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打造乡村振兴坊子样板

2018-02-20 12:25扈洪波
新时代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镇园区融合

扈洪波



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打造乡村振兴坊子样板

扈洪波

(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山东 潍坊 260012)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立足本地实际,把握聚焦发展“都市农业”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品牌化、科技化、国际化和融合化“五化协同”,积极探索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创业链“五链重构”,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突破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坊子样板。

一、以规划先行引领产业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高标准制定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融入农业“五化”发展理念,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引导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共享发展。针对辖区内各街道的生态资源禀赋,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指引,践行“农业+旅游、康养”发展模式,细分确定了打造农业“新六产”示范区、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绿色果蔬生产基地等定位,推动各区域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同发展。依托北海路、潍安路等主干道,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85.31平方公里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品牌农业引领发展的示范园、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创新园、三产融合提质增效试验园、现代农业资源要素聚集综合体。

二、以标杆亮点带动产业振兴

紧紧抓住“园区”和“品牌”这两个重点,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规划建设了66个现代农业园区,探索了以玉泉洼生态观光园为代表的综合体模式,以乐高农场为代表的农业旅游模式,以潍坊金润农业示范园为代表的品牌农业模式,以潍坊博纳庄园为代表的养生度假模式,以潍坊稷丰农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模式一共5种发展模式。其中,玉泉洼生态观光园“园区+合作社+农户”的综合体发展模式,将有机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业进行串联,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7年实现总产值8600万元,年接待游客50万人,年可增加周边农民人均收入1.8万元。今年,园区与以色列LR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莫沙夫”田园综合体,辐射周边15个村,打造以农业产业为支撑,融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典范;对周边村庄进行改造提升,在交通、农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结成“共同体”,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的标杆和亮点。

三、以重点突破助推产业振兴

坚持“产业先行、资本下乡、带富老乡”的理念,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配套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在“三产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一镇一园、一村一品”工程,对全区风筝、芦笋、西红柿等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市场、产能、销售、科研等多方面要素资源,组建信息共享平台、电商平台,推动特色产业相互连通、凝聚合力,通过“农业+互联网、旅游、康养”等多种方式,打造风筝小镇、西红柿小镇、芦笋之乡等一批三产融合、特色鲜明、外衍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引导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鼓励扶持中粮肉食、三元乳业、丹香食品等2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用好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展农业方面的招商引资,把新的、优质的资源引进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全国农机行业龙头企业雷沃重工,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加快农业智慧化步伐,打造智能农机一体化、智慧农业发展的样板。成立专项基金,通过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加大资本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准,对农业园区、优势资源进行策划包装,吸引多元化外来资本进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实施农业开放战略,对接国家农业综合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食品谷等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争取一批特色优势项目落户,加速产业振兴步伐。在“产城融合”上实现新突破。立足地处城市近郊,与城市差别不大的优势,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等措施,助推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带动乡村发展。2017年以来,先后实施了28个村、12459户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坚持大片区开发的理念,充分利用棚改腾空的土地,加快特色小镇、特色园区的建设,先后规划了省级地理信息小镇、省级1898坊茨小镇、市级九龙涧生态康养小镇、鲁能足球小镇等7个特色小镇和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新引进了奥精健康科技、中国(潍坊)模具城等总投253亿元的135个项目,带动农村三生融合、产区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让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改变生产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在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上实现新突破。制定出台《以项目带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大力推广发展合作经济增收、培育特色产业增收、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盘活集体资源增收、物业经济增收等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20、40、120”发展计划,年内新增10家农业龙头企业、20家示范家庭农场、4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0家种养大户,到2020年,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5家以上、家庭农场145家以上、农民合作社760家以上、种养大户200家以上,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产权交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通过资产的增值裂变增加收入、发家致富。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筛选出30强涉农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四、以人才科技支撑产业振兴

把人才、科技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鼓励现代农业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其中,坊安街道玉泉洼生态观光园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青岛农业大学开展合作,黄旗堡街道依托西红柿小镇与美国加州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番茄协会等开展技术合作,创新农业科技,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若干意见》,完善“三农”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机制,增强人才扶持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做好回、下、育、引“四篇文章”,更大力度地集聚引领型、高端型、实业型、技能型人才。成立乡贤联谊会等载体平台,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就业,吸引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回乡就业。

五、以党建统领保障产业振兴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级班子,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搞好过硬党支部建设,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2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全部转化并通过了评估验收。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优化提升行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8-09-01

扈洪波,男,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书记,主要从事政府管理等研究。

猜你喜欢
小镇园区融合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熊的小镇
《融合》
小镇(外一篇)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