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然数概念

2018-02-25 13: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计数法学具数感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汤道河镇中心校汤道河小学 河北宽城 067603)

因为儿童的认知主要是感性思维,对于概念的理解属于逻辑思维。怎么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自然数的概念。

一、了解自然数的发展史

人是先认识了相等以后才抽象出数。认识数是从数数开始的,最初可能就是一个一个数,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加强,产生了更大数表示的需求,这样再一个个数就麻烦了,所以发明了群数,一群一群地数。为了交流方便,规定了进制,包括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六十进制等,这是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

二、走进生活,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薄弱,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帮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含义。

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关于“1-5的认识”的部分,是先让学生观察快乐家园的图画,问学生图上都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的的顺序观察)学生回答:天上有1个太阳、3朵白云,2只小鸟,树上有3个苹果。地上远处有1个叔叔在除草,4朵小花,4个萝卜,1艘小船,1个小朋友在和1只小狗玩耍,5只小鸭在河里游泳。然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1.2.3.4.5,认识1-5各数。这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1-5来描述。这就引导学生再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而建立1-5各数的表象,进而理解1-5各数的含义。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学校班级个数来理解10以内数的认识,借助班级人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利用学具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1.数位、计数单位、位置制、十进制计数法等核心概念对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数位是指各个不同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位值制亦称位置制,指的是确定位置值的一种原则。数字有二值:一是位置制,二是数字值。例如81838中,左边的8表示8个万,中间的8表示8个百,最右边的8表示8个一。这种由一个数字与其位置合起来确定数值的原则被称为位置制。

因此要让学生必须知道位置的重要性。如数字5555中同一个数字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在百位上表示5个百,在千位上表示5个千。

2.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近代科学研究证明,双手精细灵巧的动作和敏锐的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能促进思维的精确性和明确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能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手的动作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这说明儿童的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与思维发育的密切关系。俗话说“心灵手巧”,实则是“手巧先促使心灵”。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进行的,没有具体的动作活动就没有思维活动,所以“手是思维的老师”。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言语中得出的合理结论,理解数学思想,所以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利用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教师只起到引导、点拨作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小学数学知识,特别是低年级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操作后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在课堂中要着力促使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讲授《11—2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摆12根小棒,(摆小棒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拿出自己手里的小棒自由的摆,有的学生是1根1根的摆,有的学生是2根2根的摆,有的学生是6根6根的摆,有的学生是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逐渐理解这种摆法的优越性,从而理解计数单位“十”表象,初步渗透了十进制思想。

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我让学生做了这样的练习,数一数下列物体有多少个?怎样数不容易错?有的学生用在物体上打对勾的方法,有的是在物体上画圆圈,有的是一行一行的数的方法,有的学生是10个圈起来是一群,体现了10进制思想。

指导学生用学具卡片巩固对十进制的认识。以十个小方框学具卡片为一组,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用学具计数器拨一拨深化对11—20各数的认识。

四、加强数感的培养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游戏活动有着天然的心理趋向,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积累经验,建立良好数感。在“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读尺子上的数字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正着读,反着读,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给20以内的数排序,正着排,反着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对自然数的认知在“数与代数”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认知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设计出自然数认识的教学案例,更好的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提高自然数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计数法学具数感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神奇的计数法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计数法”的魅力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时变计数法模型及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