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思考

2018-02-07 01:17乔丹丹王让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乔丹丹 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一、大数据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分析

大数据时代呈现出“颠覆与催生”的新图景,网络生存方式呈现出新特点,即时性、碎片化的网络传播内容,裂变性与交互式的网络传播过程,“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传播模式,使各种价值观传播更具隐蔽性、渗透性。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先导特质逐渐被消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空间逐渐被压缩,网络舆情的控制难度不断升级。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唯有借助大数据“重聚合、实时性”的特征,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石;唯有采取分众化、互动化、生活化的策略,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与践行;唯有遵循“合作与发展”时代性要求,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大数据视域下,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

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P74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根源于它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理性提炼,深化于它对现实问题的不断拷问。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是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取决于是否把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对接起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面对21世纪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处理中国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不断地结合中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进行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大数据时代,怎样把这些创新性理论成果宣传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源不是已有数据源的简单扩展,它能够将网络信息与传统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数据来源。大数据推动了思维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昭示着社会的统治权力从聚合集中逐步走向分散消解,新的社会秩序将被重新构建。大数据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改变着社会治理方式和国家发展形态。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于人们接受、认同与践行意识形态的思想、情感进行量化分析,从对数据细节的精确性研究到对数据链的整体性把握,大数据环境中所存在无限扩充的结构型数据与非结构性数据,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来源,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由单一、呆板的“点到面”转变为精准、互动的“点到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呈现出立体化、社群化和交互化的新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群众期盼的现实呼应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性的上层建筑,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成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的作用。意识形态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必要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在激烈的“网络舆论话语权争夺战”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新的形势下,建设意识形态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以及实践养成等方式,构建起“社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精神形态;增强人们对国家精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当代中国,网络信息传播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打破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传统格局,网络舆论“阵地意识”薄弱,肆意造谣、虚假诈骗、攻击谩骂等负能量极大地破坏了网络舆论生态。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与复杂,多种价值观念互相激荡与影响,网络舆论场中各类错误思潮观点此起彼伏,网民受到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其核心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与扭曲,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加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多元化思想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要进一步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利用当前大数据信息的传播媒介,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一方面,借助大数据“重聚合、实时性”的特征,通过数据采集的更高效率,数据运用的更大自由度,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全覆盖、全天候”的特质,通过持续不断地数据驱动与理论引导,进一步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强化人民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的世界拥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撕裂是这个世界最深刻的现象”[2](p77)。世界范围内思想共识越来越难形成。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其实并不可怕,但由于互联网发言的隐匿特征和碎片化状态往往导致人群更公开的撕裂,民粹主义、极右翼思想开始甚嚣尘上,曾经支配了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开始动摇和碎片化。当今的中国受到各种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影响,网络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整个社会的主流理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网络舆论的传播理念从刻板化转变为生动化,传播方式从单向性转变为互动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总结,其是否占领网络宣传阵地的制高点,决定着意识形态工作模式与新媒介格局之间的对接,也决定着中国网络舆论良好生态的最终形成。

“大数据思维是一种全面性、连续性和开放性思维,大数据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报团取暖,在撕裂的世界之外,在还未被它完全侵蚀的地方建设平行的空间和秩序”[2](p80)。同时大数据宣传能够从数据本身出发,从人们真实的生活出发,从网络生活的共同体出发,让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立能够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宣传也潜藏着多重危机:第一,大数据时代首要的特征就是大量的数据信息,在这些数据信息中不全是真实、有效的信息,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增加社会秩序的不确定性,冲击着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信仰。第二,大数据时代还会给人们的隐私信息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当今社会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会在各大网站和软件上留下自己的各种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联系方式、银行帐号等重要个人隐私信息。这些隐私信息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很有可能会被不良分子所窃取,进而造成财物,乃至人身伤害。第三,大数据时代涉及的时代是全球性的,各种数据、意识形态思想在世界各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引发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大混乱,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性。针对大数据环境出现的种种危机,借助于网络媒介大力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帮助人们分清楚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利与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校正其错误的价值观,使社会成员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积极、向上的思想认识,自觉规范其社会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文明、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二、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大数据时代基于大量数据的开放,在跨界融合的“互联网+” 思维的影响下,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过程以及模式均发生巨大变化,各种价值观传播更具隐蔽性、渗透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又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

