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奇丽说不尽
——绍兴水利助力乡村振兴

2018-01-29 20:43浙江省绍兴市水利局
中国水利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绍兴市绍兴水利

浙江省绍兴市水利局

浙江省绍兴市,一座拥有2 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古往今来,治水一直是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东汉马臻围筑鉴湖,晋凿运河,唐修海塘,明治湖网,清整府河等。历代先贤励精图治,使今天绍兴依旧有着“越山长青水长白”“百桥千街水纵横”的城市风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 759条,总长度1.09万km。全市水域总面积641.6 km2,水面占有率7.76%,中心城区更是高达14%,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鱼米之乡。

近年,绍兴水利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河湖(包括水库)治理上进行了新探索;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不断增强对美丽河湖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突出作用的认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城乡并举,以补齐防洪薄弱短板、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彰显河湖水文化、提升便民景观品位、提高河流管护水平为主要措施,努力打造“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一系列治水实践为“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提供了内生动力。

绍兴市2015—2017年,连续三年成功夺得浙江省治水“大禹鼎”,2017年获得“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以及浙江省第二十一届水利“大禹杯”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民生抓安全

绍兴市水利局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在全面做好城乡水利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坚守一条底线、突出两个重点”的工作思路,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水利基础保障。

1.坚守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按照“坚持城乡同质标准、落实县级统管责任”要求,以县域为单位开展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规划编制,以建设和管理提标为着力点,开展规模化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着力构建“一县一网”“多乡一网”或“一乡一网”的供水格局,不断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机制。“十三五”以来,全市完成76个日供水200 t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受益人口11.77万人。截至2018年12月初,全市4个县级以上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和41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突出农村防汛安全重点

实施以“双十”项目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快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短板,先后实施了绍兴市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拓浚工程、上虞区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和诸暨市高湖蓄滞洪区改造工程等重点防洪排涝项目。计划至2022年,全市完成干堤加固40 km、支流堤防加固120 km,实现城区和重点乡镇所在防洪闭合圈全封闭。开展水库山塘安全鉴定,建立“一库(塘)一档”,实施“一库(塘)一策”,大力推进以“屋顶山塘”为重点的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综合整治工作。“十三五”以来,绍兴市已完成水库山塘治理465座,占计划的65.5%。强化农村防汛非工程措施,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按照乡镇“七个有”和村(社区)“八个一”的要求,扎实推进基层防汛防台风能力建设,乡村防灾减灾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突出农村工程安全重点

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通过“定责、定标、定岗、定员、定经费”,对水利工程从管理责任制、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到监督检查、达标考核等全过程、各环节实行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切实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截至2018年12月初,全市累计807项水利工程通过标准化管理验收,占列入省级“十三五”创建名录的75%以上。2018年年初以来,在深入推进创标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活动,切实加强运行“痕迹化”管理,确保创建工程高效安全运行。同时,以深化基层水管单位改革为抓手,探索推行“以大带小、以点带片、分片统管”等模式,推广管养分离、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不断健全符合本地实际的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柯桥区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的做法受到浙江省水利厅高度肯定,并作为“柯桥样板”在全省推广。

二、系统治理抓生态

绍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治理好位于千村万落之中的中小流域和其中的水库山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品位,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1.分类指导,开展中小流域治理

绍兴市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通过合理确定流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治理方向,统筹水岸同治、设施共建,协同推进防洪、供水、生态治理,协调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关系,以清淤疏浚和打通断头河、水系连通为主,促进水系流动和水质改善,营造沿湖、沿河水景观带,彰显城乡水利风情特色。

在开展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遵循保护优先,即优先维持河道自然形态、自然岸线,保护两岸现状植物群落,防止破坏性治理;另一方面注重效益导向,打造流域特色,即紧密结合中小流域区域实际,以“综合治理一条、河流美丽一条”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从而使综合治理后的中小流域成为防洪安全线、美丽风景线、富民旅游线。

柯桥区王坛镇,地处会稽山脉腹地,山水资源丰富,水利地位重要。其中南溪、北溪于王坛镇下游肇湖村处汇合成小舜江,为汤浦水库的两大源头,而汤浦水库属于浙江省第一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在水利部门指导下,王坛镇自2016年起持续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水环境整治,至2017年6月,全面完成全国中小河流治理任务,治理总长达12.29 km,完成投资2 161万元。同时开展“小舜江南北溪治理”系列工程,近3年完成投资2 837.32万元,有效提高了溪流防洪标准,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小舜江源头的水质。

2.城乡联动,合力河湖剿劣攻坚

“十三五”以来,绍兴水利继续全面推进河湖库塘清淤工作和剿灭劣Ⅴ类水,实行部门挂联,摸排查底,综合施策,加大针对农村的水污染防治力度。截至2018年12月初,全市共完成河湖清淤(污)2 578万m3,清淤总量和完成率均居浙江省第一。全市7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标率100%,21个省考核断面达标率100%,128个市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水,Ⅰ~Ⅲ类水断面占96.9%,功能区达标断面占98.4%。

