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扶贫的精神内核

2018-02-10 01:37黄亚萍
关键词:马克思精准群众

黄亚萍

(中共宿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安徽 宿州 234000)

0 引 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建党95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大等会议上,逐步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其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而十九大则深化了这一命题,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基本精神内核的坚持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当前4 000余万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和方向,以正确引领和加快推进接下来的精准扶贫工作。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原则和根本立场,因此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精神内核贯彻于精准扶贫始终。

1 人民获得感: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

发展为了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解释了发展的根本目的。2015 年2月 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针对我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在此后的多次会议、调研以及十九大开幕式中,习近平总书记均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这是他对发展的根本目的形象而准确的表述。当前我国需要完成的首要战略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在“十三五”时期消除贫困,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又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时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要重视贫困问题,“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3]“获得感”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新实践的认同和肯定,又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目标。

精准扶贫的要义,就是把最实在的利益带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人民获得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具体化,是人民抵达幸福的切实感受。它不同于“幸福感”,“幸福感”往往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是模糊的纯心理体验,实践依据比较抽象空泛,而“获得感”是人民对那些直接作用于自身感观的外在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切身感受。[4]80因此,精准扶贫工作要想真正让贫困人口有“获得感”,就要以他们是否切实感知得到来评判。首先,对于贫困人口,最切实的帮助莫过于物质资助,解决其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从贫困家庭最关心的、最现实的、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努力使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但这种物质上的获得感不应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停留在基础的财政补助上,而更应该依靠科技创新、专业培训支撑推进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建立可持续扶贫模式,使贫困人口能够实现真正脱贫,防止脱贫后再返贫。其次,我们也不能仅仅把贫困理解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贫困。尽管衡量贫困的标准是经济学数据,但造成贫困的原因,以及贫困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心理及社会关系的改变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精准扶贫工作不应单一地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而要结合当地人的地方文化和自身价值观,深入了解贫困家庭的精神文化层面以及心理需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解决“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存在于社会上的违背公平正义的现象对一些贫困户心理的冲击很可能比经济上的拮据更甚。因此,只有当精准扶贫工作的抓手延伸到这些层面,才能使贫困者更加切实感受到“获得感”,才能使精准扶贫工作做到实处、做到深处、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去。

2 人民主体性:精准扶贫的根本动力

如果为了人民是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那么依靠人民则是根本动力和方法论。马克思在与鲍威尔等人的理论交锋中,确立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世界观,认为“主体不是人类中的个人所实现的批判,而是批判的非人类的个人。”[5]204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伟大力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除此之外,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性思想还体现在:人民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主体,也是价值和利益的主体。价值主体包括人民是创造价值形式的主体、评价价值活动的主体、共享价值成果的主体。恩格斯曾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使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土地、铁路、矿山、机器等等,让它们供全体和为了全体的利益而共同使用。”[6]390利益主体则是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存在作为逻辑起点,在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重新审阅人的需要和利益而形成的利益观,马克思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7]439“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8]24由此可见,在个人利益和需要形成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和实现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联系。

纵观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从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等角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的批判”进行了“物质的批判”,揭示了“批判”的荒谬和虚假伪善,也揭露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历史规律,从而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性体地位。人民群众这个力量和动力在中国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已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更将在接下来的扶贫攻坚中展现其主力军角色。

要想发挥好人民主体性在精准扶贫中的动力作用,首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世界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鼓舞大家前进的一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更善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9]479因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主体性”的根本保障。其次要明确精准扶贫的人民范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了无产阶级及脑力劳动者的人民主体地位。在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人民既包括对贫困户进行帮助的政府工作人员、其他社会人士,也包括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前期在精准扶贫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是扶贫工作人员,奋斗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一线,而被扶贫的对象的主体性处在一种被模糊、被弱化的状态中,因此,充分发挥被帮扶对象的主体性成了当务之急。其一,提高贫困者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在贫困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贫困者只主动要求政府为其解决经济上的贫困,而不在意自我发展能力和文化信息等“贫困”,这种现象会导致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结果:随着救济政策和扶持措施越来越多,“无力者”会更加“无力”。因此,扶贫要先扶志、治穷要先治愚,治穷帮扶不仅仅是物质和政策的帮扶,更应让贫困群众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自己没有什么、自己能做些什么,克服“等、靠、要”的心理,明白自己才是脱贫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其二,强调贫困人员的“自主活动”。要想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推进精准扶贫,除了让贫困群众自身相信自己、愿意依靠自己,还要帮助他们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曾指出,“人民主体性”的“天恩”不可能由上帝来施舍,也不可能由思想家来勾勒,只能靠人民大众的“自主活动”。因此,实现“人民主体性”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们的“自主活动”。[10]107可以说,人民群众的能动性是人民主体性的最显著的表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人民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在改善贫困者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要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参与式扶贫开发,增强贫困人群的主体参与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他们对自己作为国家社会主人这一身份的认同。特别是在扶贫项目的选择、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进来,最终实现贫困群众的意愿和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

3 人民共享:精准扶贫的根本价值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同时,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并在十九大报告中进行了深化。该理念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现形式和具体路径,彰显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让人民共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落到实处,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回应人民的期待和诉求,就要让人民在生存发展中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精准扶贫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必须跨越的坎,毫无疑问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导引。而让贫困人民群众能充分共享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则是中国精准扶贫的根本价值所在。

要让人民共享引领精准扶贫的实际工作,需要面对和解决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消除贫困群众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障碍。针对城乡二元体制、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政策差异等障碍,可以通过两个措施来逐步解决:其一,协调好多元主体结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全国一盘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除了通过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落后地区政策倾斜、区域之间对口支援等措施,还应针对相对落后的地区,把社会保障和精准扶贫紧密衔接起来,让社会保障带动和补充精准扶贫;其二,拓宽精准扶贫的开放平台。贫困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通过政府构建的开放平台,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国际力量特别是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会为我国精准扶贫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让精准扶贫工作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首先要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包括精准识别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筹建和收益,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让贫困人口共享生存发展权利和改革开放成果。其次,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人民共享”促进公平正义,绝不能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而要通过“共建”来实现“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只有牢牢把握共建与共享的辩证法,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环境,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享,才能厚植发展优势、凝聚发展伟力、提升发展境界。”[11]因此,贫困群众应摒弃“等、靠、要”这种坐享其成的思维误区,在外部帮扶之下,通过自力更生、积极参与、提高自身发展力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实现真正脱贫致富。

4 结 语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越来越彰显着其重要的思想引领功能。十八大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直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而在整个扶贫过程中,则要把“人民主体性”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抓手,只有尊重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并努力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性,才能稳住方向、凝聚人心,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真正脱贫,其目的和价值其实就在于扶贫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促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人人发展的精准扶贫新局面,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N].人民日报,2017-10-19(2).

[2] 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1).

[3] 习近平.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6-04-19(1).

[4] 邵雅利.“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深刻意蕴与实践路径[J].理论学刊,2017(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 李包庚.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

[11] 任理轩.坚持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五[N].人民日报,2015-12-24(7).

猜你喜欢
马克思精准群众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多让群众咧嘴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精准的打铁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