1. 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

当前,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由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形式构成的网络自媒体舆论场,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生态。“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其作用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思想,传递信息”[3](p239)。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播媒介虽然在历史上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其传播方式不生动、信息更新不及时,传播效果难评估等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不契合21世纪信息传播的大趋势,越来越不适应广大网民的信息诉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兴起的网络媒体却有着众多优势,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固有的缺陷。依托于大数据具有扩展性、跨渠道、跨时段的视野,可以第一时间收集网民在电子邮件、短信、微博、社交媒体网站的帖子,及时更新即时通信、实时会议的信息,信息传播方可以借助大数据所提供的丰富数据,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容,不断回答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理论问题与实践疑惑。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比较强,准确把握大数据发展趋势有助于传播方对传播形式、手段和方式做出及时调整,运用互动性的方式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在大数据时代中,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更加方便与快捷,马克思主义信息延展的渠道更加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更加多元化,这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

2. 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信息资源

“大数据之于意识形态宣传的贡献在于它从大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体现为海量数据的集合、创新和共享”[3](p247),把大众生活轨迹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的精准性、实时性和创新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处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位置,大数据所具有的实时性、多元性与联动性特点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首先,大数据的实时性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频率。借助于大数据的信息平台,网络实时通讯工具如论坛、微博、微信、QQ被大量地应用,搜集、整合、汇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实时性信息共享让信息接收方能自由地、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即时性信息收集能让信息发布方更快捷地知晓信息接收方的意见与建议,并做及时地调整与完善。其次,大数据的多元性扩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内容。大数据通常是一种经过全新的、更深层次的分析得到的新数据源,并非仅仅是对已有数据的扩展收集,它是对数量更多的同类型数据与非同类型数据进行叠加、融合、分析,发现有价值的趋势和模式。大数据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编织起一个立体化、精准性的巨大信息场域,其所表现出来的主体多样性、数据裂变性、过程可追溯性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再次,大数据的多媒体化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方式。依托于大数据所形成的多媒体宣传平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实物作品等传播元素结合起来,采用更接近于受众群的心理情绪与行为认知的立体传播模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构建起大众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关怀。

3. 扩展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范围

大数据并不只有“大”的一面,它与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与共享者。伴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社会舆论环境逐渐变得宽松化,传播马克思主义主体的范围进一步拓宽,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被动型走向交互型。在传统媒体时代只能作为信息接受者的普通民众,通过各种新媒体方式积极参加论坛讨论、开通微信微博、建立网络社群,实现线上与线下、个人与群体、接受与批判相结合的网络生活新常态,广大人民群众在“大数据”时代成功转型成为传播主体,掌握了信息生产、传播、评价的主动权;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能通过更为便利、经济的渠道收集马克思主义的信息资料,通过互动性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及时交流和反馈,大数据时代给人民群众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主体的理论素质和修养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4](p115)。在大数据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为三个方面: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显性存在与隐性转变的结合、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做到多媒体由线上传播转变为线上线下交互传播,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数据教育链?如何纠正舆论导向的偏颇,利用大数据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如何实现官方话语权与社会成员话语权的对接,做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的辩证统一?上述问题解决与否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现实效果,是大数据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1.如何做到多媒体由线上传播转变为线上线下交互传播,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数据教育链?

大数据仅仅是又一波新的、更大的、突破了当前极限的数据。伴随着数据应用范围更广泛、更深入,各种媒体之间竞争的关键由内容、技术、传播速度等方面转变为对信息选择、整合、导向、消费的控制能力,新兴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整合,新媒体平台与传统教育平台的汇流,使得跨媒体传播、跨平台教学成为了现实。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应用,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全时段、全空间、共享互动的新特点。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新媒体的定位和作用发生了多元分流,更重视个性资源的挖掘和专业优势的发挥,更善于通过特定的媒体设计和“内容为王”吸引受众,形成网络社群化、标签化、专业化的传播模式。在强调新媒体全数据融合发展的同时,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具有情感性的个人,他们完全依照于自己既有的认知模式进行信息的接收、选择与认知。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需要针对不同个体认知模式的差异性,采取差异化的传播内容、分层化的传播途经、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如何借助于大数据平台既做到整体意识、联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建构,又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差异化、分众化管理,这是在虚拟世界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听、可看、可用的互动模式,人们在这一模式下展开的“互动”更多是指在虚拟空间中的互动行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互通、互动、互溶的印记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虽然电脑界面正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但是,电脑和网络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类。虽然人与人的通讯变得越来越便捷和迅速,但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不信任并不能因此而消弭。由于长期沉溺于数字世界,人们非常容易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人们与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联系看似越来越紧密,但封闭和孤独却给每一个人带来困扰。如何做到信息由线上传播转变为线上线下交互传播,实现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同与践行,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数据教育链,这是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如何纠正舆论导向的偏颇,利用大数据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

