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3 04:35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海燕文言文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构建一种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所以,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语文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能凸显语文学科特色,实现语文的教学价值。

基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理念,许多教师正乘“课改之风”扬帆起航,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总结出有各自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有其独特的学科特性,就像自然界的事物有内在的联系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需要潜心研究才能加以应用。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当前课改条件下所做实验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当作重要任务,而核心任务则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远比强迫式的学习有效果。与此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是教育创新产生的肥沃土壤

1.教学模式多样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不再仅仅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奋笔疾书做笔记,而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空间。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是目前教育学者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之所在。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海量信息随风潜入夜式地映入学生的眼帘,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技术、数字化一体机等的接触使得学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就等价于对事物内在的好奇心,并且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了解的过程就是主动求知的过程。好奇心又是人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础,更是学生长足发展的不竭源泉。21世纪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丰富资源。

2.学生学习自主化。合理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各种校园网络纷至沓来加之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学生可以主动寻找获取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比如,将语文细分成很多板块,近年中考题型改革,在古诗词填写的部分加了一句“时代新语”,而这个“新语”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密不可分,尤其是引经据典式的演讲内容渗透了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髓。那么学生可以自己课下广泛查阅资料,积累相关诗句,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这句诗所适用的语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而这种发现式学习正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渠道。

3.教育技术利用创新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进步与成长的风向标。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之下,教育教学本身也要不断创新。近年来,教育面貌焕然一新,而现今利用强大交互功能的网络教学已经体现了其教学的优越性。有的学校运用的是教学新技术,但推行的却是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而只停留在运用信息技术这种外在形式而不注重内在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二、文言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铸就万千学子成功路

文言文教学这个板块可谓是一幅“长风万里送秋雁”的萧条景象,一直以来听到最多的建议是公开课千万别讲文言文,不然的话教师就成了整个教室里唯一的主角,上演一场经典“自编、自导、自演”的“穿越剧”。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课堂上逐字逐句串讲,再结合课文注释和作者的自身经历进行教授,学生则在课下“醉里挑灯看书”晕晕乎乎背诵原文加译文,于是让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实在是难,仿佛难于上青天。

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同时,视频软件、办公软件和各种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等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普及,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古人笔下文本的距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经历,也就无异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与古人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从中领会到古人的纷繁的思绪。可见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确可以起到“穿越”的作用,这种“穿越”让学生感受到别有洞天的全新世界。

例如,在《小石潭记》这个课堂案例中,通过边看图片边听课文朗读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讲授时,课文的朗读用古典乐作为背景音乐,此曲悠扬而低沉,诗句的停顿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语音语调恰到好处,极富感染力。学生一听就可以判断诗人柳宗元内心的那种苦闷之情,如自己和诗人融为一体,在感伤之处不禁低吟感叹,还有学生潸然泪下。除此之外,多媒体呈现柳宗元独自一人在冷清的环境中黯然神伤的画面,柳宗元本来怀着舒适的心情野外闲游,却面对凄冷的小石潭时独自一人思绪万千,置身于潺潺的流水、青翠茂密的竹林、曲折的小溪两岸边上的他,在感伤时事的同时也为自己而忧伤,正可谓“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留下了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游记散文。学生看到此情此景,已然对《小石潭记》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有所体味。没有过多字词句的理解分析,没有传输过多的翻译技巧,也没有过于纠结疑难杂句,文言文里包含的感情色彩即可心领神会。这就不得不引起教师们的思考,在文言文教学中逐步分析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这种做法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的确可以很好地与文言文教学深度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很少进行交流互动,强调对知识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记,并且过于拘泥于课本内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听课过程中极易分散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忽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不注重课堂参与度,就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不能集中精力,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教学效度。

信息技术下的教育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能够创造一种积极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中心。

比如,在讲授《海燕》这篇文章时就可体现其功效。《海燕》主要讲的是在俄国革命到来之前社会上各种人物的态度,像文中的海燕是一个迎接革命风暴的先驱者形象,有的学生理解力差一些,理解不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做成一个动画效果,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在俄国革命爆发的前夕,将现实中那些俄国公民是如何面对革命风暴的表现播放出来。在两相对比之下,文中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的象征含义一目了然。不过,仅有图像和动画还有些美中不足,此时配上海鸥、海鸭的叫声更是绝妙至极。课堂上,曾经遇到过学生对于海燕形象截然不同的理解。文中有句话是这么写的: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边看海面上扣人心弦的画面边听完课文录音,一个语文基础功底很强的学生说:“既然海燕如同闪电,那么他本身也是一种黑暗的力量在摧毁着整个场面,是不值得提倡的。”这个时候就是增强学生之间互动的最佳时期,也是引导学生的黄金时期,学生畅所欲言,以创造性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融入主动思考的因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又如,《俗世奇人》以独特的描写角度彰显了极其丰富的人物性格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以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课文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默不作声,但是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当学生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泥人张的身上时,必然会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他技艺高超,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胸有成竹,后发制人。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此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分析人物心理的一个过程,这远比通过老师的讲解后的效果要好得多。他飞快地捏出“满脸狂气”的海张五,但海张五并不服,道一句“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话剧里面的音效明显就把海张五的嚣张气焰、狂妄和骄横的神情投射出来,那么这种方式比学生单纯依据文字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效果更好。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这种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教育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也是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所渴望的,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给教育事业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基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迎来了教育事业腾飞的春天。实践表明,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取舍有道、取舍有度、取舍有新、取舍有成,不断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属于自己独特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共同致力于完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猜你喜欢
海燕文言文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会背与会默写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