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青珍主任医师运用归脾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经验※

2018-02-08 23:24陈燕妮冉青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远志心脾木香

陈燕妮冉青珍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000;2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冉青珍主任为国医大师路志正及国家级名老中医李维贤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妇科临床近20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现将冉青珍主任运用归脾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恶露不绝

恶露是指产后从阴道排出的余血浊液,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1]。相当于西医学的晚期产后出血,西医认为主要为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等造成。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子宫收缩药物加强子宫收缩、清宫术清除残留的胎盘、胎膜、蜕膜以及经皮子宫动脉造影和栓塞术等治疗措施[2]。研究表明[3],中医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中医古籍对产后恶露不绝的记述甚多,其中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多以“祛瘀”为大法。如《成方便读》曰:“夫产后气血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祛,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又不可不以祛瘀为首务也。”因此,后世医家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多从瘀论治。多数医家[4-5]认为恶露乃新产后余血浊液,此血为旧血,又名恶血,属离经之血,此瘀血不去,则新血妄行,对机体百害而无一利,故恶露宜畅不宜滞,宜去不宜留。故治以祛瘀为主,其中以生化汤为常规用方。正如《女科秘要》有言:“产后诸症,但以生化汤为君,其余不过随证加减而已”。

冉主任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产后恶露不绝以虚损为主要病机的并不少见。妇产时耗伤气血,中气受损,冲任不固,加之孕妇产后思虑过度,心血暗耗,脾气受损,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心,心神失养致心脾两虚,不能统摄,血溢脉外,发为恶露淋漓不止。产后恶露不绝凡符合此证患者,冉主任运用归脾汤治疗屡获良效。

2 归脾汤的组成和功用

归脾汤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代表方剂,出自宋·严用和《济生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证。后明·薛己在将当归、远志二药加入其中以更完善此方,扩大其适用范围。故现常用的归脾汤组成为:酸枣仁、人参、当归、白术、龙眼肉、黄芪、远志、木香、茯神、炙甘草、大枣、生姜。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共奏益气补脾之功;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茯神、枣仁、远志则宁心安神;加之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补而不滞;煎药时少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以助其益气健脾、养血补心之功。《妇人良方》将归脾汤主治功用概括为:“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本方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之经典方剂。其配伍严谨精当,君臣佐使相配恰当,为气血并补之剂,但重点在补脾气,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统摄有权;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后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则增加归脾汤治疗脾不统血、气血妄行之血证的功用。后代亦有不少医家诠释归脾汤之治疗脾不统血证。例如,明·赵献可《医贯》云:“......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清·汪昂《医方集解》云:“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证悉除矣”。

冉主任认为产后恶露不绝多属气血亏虚而不能摄血,治宜益气摄血之法。《陈素庵妇科补解》补按云:“产后恶露宜去,但七日后,或半月内,当去尽而止。若迁延不止,淋漓不断者,大约劳伤筋脉所致”。又云:“血多亡阴,危症也。产后阴血已亏,岂宜后有血崩之症,血脱补气,此为要论。”《产科心法·产后门》云:“其恶露不可不行,又不可多行。崩者,乃如水之流,此症最重。总属荣气空虚,不能摄血归经,以归脾汤主之,为正治也”。产后恶露不绝每属此证者,冉主任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

3 验案举隅

2017年3月12日(初诊),张某,女,37岁,2017年1月26日二胎剖宫产后。主诉:产后45天恶露未干净。现哺乳期。诉剖宫产后恶露淋漓至今未净,血量每日湿卫生巾1至2条,色淡红,质稀薄。因夜间幼儿哭闹而眠不安,偶有心悸,容易疲劳,纳少,二便调。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2017年3月9日我院B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23 cm×19 cm×16 mm) 消毒下妇检:外阴已婚型,阴道见少量血污,宫颈口闭合,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子宫正常,质软,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未及异常。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证属心脾气血两虚证。处方拟归脾汤加减:党参30 g,炒白术30 g,当归10 g,茯苓15 g,黄芪30 g,制远志5 g,酸枣仁10 g,木香5 g(后下),苍术10 g,砂仁5 g(后下),三七片10 g,炒蒲黄10 g(包煎),大枣10 g,炙甘草5 g,生姜三片。共7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连服7剂后又自行抓药7剂,共服14剂。