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维度,实现了对于思想、情感的定量性分析。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的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摆脱了有限数据的束缚,冲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定式。大数据最有效的功能是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影响和价值洞察,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分析“会有什么影响”,还可以进一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潮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各种社会思潮鱼目混杂,良莠不齐,既有积极的、进步的,也有反动的、腐朽的。无论是哪种社会思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想。大数据视域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干扰与挑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着网络信息话语权,肆无忌惮地在互联网上发表一些不利于我国的虚假言论,混淆视听,以此来降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们甚至利用多媒体的途径大肆宣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试图摧毁中国青年一代的价值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损害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以此达到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干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受到了严重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按照意识形态建构的原则选择、筛选和分析数据,既要尊重数据的原始性,又要依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性,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导向力,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线性与非线性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3.如何实现官方话语权与社会成员话语权的对接,做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的辩证统一 ?

“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整理与分析变得更加及时与便利,以新媒体为工具的信息传播自由度非常高,由此所产生的信息控制问题不容忽视”[5](p92)。数字新媒体的出现冲击和改变着原有社会舆情的传播规则、方式和平台,一些善于创新、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网络“博主”、“群主”渐渐成为网络特定群体的信息来源和意见标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普通网民的选择和判断。而某些新晋的网络传播主体为了迅速扩大其网络知名度和感召力,往往用出格偏激的评价和挑衅煽动的行为,迎合网民对于社会转型期出现诸多问题的非理性态度和偏执性诉求,一再挑战传统媒体的道德底线以实现其增加人气以期获利的目的。面对着网络众多的链接与海量的信息,由于信息把关人的缺失,作为网民的我们时常会被网络谣言误导,被道德绑架困扰,由于缺乏觉醒的意识和行动的能力,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受到影响。如何让“平民化”网络传播主体接受、认同和践行“所有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实现认知与行为转化?如何把大众的认知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模式进行匹配与对接,形成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恢复社会个体被资本侵占和异化的权利和空间?这些问题不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势必步履维艰。

“在大数据源的众多敏感特性中,隐私是一个焦点问题”[5](p102)。在以“数据共享”为特征的大数据平台上,由于网络生活匿名性、模糊化的操作特征,加之保护隐私权的机制体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应用存在着侵权、违法使用的情况。“人们已经开始担忧他们的网页浏览历史、网络日志、传感器数据、图像是如何被跟踪到的,他们个人位置和操作行为会不会被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应用和GPS 系统进行跟踪”[6](p27)。快速发展的通讯技术、不断变革的社会结构以及网络虚拟化生活使得人与数据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具有更多不确定性。数据使用主体如何界定其权利和义务,如何做到驾驭新的大数据源、突破当前数据可扩展性极限的同时,能有效进行道德自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保护好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信息、应用好具有临时战术价值的信息、分辨出毫无价值的信息,大数据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选择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数字化媒介进行着激烈的交锋。大数据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数据视域下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打破原有宣传思维的定势,运用创新性的方式提升广大网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力度,捍卫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一)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原则之一:要全面不要抽样。全面、及时、科学地收集数据,既是分析数据归因性形成、趋势性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把握人民大众思想、行为表现及其规律的必要步骤,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进行反思,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的重要参考。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试点相结合,“横向贯通”与“纵向深入”相结合,依托普及率较高的网站、搜索引擎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不断拓展数据采集的广度、深度和细分度,不断变化数据的采集渠道和方式,及时掌握重大公共事件等社会舆情,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

原则之二: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大数据环境中,人民大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既是大数据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又是大数据的共享者和分析对象。网络舆情平台的数据具有极强的变化性和迁移性,只有开展实时信息监测、管控和分析研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时机;只有通过数据挖掘科学掌握社会舆情的发展特点、动向与趋势,才能对负面信息进行引导和控制,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和谐、团结、友善的主流话语氛围。

