并且出现天然金;而东北方向断层中的二氧化硅脉通常是比较纯且无硫化物的出现。

2.4 变质

红山南金矿的变质作用是汽水热液作用和动态变质作用。动态变质作用会产生断裂,断层构造依靠着断层线分布。两边的岩石通常出现破碎的情况,还有碎裂岩化的情况发生,中间慢慢地成为数千种低级变质岩和具有非常细条状的动态变质岩。汽水热液作用容易出现在主体裂缝以及层与层之间的裂隙。其大小和作用力度是与结构和性质相互关联的。

2.5 蚀变带特点

该矿床位置处于西北方向的断裂带中,会受到断层构造的巨大影响。多次构造以及汽水热液作用会导致该地区形成一定面积的腐蚀区域。

压-扭矩断裂走向297°~302°,呈线性分布,广度大概为2千米,走向是65°~80°。从中部至两边的演变趋势是含金二氧化硅脉到糜棱岩,再到裂隙岩,最后是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原岩。含金二氧化硅脉的宽度一般从0.1米到1.1米之间,糜棱岩宽度相对而言比较大,主要分布在1米至5米。蚀变带岩石多为棕红色,有很小的长方体颗粒,含金数量级为10-6。第二种蚀变带的长度大于200米,走向是68°~80°。它在断裂面的中心受到强烈侵蚀,出现越靠两边侵蚀现象越弱的情况。二氧化硅脉处在蚀变区中间,呈褐色,甚至可发现天然金的存在,金含量是上一蚀变区的2倍以上。矿区共有四种矿体,出现在不同的矿化蚀变带中。矿体表面长度跨度较大,从40-400米,总体厚度为0.6米到0.98米之间。走向204°~210°。二氧化硅脉一般具有金矿化。通过探槽和钻探工程勘查,矿体走向基本是一致的。延伸范围最大可以达到300米以上。根据部分数据推测,含金矿石的深度可能会大于1000米。

3 找矿勘探前景

3.1 矿床形成原因分析

由于过热岩浆的侵蚀以及火山爆发的影响,出现了部分含有高含量金的中性和酸性岩石。此后,在动态变质作用的影响下,岩石的水分逐渐脱离,矿物出现了再结晶现象,导致了一种特殊热液的产生,这使得金属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溶解度变大,含量相应地升高,更加促进了变质作用的产生,产生了广泛的变质作用。构造运动的反复出现和活动导致构造的薄弱区域发生断裂,从而在相对窄的区间出现很大的压力梯度,能量迅速释放,后期的岩浆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到膨胀空间变成矿化体。在构造活动末期,岩浆热液含金量更高,顺着构造的薄弱区域迁移,伴随着复杂物理与化学反应,变成了金含量很高的二氧化硅脉,另外一种成因是在之前的裂缝中形成一些金的沉淀,使含金量增加。因此,该矿区金矿的矿床成因是岩浆热液二氧化硅脉蚀变岩复合金矿。

3.2 勘探前景分析

该金矿的地理位置是具有较大优势,处于Kangul断裂带形成的剪切矿带上,会受到Kangul断裂带及二次断层的影响。断层两边会有较多的侵入岩,以及很大量的二氧化硅脉分布。根据矿区勘探工作,证明红山南金矿内部是十分稳定的,并且含量和厚度正在逐年增加,富厚矿石的潜力相对较大。地球化学勘探结果同样表明,此地区寻找金矿体的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根据金矿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从地区的地质条件、特征和当前工作程度来看,红山南金矿找矿前景优良。适合加强投资,增加地质勘探投入,并且含金矿化地段继续向深部勘探。

猜你喜欢
含金山南二氧化硅
某难选金矿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降低铂钯精矿含金的生产实践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黄金洞矿区金塘矿段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一步法制备携载治疗剂的树枝状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牡丹江地区侏罗纪砾岩型金矿特征浅析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