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黄 任重道远
——中医发展之我见

2018-02-11 06:41朱光海郭利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

朱光海 郭利华

1 结缘中医

笔者自幼体弱多病,常四处求医。年十二岁,病偏头痛,求治西医,予输液、吃西药治疗,辗转医治未见明显好转,后求治一年轻中医于村中,只见察色按脉,询问病情后曰:“此少阳病,胆经郁热所致”,随手开一处方,嘱早晚分服,一剂稍愈,三付豁然,偏头痛竟获痊愈,惊讶之间又不得不被中医神奇疗效所折服,时至今日,十余年过去再未痛过,人有少年志,不忘中医情,从此便与中医结缘。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不忍困于市井、终老乡野,遂肆力于岐黄之学,誓要学好中医,济世活人。勤习师传固根本,深究医理穷其源,择善而从为我用,济世活人志心间,这便是笔者从医之初衷。学医之初,既无中医世家背景之文化熏陶,又未遇得贵人指点迷津,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学无长进,走了不少弯路,还遇到不少问题困惑于心,为解心中疑惑,笔者开始博览医书,阅读经典,试图从书本上找到答案,当读至“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1]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似有所得。今学医五年,受用一生,师岐黄而法仲景,参阴阳而悟五行,然生性愚钝,未领悟圣人立法垂方之美,空有活人之心,却无济世之手,遂选择深造,攻读硕士,精究医术,毕竟,生命至重,有贵千金。我辈肩负复兴中医之责,笔者以热爱中医的赤诚之情和忧患之心,不忍岐黄仁术后继乏人,为呼吁更多人重温经典,治急危重症,传承岐黄,从我辈做起,遂有写此文之意。自知才疏学浅,每有灵光闪现于脑,却提笔难书,愿与初学者探讨,井蛙之见,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2 医道兴衰

众所皆知,医道起源,源于上古,盛于汉唐,渐衰于后世,没落于当代。千年辉煌,百年压迫,乃我国中医药发展之真实写照,从神农尝百草至今已有五千余年传承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之圣人怜悯后世,以天地之心为己心,作《内经》 《难经》,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阐发阴阳妙谛,洞悉天人奥旨,发明针灸汤药,定为君臣佐使方旨,为民祛病延年,一片婆心,唤醒梦梦。昔有扁鹊入虢之诊,察色按脉,辨别阴阳,令弟子历针抵石,取三阳五会,而使虢太子尸厥之病愈,尽显大医贞操,英雄本色;至东汉末年,战乱纷纷,伤寒肆虐,仲师泰斗,胸怀苍生之念,勤求古训,创方立法,活人于顷刻,著《伤寒杂病论》为医家定准绳规矩,后世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等皆祖述而发扬之,创立新说,发遑古议,岐黄之道,从此兴盛;汉唐之后,明贤辈出,代不乏人,金元年间,洁古、河间、戴人、东垣、丹溪等皆天资聪颖,学有所成,却各立门户、各承家技,有所偏执,遂有“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至明清,群雄顺势而起,张景岳、李中梓、俞嘉言、郑钦安、黄元御、徐灵胎、叶天士、陈修园、王清任等对医学皆有所发明,造诣颇深,治病救人,无不应手而愈,中医学术氛围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

然一路走来,却饱经霜雪、挫折重重。鸦片战争打开国门,西方思想蔓延华夏,帝国主义于我国灌输名族虚无主义,卑躬屈膝、崇洋媚外者充斥天壤,藐视古经,倾议前哲,肆意诋毁,恶毒攻击,辩说是非,中医面临严峻挑战。从始作俑者余樾之“废医存药论”;到民国六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之后新文化运动接踵而至,陈独秀、胡适、严复等有志之士以救亡图存为急务,认为中医药学是旧传统、旧文化并予以否定,且言辞尖锐决绝,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鲁迅那句“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自己学无所成,还遗误后学;民国十八年,南京政府试图通过废止中医案,中医危在顷刻;二零零六年一篇名为“告别中医中药”文章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搅起中医废存之争之轩然大波;时至今日,西学东渐,古法淡然无存,医者对本经、灵素、难经、伤寒等书不加以深究,对中医药研究不予重视,却将西医之书却捧为灵宝,更有学者视中医为敝履、树皮草根、封建迷信,可悲至极。相反,在欧美中医被视为珍宝,日本、韩国于我国设立饮片厂以盗窃炮制技术,购买中药处方,寻求商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德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医药研究专家M·波克特教授的评论发人深省[2],中医如今为何会落得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局面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难道我辈中医学子忍心痛失岐黄仁术而自甘附庸、妄自菲薄?

