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思考

2018-01-29 06:48黄振宇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6期
关键词:减灾岩体矿山

黄振宇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 合肥 230001)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它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开展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意义

在过去的50多年里,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矿山的开采的深入,新的问题接踵而来。由于矿山的开采使得当地的地质环境、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灾害,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以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为例,包含了崩塌、地裂缝、采空区、岩溶塌陷、矿坑突水、矿山废水污染等多种地质灾害[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是,如果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分布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防治工作就会缺失针对性,就会无从做起、无的放矢。这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从开展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入手,摸清家底、区分类型、确定隐患点、划分易发区、建立台账和动态管理制度,为灾害防治部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和评估,编制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进行治理恢复。通过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和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消除隐患。对易发区内进行的建设工程及时开展危险性评估,提出预防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的调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和质量,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几种典型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调查内容

(1)崩塌调查内容。①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②危岩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结构类型;③危岩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储存特征;④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⑤危岩体变形发育史;⑥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⑦分析危岩体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⑧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⑨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量;⑩调查崩塌已经造成的损失,崩塌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

(2)地裂缝调查内容。①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范围;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③地裂缝成因类型和引发因素;④发展趋势预测和现有灾害评估及未来灾害预测;⑤现有防治措施和结果。

(3)采空区调查内容。①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上覆岩层的岩性、构造等;②矿层开采的范围、深度、厚度、时间、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情况;③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④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⑤采空区附近的抽水和排水情况及其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⑥搜集建筑物变形和防治措施的经验。

(4)岩溶调查内容。①岩溶洞隙的类型、形态、分布和发育规律;②岩面起伏、形态和覆盖层厚度;③地下水赋存条件、水位变化和运动规律;④岩溶发育与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的关系;⑤当地治理岩溶的经验[3]。

3 做好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具体措施

(1)提高调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矿山地质灾害调查日常工作量大,承担责任重,要把能力素质高、专业技术精、完成工作好的人员充实到地质灾害调查队伍中来。适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心,确保人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通过掌握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具有专业性的地质灾害勘查技术人员如虎添翼。

(2)控制好调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矿山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设计、外业调查、数据库建设、成果编制、文档汇交5个阶段中,控制好每个工作过程的具体细节,即围绕各个阶段做到“十八个好”(开好一个座谈会、编好一个设计书、开好多次培训会、核好一套遥感点、填好多套调查表、绘好多幅手清图、探讨好专题论述、写好多个镇总结、自互抽检好成果、汇总好两套表格、建好一个数据库、生成好多个图表、比选好一个模型、绘制好多幅附图、整理好多个附件、编写好主要报告、汇交好原始资料、完成好电子文档)[4]。

(3)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培训。地质灾害不能仅依靠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自身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及时的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应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减灾责任意识,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减灾宣传教育的机制。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开展面向减灾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提高减灾队伍的整体素质。支持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利用互联网建设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开展减灾专业技术交互式远程教育。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5]。

(4)确保野外调查资料客观真实、详细准确。调查表是详查的第一手资料,要重视填写好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特别是以往表中缺失的信息,一般是地质环境复杂,智能设备无法准确监测到的位置,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重点的灾害位置,进行水质、岩石、土壤特性的准确调查,充分的了解到最真实的地质环境信息,分析研究清楚每一个地质灾害点发育的宏观地质地貌条件、前后缘、周边、灾害体及其各种变形特征的情况,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GPS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和物探方法,对周边地质进行调查测绘,对重点的区域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由此来保障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质量。

在地质灾害的调查过程中为了确保地质环境信息的准确,还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地质信息调查的过程中进行准确的绘图记录,并且要保障手绘图的清晰准确,在进行绘制的过程中注意按照调查的日期,及时确定调查点、时间、调查路线上的对应,从而避免调查工作的重复。在外业工作的后期阶段,横纵的检查分析报告要包括不同调查点在图面上的分布情况,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进度和设计方案的工作时间、调查的技术要求是否达标,这样的详细调查资料才能准确地反应当地地质环境的真实情况。

(5)将调查与防治工作有机结合。在矿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也要有基本的预防和治理思路,二者结合,才能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开展工作,为方案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更好的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数字科技的发展背景下,可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查设备来不断地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效率。传统的数据信息整理分类都是通过存储卡和计算机电脑完成的,今后应该搭建起一个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立体式”监测网络体系,横向综合运用水利、气象、遥感信息,纵向上下联通市、县和隐患点,综合纳入群测群防终端设备和基础调查信息,把日常监测、数据分析、临界判定等结合起来,提高监测监控的准确率,通过技术会商和联动机制,科学、及时、准确发出预警,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避险。

4 结语

在今后的矿山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设计针对性的调查方案,多走、多看、多问、多想、多写、多画,以此来提高当地的地质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一是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的相关资料,建立起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二是能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及时了解异常的地质环境状况,为防灾减灾提供必要的依据,从而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少受或免收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减灾岩体矿山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基于岩体结构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岩体爆破块度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