原则之三:要相关不要因果。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洪流中,知道“是什么”比了解“为什么”更重要。[6](p34)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使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显得更加重要,群体之间、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更容易产生,覆盖、联动、交叉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关键词。众多的数据使用主体逐渐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发展愿景与价值目标,创新分析研究并驾驭大数据,共同营造创新和探索的文化氛围。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出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特征,表现为数据共同体接受、理解、认同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态过程。

(二)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机制

1.借助大数据,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

大数据的“大”不仅体现在容量上,还体现在平台多样性、数据分析速度及应用复杂度等方面。大数据理念的实现来源于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深度结合和持续性互动,大数据的数据资源不仅包括网站浏览信息,论坛、博客互动意见,微信、QQ等即时性通讯信息等显性数据,也包括网络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新闻关注排行榜和热点评论贴的评论量与转载率等隐性数据。信息传播主体通过信息的过滤、意见的挖掘,趋势的预测,全面把握人民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程度,关注人民大众网络社会关系的建构,及时制定整体数据战略,发挥大数据凝聚性特点,实现马克思主义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大数据的“广”体现在数据背后所蕴藏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通过分析网络信息交流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网络“意见领袖”如何左右整个舆论场,网络话语权如何产生、变化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如何建立,网络社群如何传递信息。网络信息宣传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链接性”特点,把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对象的信息数据串联起来,形成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庞大舆论场,积极开展网络民意调查,有效检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及时消除网络谣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大数据的“全”体现在“全天候”、“不间断”的数据采集过程。依托主动地、精准地收集舆情数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最大范围的覆盖;由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频率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而大幅度提高。马克思主义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理论经典,而是通过个性化、生活化、趣味化的形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地价值观输送中,成为人们观察这个世界的一种新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操作模式不再是对现有理论宣传过程或方法的简单扩展,而是针对新的数据源与新的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泛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弥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分裂状态,培养公众的批判性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2.借助大数据,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

方式之一:个性化信息推送。 结合大数据所呈现的网络信息(网页、微博、微信等)点击频率,我们能够轻松获悉网民的阅读偏好、行为习惯和思想走向,根据其接收习惯进行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推送服务,力求把经典文献、理论评述、时事报道与哲理思考等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整合,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比如大家习惯用的微信公众号,就是通过对关注公众号的网民进行规律性信息推送,最终达到信息定点投送的目的。这其中特别需要注意一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仅仅传播马克思主义符号,仅仅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定概念、经典语句、时代性观点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大众化的任务。依托大数据向受众进行定点推送的目的是:用个性化、形象化、趣味化的方式吸引民众接近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立场、时代意见和研究方法,重点引导民众对国情、社情、民情进行深度思考、识别与评价,提升民众参与国家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方式之二:分众化信息传播。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有利条件,消除传播盲点和真空地带,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辐射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移动通讯终端的普及和上网资费的降低,使用互联网的人群结构在发生变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偏远农村地区居民等低收入低学历人群以及未成年人等低龄人群也包括其中”[7](p208)。借助于移动数据技术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对象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级学校研究机构人员逐渐扩充为社会不同阶层的民众,包括非公有制单位、中小微型企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社会流动人员。针对不同阶层的民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应有所差别。其一,学术讨论和生活关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大数据的重新编码、传播与解码,既可以转变为学术型的权威解读、专家讲座,也可以转变为生活化的新闻评论与在线访谈。其二,陌生人交流与熟人影响相结合。用户利用移动通讯终端中“附近的人”、“对讲机”等功能,可以非常便捷地与身边的陌生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交流。而网络意见领袖、行为榜样则是在以“熟人社交”为特征的网络社群中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这些“关键少数”的价值表达直接影响着网络围观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其三,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传播主体需要遵循人民大众接受信息的规律,拒绝假、大、空理论的敷衍和搪塞,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生活化”、“图表化”处理,用老百姓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行准确分析,积极开展网络舆情的实时调查,对于网络谎言、谬论和谣言要坚决予以屏蔽,对于恶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径要坚决予以打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方式之三:互动化宣传。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宣传方往往着力于从国家意志角度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宗旨和必要性,把国家愿景和社会共识传递给大众,试图帮助其形成共同的价值诉求和意志表现。这种重“宣传”轻“互动”、重“权威”轻“大众”、重“灌输”轻“反馈”的信息传递模式,只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但民众是否理解、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无从知晓,信息传播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重拾对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7](p211)首先,采用大数据技术集成如新浪微博,腾讯空间,人人网等社交账号及第三方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通过分析每一位社交用户时事评论数据,洞悉各大网站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交影响力,进而完善网络留言、主题讨论以及时事辩论的网上互动形式,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其次,移动智能终端APP运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行提供了新途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各种的手机应用软件应运而生。凭借信息去中心化的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移动智能终端APP解决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被删减、被过滤、被更改的问题,实现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方式的深度整合。当代中国,要实现理论的全媒体宣传,全业态传播,全平台覆盖,设计与研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应用APP显得势在必行,以政论微视频、微评论、微互动的方式实现信息的精准性、平等性传递,这是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再次,大数据开启了“直播+”时代,网络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精神内省、价值认同、道德感化等方式去影响公众的认知与行为。网络直播具有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区分等特点,加之其重播、点播的功能,能有效延长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增强普通受众的网络话语权。我们完全可以针对有现场直播需求的用户,利用先进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和强有力的云平台支撑,建构一些集音视频资讯共享,双向互动沟通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在线培训、公众问答、对话访谈、网络舆情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协调集中互动,提高信息互动效率,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数字化交流与交互化发展。

