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现代农机装备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2-01 08:17罗钱博自贡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8年6期
关键词:自贡市农机化机械化

□罗钱博/自贡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自贡市农机发展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重点,创建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推动科技创新,开展适宜丘陵地区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播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等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加快先进农机产品和技术推广,促进自贡市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提升农机作业质量。

1 基本情况

1.1 农机装备水平情况

截至2017年底,自贡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06.6万kW,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达49.9万kW、汽油发动机动力达10.8万kW、电动机动力达45.7万kW。全市农业机械装备主要包括耕整机39 253台、拖拉机135台、水稻插秧机68台、联合收获机28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 143台、播种机22台、排灌动力机械28 839台、农用水泵64 408台、田园管理机械6 323台、机动脱粒机123 617台、畜牧养殖机械14 302台、渔业机械15 912台、林果业机械655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137 460台、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132 353台、运输机械172台,全市农用机械原值71 638万元。

1.2 农机工业发展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现有荣县双丰机械、荣县东方机械、自贡瑞安机械、荣县渐飞机械、自贡现代秋收机械、自贡鑫牛机械6家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微耕机、稻麦脱粒机、饲料粉碎机、碾米机等机械生产,部分产品获得部、省级农机推广鉴定证书,被纳入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农机生产企业长期与四川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重视产品研发,强化技术创新,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设立农机经销网点,农机产品适宜丘陵山区机械化作业需求,深受当地农户喜爱。

2 存在问题

2.1 农机装备总量少且结构不合理

1)农机装备总量较少。受制于自贡市丘陵山区地形地貌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机生产应用能力不足,农机需求量不高。加之,自贡市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农户购买能力不强,致使全市农机装备数量较少。

2)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从自贡市现有农机装备数量看,农业生产耕作机械、灌溉机械较多,趋于饱和,而播种栽插、收获等环节农机具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作业需求。如全市水稻插秧机仅68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更是寥寥无几。从农机装备性能看,高能耗、低效能和半机械化装备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清洁能源型装备较少。如全市耕整地机械中,微耕机占比达90%以上,绝大多数未达到国Ш排放标准,仍采取人力操作控制,仅实现了“以机替牛”。

3)农机装备与农业生产匹配度不高。全市农机装备中,直接用于田间从事农业生产的机具较少,以家庭式经营为主的农机具较多,资源闲置现象普遍。如全市机动脱粒机保有量达123 617台,而联合收获机仅286台。

4)农机装备用于农业生产实质性作用不强。部分农业机械在实际应用中,并未从事农业工作。如全市172台农用运输车,用于田间农业生产和农资转移的少之又少。

5)农机装备与当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匹配度不高。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低,秸秆综合利用所需的大型作业机具在自贡市尚为空白。

2.2 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够完善

1)农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贡市现有农机生产企业虽初具规模,产品市场销售渠道畅通,但总体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足。

2)农机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自贡市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多以小型家用农机为主,绝大部分为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品种单一且产品重复,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如荣县4家农机生产企业均生产小型碾米组合机,2家生产稻麦脱粒机,产品重复严重。

3)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区位优势不明显。农机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等现象,其自主研发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特别是立足自贡市实际的创造研发力度不够,适宜丘区农机化生产的机具未有所突破,当地农机市场占有率不高。如自贡鑫牛机械生产的微耕机,多以组装为主,自我生产能力不足。适宜自贡市丘区的水稻收获机、坡地旱作种植施肥机等机具自我研发能力未突破。

4)外部环境综合制约。一方面政府对农机生产企业的政策支持、税收减免以及金融扶持等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另一方面,自贡市及周边地区的农机生产体系不健全、产业集聚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农机生产行业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政策扶持,保障健康持续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关于促进农机发展的各项扶持措施和优惠规定,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快新型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刺激购机用机积极性。

加强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机工业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发展农机小额信贷,为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信贷支持。在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开展农机抵押、质押贷款业务,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和农机服务组织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实行贴息贷款,对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农机流通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支持中小农机制造企业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信贷政策,努力解决中小农机企业贷款难问题。

3.2 改善基础,提升农机装备实用性

自贡市坡地多、地块小而分散,农机作业、转移、运输等受到限制,制约了自贡市农机化发展。要有效发挥项目资金的作用,邀请专家设计规划适宜于农机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标准宜机化农田整治,打通农业机械进田的最后一程,是当前丘陵地区农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现代化极为重要的一环。

3.3 示范带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与农艺融合,坚持示范引领,并推广带动,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农机装备水平。一是加大投入。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创建水稻、油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例如,自贡市科技局连续3年将农机化技术研究项目列入全市重点科技项目,安排科研资金,用于开展适宜丘陵地区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化播种、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等技术的集成研究与应用。二是加大推广力度。着力推广自贡市先后制定印发的《自贡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自贡市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自贡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自贡市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等,促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大面积生产。同时,组织召开全市农机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开展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促进现代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3.4 搭建平台,构建农机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在管理和服务环节积极推广应用农业部“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共享、资源交换的服务平台。同时,以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工业企业、农机大户等为主体,逐步建立农机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了解农户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实际需求,为农机生产制造、农业产业应用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组织成立由农业农机推广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和科研院校等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加强对农机工业企业、农机大户等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机企业领路人。

3.5 培育壮大,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作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实际,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研究和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技术攻坚,大力研发适合自贡市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急需的农机装备。同时,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在交通运输机械生产、动力机械生产和泵阀生产等方面有技术、人才优势的企业投资农机工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形成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独特优势的知识产权,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机械,形成自贡市特有的农机制造优势,打造一批农机知名品牌,实现农机制造业突破发展。

3.6 协同配合,合力推进农机发展

发改、经信、财政、国土、农业、水务、商务、交通、质监等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完善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整合项目及资金,率先在基础设施完善、水源有保障的区域做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工作。

猜你喜欢
自贡市农机化机械化
自贡市沿滩区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季度评比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自贡市:率先实现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