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礼仪行为在快乐的活动中形成*

2018-02-25 04:58
关键词:礼仪行为习惯幼儿园

(河北唐山市迁西县第二幼儿园 河北唐山 064300)

一、“快乐体验”礼仪养成模式的提出

1.幼儿礼仪教育——一个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幼儿园老课题。

首先,在幼儿阶段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幼儿园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的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时期作为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它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会影响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其次,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有待于完善。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乏一些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忽视了在幼儿礼仪养成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否愉快。

2.充分挖掘幼儿园的优势资源——我园开展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基点。

我园具备较成熟的条件,为我们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首先,我园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包括保育老师)和硬件设施,我们室内外环境都是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而创设的。其次,我园的幼儿生活护理、保育工作是又一项重点工作,生活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广大家长的重视。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开展礼仪教育显得时间仓促,而我们的生活系列活动中无不渗透着幼儿行为习惯、礼仪养成的影子,可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课堂”。这些都为幼儿的“快乐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因如此,课题组经讨论确定将如何让幼儿在感受和体验中内化礼仪的养成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将体验活动进行到底,让活动“情节化”、“生活化”、“游戏化”。最终形成我园“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建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文化,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快乐体验”礼仪养成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借鉴和运用了“需要→激活→实践→调整→小结”教育模式,每个活动设计均以幼儿的情感需要和情感共鸣为基点,以快乐体验为活动核心,让幼儿自主、自发地体验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幼儿和教师(包括助教老师)一起参与各个教育体验活动,在实践与反思后梳理出幼儿园生活教育活动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教育性的成功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现实生活活动场景中的礼仪活动、区域活动中的礼仪活动、实践活动中的礼仪活动等。

1.巧妙把握生活活动场景中的礼仪活动。

(1)适应范围:这是利用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教师敏锐地结合生活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去发现、去体验。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孩子们感受到的是平等的氛围和共同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要求。

(2)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方法:

①激发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目标。教育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问题,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和需要。

②及时、有效地调整,使幼儿向着“规则”上的行为、情感跟进。

[教育案例]:卫生行为的培养活动

情况描述:小(三)班的剧瑞含小朋友睡午觉时经常爱咬着自己的袜子睡觉。

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然而生活中小朋友的卫生行为习惯有好有坏,老师需要以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矫正。我们在活动中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情感的跟进和行为的矫正:

①情感补偿法:

老师在幼儿园充当母亲的角色,时常亲近她、抚摸她、关注她,午睡时坐在她旁边,跟她说悄悄话。希望通过情感补偿让她的感情有所寄托。

②暗示法:

为了保护剧瑞含的自尊心,我们尽量不当着小伙伴的面指出她的不良习惯,而是采取暗示的方法。我们跟剧瑞含约定,当看到老师的某一个动作,就必须把手或其他东西吐出来。例如:当看到她把袜子放进嘴巴里,我们就用食指做“毛毛虫”的样子,意思是说:剧瑞含,细菌就像“毛毛虫”一样钻进你的肚子了。因为动作形象有趣,所以效果不错。

③转移法:

看到剧瑞含类似的情况,也可以采取转移她的注意力的方法。例如:让她帮老师给小朋友盖被子。

(3)寻找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的活动和时间。幼儿的生活活动从早上的来园问候、小便盥洗习惯、进餐活动、午睡习惯等等。

(4)活动设计与分析。

三、“快乐”礼仪模式实施的收获

1.初步收获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明显的感受到幼儿园每一个孩子、老师、乃至整个幼儿园氛围都有了可喜的变化:

(1)规范了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孩子在体验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礼仪习惯表现在情感、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

①提高幼儿的礼仪意识。

②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成功的快乐体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③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打好基础。

(2)促进教师礼仪素质的提高。教育离不开教师队伍,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礼仪修养:

①教师礼仪行为意识进一步增强。

“为人师表”,做孩子们的表率。在确立专题研究后,教师参加了实施过程,专题组成员研讨活动,这些都是教师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行为意识提高的过程。

②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组织活动和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行为在老师的直接参与和监督下逐步规范,这些是老师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行为技能的最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礼仪行为习惯幼儿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