3.借助大数据,改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环境

(1)培养传播主体的媒体素养,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角色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者的范围被无限制放大,每一位普通民众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评论员,传播方式由“一对多”的博客、微博转变为“多对一”微信朋友圈。这种在共同兴趣和偏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平台,成员之间的心理契合度极高,对平台所传输的信息具有极高接受度和认可度。此外,信息的传播更具隐秘性,能够轻易跨越多重监管壁垒,非理性言论或虚假信息更容易产生“蝴蝶效应”,诱发网络谣言无限制性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建构信息传播主体的媒体素养,转变传播主体角色,是改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环境的必要前提。首先,提升收集、筛选、分析数据的能力,准确判断媒体介质的意义和价值。传播主体需要突破随机访谈、抽样调查等有限数据的束缚,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网民的思想、情感进行定量研究,明智地选择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媒介,避免负面信息如色情、暴力、西方思潮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其次,深化思辨和评估信息价值的能力,坚决抵制媒体文化传播中的过度娱乐化、媚俗化、煽情化趋势。传播主体需要培养起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接受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正确诠释每一个行为背后所对应的价值观,积极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增强创造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树立起现代社会媒介公民的职业精神,善用分析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式回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HOW(如何做)、WHY(为什么做)、WHAT(怎样做)等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话语权。

(2)建设大数据运用伦理底线,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

大数据时代,各种分散化的话语权和不断升级的应用技术使信息不断裂变、叠加和扩展。面对着浩如烟海的网络大数据环境,数据的来源不仅是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格式化数据,也包括社交平台信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网络商品搜索和交易信息等非格式化数据。数据的增加并没有必然增加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与此相反的是,在数据挖掘、分析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伴有侵犯隐私的现象,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数据滥用的情况。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法律约束,数据使用主体对自身数据挖掘、利用的权限和范围并不清晰,大量的数据信息被故意甚至是恶意地损坏、篡改、泄露和盗窃,因此,建设大数据运用伦理底线,对于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倡导大数据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同时避免伤害别人的隐私。隐私是自主的必要条件,尊重每一位信息生产者的私密信息,使其不受任何方式的粗暴干扰和影响,是大数据使用的基本底线。其次,倡导大数据的普遍性和共享性,同时避免侵害别人的权益。树立以人为本的运用原则,大数据的使用方应尽量避免对信息生产方造成物质和精神伤害,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植民众对社会的一种独立精神与担当意识,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再次,倡导大数据的链接性和融合性,同时避免诽谤、诋毁他人名誉。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引导民众形成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人道主义以及乐观的人生目标。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底线,与一切文化霸权、信息污染和侵犯他人权益的失范行为做坚决斗争。

结语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需要彰显创新思维和开放意识,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宣传思想工作链,打造精准而富有新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建设大数据运用伦理底线,实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的辩证统一。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最终实现大数据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建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连玉明. 中国大数据2013-2014[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3]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 全球思想版图2014[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张晓峰,赵鸿燕.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蒋宏、徐剑. 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美] Bill Franks.驾驭大数据[M].黄海,车皓阳,王悦,等,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7]唐涛. 网络舆情治理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