2017年4月1日(二诊),恶露仍未干净,血量明显减少,用卫生护垫1~2条即可,且仅湿表面。无疲劳感,小腹凉,大便烂。偶有心悸,睡眠较前好转。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2017年3月28日复查B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18 cm×5 cm×10 mm)。辨证仍为心脾气血两虚证,治以健脾养心益气摄血之法,拟方:党参10 g,炒白术30 g,当归10 g,茯苓15 g,黄芪30 g,制远志5 g,酸枣仁10 g,木香5g(后下),砂仁5 g(后下),黄精10 g,沉香5 g,防风10 g,茜草炭10 g,艾叶炭10 g,姜炭10 g,大枣10 g,炙甘草5 g,生姜3片。共5剂,水煎服,日一剂。

2017年4月6日(三诊),恶露已干净。已无疲惫感,无心悸,睡眠可安睡,精神佳。当日予复查B超提示:子宫大小未见异常,宫腔回声清晰。之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患者二胎剖宫产后阴道出血淋漓45天,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根据初诊患者B超示宫腔内异常回声(23 cm×19 cm×16 mm),考虑为胎盘胎膜组织物残留,医者见此多从瘀论治。但冉主任认为,该患者现代医学B超显示宫内有组织物残留,但中医四诊资料却并无“瘀”象,反而尽显虚损貌。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患者产后元气大伤,阴血亏虚,冲任不固,故易疲劳;加之因婴儿哭闹而致患者眠不安,思虑过度,心血暗耗,心失所养,故见心悸;脾气受损,运化无权,故见纳少;脾虚统摄失职,致血溢脉外,故见阴道出血淋漓不尽。结合患者舌脉以及恶露的量、色、质,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冉主任认为,气能摄血,能行血,能生血,气旺血自生,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故治以健脾养心益气摄血之法,方用归脾汤加减。初诊方中重用党参、黄芪、白术补脾益气以生血摄血;当归养血补心;远志、茯神、枣仁则安神宁心;加木香、苍术、砂仁以理气化湿醒脾,使补气养血之药补而不滞;三七片、炒蒲黄则起止血而不留瘀。二诊时四诊合参,仍属心脾气血两虚证,患者无疲劳感,可减党参之用量,气血不足,不能温煦,有小腹凉、大便不成形等虚寒表现,加茜草炭、艾叶炭、姜炭以温经止血。患者二诊服药5剂后恶露已净,诸症缓解,复查B超已无异常。电话随访患者未见复发。

4 结语

《妇人规》云:“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何况此为产后乎?冉主任强调,治疗产后勿忘于产后。产后下血过多,气随血下,气血亏虚而不能摄血,易致产后恶露不绝,治疗上应注重补益气血,气能生血,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证悉除。再者,脾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注重补脾气能统摄血液而止血,使气血化生有源。故用归脾汤治疗心脾气血两虚之恶露不绝屡获良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冉主任认为,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还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察其量、色、质、味,咎其病因病机,然后辨证论治。所谓理法方药,必先明其理,立其法,而后方可遣方用药,不可被现代医学的检验报告禁锢辨证思维。

[1]罗颂平,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4-206.

[2]高航,金镇.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114-116.

[3]尹小兰,魏绍斌.产后恶露不绝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219-222.

[4]方英,李霞.产后恶露不绝证治分型的新探讨[J].光明中医,2012,27(2):415-416.

[5]项瑛英.新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7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35-36.

猜你喜欢
远志心脾木香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过桃花村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毛远志
阅读木香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