3 中西医道本不同

近百年来,余云岫、王斌等废止中医虽以失败告终,但对中医质疑之声从未间断,有愚者提出“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发展再遭挫折,殊不知中西医道本不同,本不该相提并论。关于中医科学化问题,笔者更同意中医是一门前沿科学的观点,中医之阴阳、五行、气、经络是什么?现代科技能证明吗?但这并不代表其不存在。很多人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是医者之主观臆测,所以不科学,却不知中医传承千年,早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经得起千年临床考验,足已证明其“科学”性。古人仰观天象,下察地府,认为人禀造化之气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非气不生,非血不长,气血者,阴阳也,阴阳者,气也,二而一,一而二,分之则言阴阳,合之则一气而已。“阳化气,阴成形,形气相感而化成万物”,得着气,则思过半矣。清代明医黄元御,而立之年罹患眼疾,遂放弃仕途,转而潜心研悟岐黄之术,创立“一气周流学派”,深得岐黄遗旨;彭氏把中气四维互运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轮,轴运轮行,循环无端,周而复始,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而成圆运动,如一日太阳之东升西落、四季之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上古之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气之变化,渡百岁乃去,今人不解天人合一之道,谓其不科学,非也。“人活一口气”,更是一语道破天机,人之生病,皆是因气之运动出现了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气运失常则痰饮、淤血等蜂拥而起,相继为病。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可影响气之运动,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治未病思想、辨证论治、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其前沿所在。

张锡纯曰:“人之脏腑有气、有血、有功用、有性情,西人剖验之学,祥于论血,略于论气,能明脏腑之功用,未识脏腑之性情,究于医学未臻醇备”[3]。西医学以实验解剖为基础,借助现代医疗科技,认为细胞乃构成人体之基本单位,以疾病为中心,走微观之路,只识得局部,未见整体。病人一来,各种检查单如胸片、CT、血常规、生化……然后一堆西药。“X光的检验是诊断程序的重点和特色,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但其辐射线对人十分危险,而且检验结果错误频出,因为解读X光照片的是人,人就会受偏见、情绪的影响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即使是同一位专家,在十年后再次解读同一张照片,就有75%的偏差 (试验证明)”[2],这段话出自美国曼戴尔松医学博士的观点,事实也证明,检查结果清楚不等于解决问题。而中医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就能把握疾病本质,对患者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且经济实惠,亲民慧民。中医强调“天地人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不识天道,焉知人理!《千金方》论“大医习业,不可不深明天人之理”;明李时珍云:“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医非小道性命牵,望闻问切仔细辨,师而不泥活为法,天人合一整体观!中西医本是不同体系,各有所长,皆有所短,今之业医者,该摒弃中西医之争,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是明智之举。