上虞区东关街道担山村是绍兴东鉴湖畔一个枕河而居的小村庄,拥有200多亩(1亩=1/15 hm2)水域面积。村口的银山河靠近农田和山地,以往每逢大雨便有大量生活垃圾和淤泥严重污染河道。2017年担山村先后投入1 000余万元资金,实施村内河道全面整治。在水利部门支持下,通过引活水、清垃圾,灭污染源、建“生态塘”,成立村保洁队、配备垃圾车等有效措施,达到了河道长效管理、水质改善、景观美化、生态宜人的成效。该村还借助浙东运河、东鉴湖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契机,打造拥有独特水乡田园风光的休闲旅游综合体,已达到AAA级景区创建标准。

3.注重结合,助推乡村生态旅游

绍兴市在确保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施水利惠农策略,积极发展“水利+旅游”等新经济模式,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确保水利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

诸暨赵家镇泉畈村近年不但对所在的大白虎、小白虎两座串联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还实施了标准化管理,将水库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与该村的古井桔槔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美丽黄檀溪结合形成了连环景区,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良好去处,当地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好。

柯桥区大力推进乡村特色生态精品旅游。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善,该区王坛镇传承并逐渐形成舜王庙、五百岗、香雪梅海、舜湖探源、青陶峡谷、陶隐岭古道、深山竹海、生态山村、茶园风情、南溪江景为品牌的“王坛十景”,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水摇篮,养生福地”。随之衍生的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旅游新模式也被不断开发,2017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柯桥区开发的金鱼湾水库乡村旅游休闲、兰若寺水库乡村旅游度假等项目,将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美变成了村民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良好的水利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仅2018年前三季度,柯桥区就接待乡村游客46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7亿元。

三、传承弘扬抓文化

弘扬大禹治水精神,注重基础研究,传承、普及水文化,开展对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是绍兴水利在新时代又一篇要做好的大文章。

1.丰富河湖水文化内涵

绍兴市近年组织开展了“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规划工作,出版《运河论丛》《绍兴三江研究文集》《闸务全书三刻》《绍兴水利文化史》等著作20余部,不仅为水利发展提供了基础学术支撑,还有效地推动了水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绍兴地方文化繁荣。2018年,绍兴市水利局已筹划启动《绍兴河湖水文化》专题研究与宣传活动,计划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结合形式,在未来3年对绍兴历史厚重的100条(个)河流湖泊进行系统文化挖掘和整理,主题是“传承古越文脉,展示水乡风情”,内容主要包括记述古代河湖治理和治水名人、治水业绩,整理历史文献,撰写中将突出当代水环境治理活动及水文化创新和特色,其成果不仅要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最后还将汇集成册,出版《绍兴河湖水文化》专集。

2.做好融合文章

近年,绍兴市水利局积极推进乡村水文化建设,将水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镇建设和水环境整治之中,不断创新现代水文化,形成“爱水、惜水、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水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弘扬。

位于浙东运河北岸的越城区东浦古镇以历史文化名镇、“黄酒小镇”而被誉为“水乡醉国,名扬天下”,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东浦镇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通过采取一系列行动措施,实现了河湖“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以千年古镇为传承,以历史文化、鉴湖风光和运河水系为特色,以“大绍兴、大黄酒、大文化、大旅游”为战略目标,东浦古镇融入酒文化、水文化、诗歌文化等多元文化,突出个性,正在力争打造一个国内国际独有的黄酒特色小镇。

安昌古镇是柯桥区境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通过“美丽河湖”建设等一系列治水活动,古镇水环境更为优美,近几届的安昌腊月风情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尤其是“民俗文化周”中的水乡婚礼,别具特色,已成为安昌古镇旅游的金名片。

以花木著称的柯桥区漓渚镇古镇,通过水环境整治和水文化融合,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棠棣村村民载歌载舞,唱起了《棠棣花开等君来》村歌:“漓水清,渚山奇,兰香满棠棣,美舍依花田,绿荫入春池,悠悠乡音飘来欢声笑语……”

3.致力水利遗产保护

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的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绍兴水环境整治、水文化建设的成就和影响在其中起到了显著作用;2014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又与绍兴市水利部门及时调查发现诸暨古井桔槔灌溉工程,并在2015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水利遗产的保护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018年实施的越城区排涝河道拓宽工程途经则水牌村古河道,当地居民主动与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联系,告知古代河道则水牌的大致位置。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格外小心,果真在淤泥深处挖到4条刻有春夏秋冬和水位标志的石柱。据水利、文物部门鉴定,应是古代三江闸建成后定立于此的水位则水牌。这些石牌很快被市文物部门收藏,成为绍兴水利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将继续创新思路,持续全面聚焦聚力水利现代化中心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把水利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职责,以高质量、高品位的水利环境、水利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山川之美,文史鸿深,杭州湾南岸的这座东方水城定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猜你喜欢
绍兴市绍兴水利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绍兴大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