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2018-02-23 04:35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家校口语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养成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培养口语表达的“窗口期”,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这一时期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教师作为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先行者,应从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注重点评,家校联动,努力营造学生想说、会说、愿说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激趣促学,培养“想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口语表达有兴趣,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对口语表达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从心理深处产生抵制情绪,很难练就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当下的小学生仍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中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很少,大多封闭在自己的家中,很少与同龄玩伴交流,再加上课外上各种兴趣班,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疲于应对各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因而普遍对口语表达产生抵御心理,不愿学、不想说的倾向比较严重。

汉语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小学生对此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抓住机遇期,广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呢?在口语表达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教师应该主动降低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要求,减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的畏惧心理,特别是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不要过多地给学生提要求、定标准,更不应该给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口语表达练习过程中就会获得成就感,自然也就不会对口语表达产生畏惧或抵触情绪。当学生达到较低的要求后,教师可以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达到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断获得信心,提高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让学生平时留心别人怎么说,电视中的人物怎么对话,电影中的人物如何交流等,但教师不要定标准、定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多听多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人是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学习口语表达技巧。当学生养成留心、留意的好习惯时,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自然对口语表达产生兴趣。

二、创设情境,营造“会说”的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场景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利用生活场景模拟口语表达教学,是常见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家里来了客人》时,教材安排了三幅插图:第一幅图是爸爸带着小男孩来到小女孩家中,第二幅图是小男孩给父女俩端水,第三幅是父女俩和小男孩离别再见,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来简单叙述这个场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用提出太多要求,不管学生的想法怎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表达自己的想法,口语表达自然会流利有序。

其次,教师可以采取语言描绘的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小兔运南瓜》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描述这样的场景:绿油油的菜园地,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熟透了的大南瓜等。学生对小兔子乐园有了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谈谈小兔子怎么搬运南瓜。在这样有趣的情境中,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在此过程中,学生有着非常感性的认识,对创设的情境也有高度认同,这时候鼓励学生谈想法、谈看法,学生自然会把多媒体画面反映的情境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此外,运用表演模拟场景的方式,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刚入学的情境,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表演的时候非常到位,不吐不快,如此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三、点评指导,激发“愿说”的动力

学生口语交际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即便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式练习,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适当的点评指导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抓手,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口语表达差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改进,如果教师给予真切的点评,学生就会明白改进、努力的方向,口语表达也就会越来越好了。

首先,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处于培养阶段,平时在家里说个不停,但在课堂上规范地讲出一通话倒成了大难题,这其中既有学生害羞不敢说的原因,也有学生担心自己说不好怕老师批评的原因。此时,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为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到口语表达的快乐,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才能更有信心,发挥口语表达的热情。

其次,教师应该给学生个性化的点评。例如,教师应该逐一点评学生的口语表达,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表现点明问题、指出方向,切忌评语千篇一律,这样学生会从心里感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感受到自己的表现受到老师的肯定。如此,学生在教师的个性化点评中,既增强了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也明白了努力方向。

最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就口语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想法,也能知道自己点评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学会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学生也能在教师的点评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无形之中实现教学相长,长此以往,口语表达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好。

四、家校联动,厚植“乐说”的土壤

学生学习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学习效果也是家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口语交际训练除了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之外,家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学生的重要课堂,学生在家里可以无拘无束地说话,但不一定有条理,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联动协作,共同引导学生练习好口语表达。

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相互了解、相互配合,获知自己口语交际教学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和孩子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特长、性格、爱好等基本情况,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表现,尤其是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同样,家长也应该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对教师的期待,并将这些情况反映给教师,让教师从家长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例如,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口语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里介绍自己的学校、说说自己的老师,让家长把学生在家的口语表达录下来,发给教师。学生在家里相对放松的环境里,没有太多顾虑,一般都能展示自己最真实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通过视频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口语表达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家校联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应该对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不在家里讲方言。因为孩子正处于语言的养成期,如果家长整天都讲方言,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表达顺序,也不利于学生讲好普通话,还会影响学生在学校习得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家校应该联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家校口语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