4 中医发展不容乐观

作为五千年传统文化之精髓部分,中医本该发挥其治病救人之独特优势,造福百姓,然时下中医发展却不容乐观,除部分心怀叵测之人打击、挤压、排斥中医外,中医院校对中医也不够重视,以笔者本科为例,西医教材占了很大一部分,中医严重西化、经典淡化,《黄帝内经》成了选读,且删去了运气七篇大论,五运六气老师概不讲述,中医之上乘学问更是无人问津,对现代医学却是爱不释手,岐黄之术,后继乏人矣,何以至此?医之为艺诚难也。一者医道之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虽孔、颜亦不能读尽;二者古书词简意深,苦涩难明,淡如嚼蜡,没有高人指点迷津则如盲者执炬,非有持之以恒、勤奋刻苦之精神,不得其精髓;三者今之中医学子,除学中医之外还得兼顾西医、英语,压力之大,任务之重,非埋头苦读,难以登峰造极;四者今之学人读古书者甚少,正如吴瑭所言:“今人不读古书,安于小就,得少便足,囿于见闻,爱简便,畏繁重,喜浅近,惧深奥,大病也”。中医要发展,我辈必须饱读医书,强化理论,厚积薄发,勇探未知,择善而从,为我所用,衷中参西,如此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临床实习期间,笔者以为可以小试牛刀,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为病人治病祛疾,却发现中医院里面也是现代化医疗设备,名医工作室成了中医仅存的一块阵地,中医药在急危重症领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急诊患者,很少有医者敢第一用中医诊治。然笔者每读医案,古今医家皆是“起死回生”之能手,无数疑难杂症、急危重症被治愈并记录在案,各种偏方流传于民间,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实乃中医之奇耻大辱!邓铁涛治SARS、周仲英治流行性出血热、蒲辅周治乙脑、任继学治中风、李可治心衰、中医辩证论治治艾滋病等等,皆证明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有独到优势,历代明医“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治寇攘,知寇所在,精兵攻之,兵不血刃”,处方用药,味少量大,功专力宏,往往力挽狂澜,沉疴顿起!诚然,急危重症非大剂汤药不能治,医者当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突破药典限制,而非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周礼》“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这才是中医之本质功能。今之腐儒庸医,胆小如鼠,每见急重病患,投剂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不思己过,还谓“中医不行”;治病救人,察色按脉,不思病者“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者十之一二,不辨“病症之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根据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5]者更多,却全靠现代医疗设备,用西医思维去解释中医,按西医之病名来对应中医之证型,中医西化严重至极,部分中医人士没有自己的学术思想,没有自己的治病理念,唯西医者马首是瞻,中医岌岌可危矣!在求创新、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并不反对接受一些现代医学理念,中医也要与时俱进,应顺时代、应顺国情、应顺民意,要借助现代科研成果造福人类,但请记住,不能忘本,不能丢了中医之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任重道远,每一个有志青年中医都应该做到:对外要输出中医治病理念,对内恢复和唤醒国人自尊自信,让中医发光发热,创新不离中医理论为指引,保持中医特色,先中后西,能中不西,否则将有愧为中医人,更枉为炎黄子孙!

5 回归经典 传承岐黄

作为当代中医学子,肩负中医复兴使命,责大任重,笔者认为时下当以增强自身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中医自信为首务,潜心医道、回归经典,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做临床,读经典,不断夯实中医临床功底,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中医传承千年而延绵不绝,疗效为第一,古今医案精彩绝伦,治病救人效如桴鼓、立竿见影,读之如醍醐灌顶,甘畅淋漓,无不赞美古人材质聪明,识卓学宏,著书立论,构思精巧,处方用药以经典为准绳,常能起沉疴怪疾,中医经典,字字珠玑,言言金石,用心研阅,便可开启无限法门,“在我们没有建立起新的理论前,在我们还没有切实的发现传统理论的破绽前,经典仍然是中医的核心,经典仍然是中医的基础,经典仍然是中医的必修”[4]。传承经典,方能推陈出新;厚积薄发,才能融汇新知,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的更远。

其次,讲好中医故事,让岐黄仁术薪火相传。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大大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患者都喜欢看中医,像我们自己也很喜欢看中医”。中医药为中华文明之结晶,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药已传入朝鲜半岛;至唐代,中医经典成为朝鲜医学生必读教材;时至今日,中医药已传播至一百八十多个国家,据统计全年通过中医诊疗人数达到九亿余人次;屠呦呦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发明青蒿素而获诺奖;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印”……

生逢中华盛世,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中医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高瞻远瞩,站在民族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发展欣欣向荣,形式一片大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振兴中医药,传承岐黄术,为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博览医籍游书海,志在济人痴不改;正当男儿奋斗时,苦头吃尽甘自来!让中医药大放光彩于世界上,造福人类,将是我辈之责!笔者愿与诸君一道,为复兴中医药而共同努力!

[1]陈钟龄.医学心悟[M].上海:大东书局,1937.

[2]贾谦.中医战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俞嘉言.寓意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四周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献身中医药事业的巴渝中医人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闭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