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文献综述

2018-02-26 15:59常笑宇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高年级作文教学

【摘要】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重要,高年级作文教学应受到重视,现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教学研究方法,同时也会 有许多相关研究产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关于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内涵相关研究

1. 作文教学的内涵

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李新农在《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中认为:“小学作文(包括写话和习作)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口头语言和笔头语言训练,使之达到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言的积累中发展思维,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表达学生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过程。”

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朱水根在《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中认为:“作文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杨柳在《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研究》中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作文,并在这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逐步达到自己能够作文的过程。”

管建刚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认为:“作文教学是一个前写作、显写作和后写作的过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就是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前指导和作中讲评。”陈娟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中认为:“作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作文,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一种基于学的教。”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作文。

(二)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环节的研究

1. 命题指导

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王修彩在《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命题策略》中认为:“最恰当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些学生有兴趣的话题来写。当然,教师也可以围绕学生,选择他们身边的事情来命题。”何军在《浅谈小学作文如何命题》中认为:“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世界,使他们有事可叙、有人可传、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激发情趣,点燃激情。王修彩在《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命题策略》中认为:“很多时候,往往新颖有趣的题目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激情,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猎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渴望。”陈友廷在《如何突破小学作文命题困境》中认为:“小学生好奇心强,尤其喜欢富有想象空间的命题。教师如果能在命题时抓住立足点,既能巩固学生必须掌握的训练内容,又能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何军在《浅谈小学作文如何命题》中认为:“可以利用想象作文,因为想象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 训练指导

郑金忠、信宝英在《小学“123”教学模式探索》中认为:“在习作训练上做到‘两个结合,即作文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与课外练笔相结合。”潘骁华在《挖掘练笔资源丰富写作素材》中认为:“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契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表达得更真实更自然。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即兴练笔。”王昆建在《略论儿童文学视域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训练》中认为:“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口头表达与书写训练的结合,局部训练与整体训练的结合。”凌彩丽在《小学“班级小组循环日记”作文教学提升法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玉洞小学作文教学训练实践为例》中认为:“高年级作文教学训练语也可以使用‘班级小组循环日记的方式,这种训练强调全体参与、鼓励自主写作、倡导合作探究、激励平等竞争、注重融入生活、重视教师指导。”

3. 讲评指导

善于鼓励,坚持正面讲评。王志云在《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中认为:“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表扬性的评语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吴希胜在《小学作文“生活·积累·表达·评价”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中认为:“应该提倡教师‘赏识批改,多鼓励、少批评,多建议、不批评。”陈飞在《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研究》中认为:“使用激励性或表扬性的讲评,可以满足小学生心理满足的需要,使用表扬或激励性的评语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写作的欲望。”

开放式作文讲评。杨希娟在《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中认为:“引导学生修改,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确定作文主体和评判同学作文。”孔繁荣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初探》中认为:“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马艾冬在《创新作文评价模式》中认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用学生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讓学生充分感受到作文的魅力。”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李静、文雪在《三种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中认为:“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模式有八种原则,其中适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寻美作文,炼文炼人;要读写对应,有机结合。”彭华燕在《读写结合,创建个性化作文课堂》中认为:“积累材料,奠定读写结合个性化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读写结合个性化作文课;课外迁移,升华读写结合个性化作文课堂。”姚秀英在 《读写结合,共同进步——改进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中认为:“要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时应用的技巧、写作方法以及作者在写作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于光明在《读写结合以情激写》中认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让学生从朗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加强学生的课堂阅读指导,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作文的写作方法。”邢雨青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教学策略的研究》中认为:“教师除了采用课本中的命题作文形式,还可以让学生多写自由作文,不限作文的内容与体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习作的主动性。”周玉芳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中认为:“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内容还是与生活的联系相对密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窦霞在《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中认为:“活动作文教学通过设计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写作的内容,训练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有所感悟并且可以顺利、愉快地表达出来。”

二、国外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一)关于日本小学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注重日常生活。日本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非常注重日常生活。李乾明在《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危机、对策与启示》中认为:“教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会将作文与生活相联系,高年级作文教学重视作文动机的生活化。”日本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注重“生活作文理念”,重视与生活的联系。杨阳在《美日作文教学比较》中认为:“以实用文为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重视自己的感受。”

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吴林在《日本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其启示》中认为:“日本小学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强调作文的生活本质。为此日本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有了生活作文、‘纸纸居等模式。”

(二)关于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开放、合作的作文过程。吴彩琴在《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中认为:“美国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开放,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写作,在写作中自己反思和总结,最后形成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文。”何华珍在《美国母语作文教学特点及对我国教学的启示》中认为:“美国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其中,想通过这种开放、合作的作文过程来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文的水平。”

注意读者意识。向俏在《中美作文教学比较研究》中认为:“美国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通常会把语言表达的目的分为5 项:报告、说服、感动、导致行动、娱乐读者,为此,读者意识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高庆萍在《美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认为:“在教授作文课时,有时会给学生布置作文,不定题目定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琚巧芳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方帆的〈我在美国教中学作文〉想到的》中认为:“美国作文教学擅长使用讨论这种模式,教师会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关于德国、法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德国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注重人的素质、修养、能力的全面发展。李旭在《东胜区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分析》中认为:“重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一个高远、空阔的心灵,提高思维品质,从而产生自由主动的创造性。”

法国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既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秦芳芳在《法国作文教学评价》中认为:“法国的作文教学并不是应对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写作的氛围也很自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5]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6]陈娟.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王修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命题策略[J].写作(上旬刊), 2015(6).

[8]何军. 浅谈小学作文如何命题[J]. 学周刊,2014(22).

[9]陈友廷.如何突破小学命题困境[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学术刊),2014(8).

[10]郑金忠,信宝英.小学“123”教学模式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2017(4).

[11] 潘骁华.挖掘练笔资源丰富写作素材[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12]王昆建.略談儿童文学视域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训练[J]. 昆明学院学报,2015(5.

[13]凌彩丽.小学“班级小组循环日记”作文教学提升法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玉洞市小学作文训练实践为例[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6.

[14]王志云.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批改[J]. 学周刊,2017(1).

[15]吴希胜.小学作文“生活·积累·表达·评价”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5).

[16]陈飞.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

[17]杨希娟.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4).

[18]孔繁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初探[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4).

[19] 马艾冬.多元并举,创新作文评价模式[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2).

[20] 李静,文雪. 三种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6(7).

[21] 彭华燕. 读写结合,创建个性化作文课堂[J]. 学周刊,2014(23).

[22] 姚秀英. 读写结合,共同进步——改进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J]. 读与写杂志,2013(9).

[23] 于光明. 读写结合以情激写[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8).

[24] 刑雨青.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教学策略的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6.

[25] 周玉芳.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6(3).

[26] 窦霞. 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7] 李乾明.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04(7).

[28] 何华珍. 美国母语作文教学特点及对我国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学生综合版),2013(10).

[29] 吴林. 日本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其启示[J]. 课程·教材· 教法,2010(11).

作者简介:常笑宇,女,1994年生,辽宁朝阳人,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高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