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麓台文化提高幸福指数

2018-02-20 12:25高俊才
新时代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幸福快乐文化研究

高俊才



发展麓台文化提高幸福指数

高俊才1,2,3

(1.国家发改委,北京 100038;2.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北京 100038;3.国合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38)

一、对“麓台”和“文化”的理解

(一) 对“文化”的理解

研究麓台文化,需了解大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传承。我国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近年来中央强调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是研究和发展麓台文化的指南。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传承优秀文化,很多地方取得了不少好经验,成立麓台文化研究会,可以参考借鉴外地经验,把文化研究和发展的事做得更好。

(二) 对“麓台”区域的理解

“麓台”之名历史很久,在元朝张起岩《麓台望月》的诗中就引用过,他的诗:“银河洋洋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

“麓”是指浮烟山东麓,“台”是指公孙弘墓。浮烟山的“浮烟”二字,是指吉祥的烟云经常浮现缭绕在山的上空。

“麓台文化”的区域范围很大,浮烟山一带是核心地区,是“山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左”是指太行山之左,人在太行山之上面南背北左侧的地区即“山左”,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即指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历史上浮烟山一带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孟子等大儒曾来讲学,当地的人希望孟子留下来多讲学,这就是麓台村以东的望留村村名来历的文化含义。麓台文化是山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发展麓台优秀文化,需要弄清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研究麓台文化;二是麓台文化的重点和核心;三是如何创新和传承麓台文化。围绕这三个问题,谈一点粗浅和看法和建议。

二、快乐文化

人活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快乐。如何使人变得更幸福快乐,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凡重要之大事,从渐悟到顿悟一般要经过多个层次。名师指路不如大彻大悟。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去,在回答他的学生提的问题时说,首先要“富之”即发展经济让人们富起来,然后要“教之”即通过文化手段对百姓进行教化。通过“富之”和“教之”,使物质和精神“两个翅膀”都强起来,“幸福快乐之鸟”才腾飞。儒家经典《论语》中七十多处讲到“乐”。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表达了对“乐”的赞美和追求。中医经典理论认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乐)”。就是说,多听音乐,不生气,有益于身心健康。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庄子讲“至乐无乐”。佛家讲常戒“贪嗔痴”,把“贪嗔痴”比如为毒害人们心灵的“三毒”,只有戒“毒”、淡定,才能增长智慧和得到长久的幸福快乐。实际上,儒释道三家无论在家出家,都在追寻快乐,没有人想生活在痛苦之中。虽然人生避免不了痛苦,但大家都在用各种方式寻找出路。

西方哲学有一种“快乐哲学”,被称为“快乐主义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讲,“任何一种对他人不造成危害的快乐都应该得到珍视”。古今中外价值观的共同点,或者说“最大公约数”,就是减少痛苦和烦恼,增加幸福和快乐。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的“普度众生”境界,道家讲的“以百姓心为心”,等,都是为了他人“离苦得乐”。马克思讲的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毛主席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都是为社会大众谋幸福、增快乐。深入地研究麓台文化中的快乐基因,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快乐。

三、道德文化

如何做到多元而可持续的快乐呢,下面谈有共性的四种大智慧,也可以说是四种品德:仁、信、中、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仁、信、中、和四德”,是实现人的幸福快乐的重要思想保障。

(一) “仁”德

“仁”从右边往左面读是“二人”,就是说,想事做事既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要把自己与他人的想法和利益统一起来,实现双赢。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古人为了让“仁”的理念深入人心,把很多物品的名字都加了“仁”字,比如“桃仁”、“杏仁”等。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基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孝”是“仁”的最基本体现,“孝”是衡量一个人仁爱之心的基本标准。

(二) “信”德

“信”的重要含义之一是表示言与行的关系。“信”与幸福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人或一方之善言,能给他人或他方带来好的期望、心情甚至实际利益。在《论语》中数十次讲到“信”。对于“信”,在道家思想中也有独到的精辟论述。《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讲“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古今中外的清明、有为政府,不仅用法制措施惩戒“不信”,而且用宣传、教育、舆论等德治措施预防不信,促使不信向诚信转化。

(三) “中”德

智慧是幸福之源,古今中外人们的大智慧,大都包含有“中和”的理念。《易经》集中国智慧之大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释、道、医等多家“流派”都以《易经》最基本、最重要的“阴阳中和”理念为指南,“阴阳中和”是深入浅出的大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人明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无不遵循“中和”理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推崇中庸之道,两千多年前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道理是相通甚至相近的。研究和发展麓台文化,要深入认识和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和”德

“和”与幸福的关系互为因果。和谐、和顺、和美、和鸣、和气、和悦、和平等词汇,凡用“和”字开头的,都与人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有着直接关系。要成为智慧的人、幸福的人、成功的人,其思维和言行都要符合“和”的理念。

无论什么场合,关系和谐非常重要。阴阳平衡、阴阳相和的理念,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礼之用,和为贵”。能否礼貌待人,是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古今中外,凡有志于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相统一的人,需要崇尚“和合”与竞合”理念。在追求和谐的同时,也不能回避矛盾,要正视矛盾、分析矛盾,利用矛盾防范风险。

四、研究麓台文化的动力和影响力

深入持久地研究麓台文化,一是研究者要有兴趣,二是研究过程和成果助力社会发展。

(一) 把文化研究当成生活乐趣,激发研究团队的内在动力

对知识分子(古代叫做“儒”)来说,研究文化应该是一件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事情。研究麓台文化,首先要在弄清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文化之魂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文化自觉,把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二) 分层次研究传统文化,扩大正能量影响力

研究麓台文化乃至研究更大区域的文化,可参照国际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英国人)的理论,将文化分为“器物、组织、精神”三个层次,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可先进行分类整理,再统筹研究和提炼。

1.器物层次。民间有不同年代的很多器物,如:农具、工具、商具、家具、教具、乐具、药具、婚葬用具等器具,以及各种艺术品,都是精神文化的载体。

2.组织层次。要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各种组织,如家庭组织、宗族组织,家谱、祠堂等都可研究。

3.精神层次。精神层面传统文化的源流和派别大致可分为:易经,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算数家、小说家、农家、医家、音乐家、艺术家、天文家等。千百年来多种流派既有特色,更有互相借鉴和融合。

以上三个层次,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应统筹研究。在对三个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对精神层面的研究中,应把跨越时空的理念研究放在突出位置。

五、知行合一发展麓台文化

研究文化是为发展文化服务的,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麓台文化,才能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这是研究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讲:快乐着人民的快乐,忧愁着人民的忧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明朝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到现在,已有五六百年。所谓“知”就是要弄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和发展规律;“行”就是要把规律用于指导行动。“知行合一”就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麓台文化研究会的主要意义是从大量事实中研究总结出文化精华和发展规律,供人们在未来的行动中参考借鉴。

研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研究人员,在研究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研究和发展麓台文化,总的来说是三个结合:专群结合、知行结合、文经结合。即专家研究、专门研究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研究文化与发展传承文化相结合,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广泛结合和深度融合,才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备注:此稿为高俊才2017年10月15日于浮烟山天悦山庄在“麓台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2018-09-01

高俊才,男,国家发改委原司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国合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研究。

猜你喜欢
幸福快乐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迪斯尼·欢天喜地过大年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谁远谁近?
Broaden your horizon and enjoy life posi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