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经验

2018-02-08 23:24张兴儒项敏泓刘龙民赵艳青贾元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赤小豆利水消肿

黄 丽 张兴儒 项敏泓刘龙民 赵艳青 贾元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上海 200062)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经肾排泄不足所致,近年研究认为肾排泄不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高尿酸分为血症有症状及无症状。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为尿酸偏高,尿酸盐沉积在肾脏、骨及关节,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形成痛风,表现出关节的疼痛。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表现为检查时仅有尿酸的升高。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

从古代文献对高尿酸血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早在金元时期,金元名医李东垣在《东垣十书》就出现有关“痛风”的论述。在元代名医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对痛风发病特点的认识与现代医学认识一致。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是因饮食失调,脾肾亏虚,或肝肾阴虚,造成湿、热、痰、瘀、毒邪淤积形成的。中医辨证分型有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湿浊滞留、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在此分型的基础上,在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上,多用清热化湿、活血化瘀、利水渗湿、补肾健脾、化痰祛浊等法。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从临床症状看,多归属于“痹病”“历节”等病的范畴。对于无症状表现的高尿酸血症,从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或其体征来看,多归属为“水肿”,属于肾脏病的范畴。笔者跟随老师刘龙民教授,其从事中医内科多年,治疗肾脏病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现将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案例报道如下。

高某,男,34岁。初诊时间:2017年6月21日。患者因“发现高尿酸血症半年,右脚轻度浮肿3月”前来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背疼痛,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尿酸偏高(具体报告不详)未予以正规治疗。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脚背有轻度浮肿,压之凹陷即起。偶有疼痛,无胸闷、气促、无腹部不适,来我院门诊就诊,检查发现尿酸偏高(具体不详),2017年5月14日血尿酸 (快速法):571.6 μmol/L。肾功能 (2017年5月25日):尿素氮4.1 mmol/L,肌酐115 μmmol/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6.6 pg,平均红细胞体积81.7 fL。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有高血脂症4年,平时未服用降脂药物。否认烟酒史。否认乙肝、结核等慢性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刻下:患者目前右足背疼痛,下肢轻度浮肿,乏力,多汗,动之甚。舌暗淡,脉细。二便调,夜寐安。中医诊断:水肿。治则: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方药:炙麻黄6 g,连翘12 g,赤小豆20 g,苍术15 g,白术15 g,猪苓20 g,茯苓20 g,鹿衔草20 g,车前草20 g,车前子15 g,滑石12 g,黄芩10 g,山药15 g,乳香6 g,延胡索10 g,蒲公英15 g,生甘草9 g。

6月28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减。仍有乏力,多汗,检查示:血尿酸 (快速法):422.8 μmol/L。肾功能(2017年6月3日):尿素氮4.1 mmol/L,肌酐100 μmmol/L,尿酸:250 μmol/L。去滑石,加黄芪15 g,防风20 g,继续服用前方治疗。

7月4日三诊:患者服药后,无特殊不适,乏力较前有所好转。继续原方治疗。

辨证论治:高尿酸血症,大部分由于肾脏病引起的,根据本例患者下肢轻度浮肿,归属于肾脏病。本病属中医学“水肿”范畴,目前临床用利水消肿之法治疗,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来治疗水肿。本病患者足背疼痛,当加以活血止痛的药物,乏力,多汗加用补气之药。依据患者主诉及检查确立治则为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主方,以解毒利水。麻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归肺及膀胱经,本方采用麻黄利水消肿的作用。麻黄归肺经,肺外合皮毛,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连翘在《药性论》中记载有消肿的作用,李杲也提出连翘有消肿的作用。赤小豆治疗水肿在《独行方》中记载赤小豆治从脚起的水肿,表明赤小豆也有消肿的作用。故取麻黄连翘赤小豆以消足部轻度浮肿。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辨证来讲,此病例属于湿热蕴结、瘀热阻滞之证型。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主方来祛湿。

苍术取其燥湿利水的功效,归脾、胃经。“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湿停滞,本品能补气健脾绝其源,白术燥湿,燥湿利气开其流,为治疗水肿之良药。本方同样取白术燥湿利水的作用,本品补脾益气,脾健则能运化水湿治疗水肿。猪苓、茯苓、车前子及车前草利水以加强祛湿效果,黄芩、蒲公英清热解毒。滑石清热利湿、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乳香、延胡索活血止痛。

在二诊中患者诸症减,故去滑石,减轻总方利水消肿之功效,因滑石寒性,归于肺、胃,寒凉之性太过,伤于脾胃及肺,肺外合皮毛,伤于肺,肺不固表,则易汗。胃乃后天之本,胃伤则水谷精微难以吸收,患者目前仍有多汗乏力故将滑石去掉。患者目前多汗乏力故加玉屏风散,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黄芪及防风来益卫固表。故二诊在一诊的基础上加减用药,总方共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益卫固表的作用。在三诊中,诸症减,故原方继续服用。

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首次见于《伤寒论》第262条,原文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本方药物组方严谨,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郁积而致的黄疸。经过后人的临床经验将其运用到治疗肾病。在各种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实在治疗肾病方面,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

蒙向欣[2]、李成德[3]及何俊明等[4]的研证实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很好的疗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中也有很好的成效。夏淋霞[5]发表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辨病治疗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免疫性肾脏疾病的文章。动物实验研究方面,杨雪军[6]发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够明显降低IgA肾病大鼠的蛋白尿以及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并保护肾功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脏病发面有其重要的作用。在高尿酸血症用药方面,针对近10年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肾病,常用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健脾补肾药、活血化瘀药,故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利水祛湿的功效。在中医领域随着对高尿酸血证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临床分型也越来越规范。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否在其他不同证型中也有重要作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肾脏病是何种原理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陈光亮,徐淑云.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10):1088.

[2]蒙向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6(1):30-31.

[3]李成德,鲁统德.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5):43-45.

[4]何俊明,徐闪.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1):890-892.

[5]夏淋霞,张艳,张英杰,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脏病验案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2):21-22.

[6]杨雪军,刘飞,吴中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3):76-79.

猜你喜欢
赤小豆利水消肿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一茶一粥 除湿养血
赤小豆粥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赤小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