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护作用

2018-02-27 00:17张凤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张凤蕊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03)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脑卒中治疗的常用手段,脑卒中单元照料与低病死率和3个月后独立生存率相关,因而加强护理成为了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一环[2]。集束化护理理念的形成是将循证文化引入床边管理并为重症病人普遍存在的某种疾病创造最佳的实践指南[3]。本文对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策略分析,并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7.2±2.5) 岁。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6.3±2.5)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8.3±2.5) 岁。运用整理和分析统计学手段,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故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将病人床头向上倾斜呈30度角,每日清晨行唤醒工作,将病人的镇静药物暂停使用,同时连续3 d行单侧耳穴压豆肺穴,3 d后换另一侧;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得气留针30 min;患者下肢配合弹性袜子使用,并对患者进行关节松动训练,防止深静脉栓塞;在治疗过程中,指导病人通过翻身改变体位,并予肺俞穴拍背,14 d更换一次性呼吸机管道。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采取卒中量表评分(NIHSS) 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VAP发生率及1个月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机率:治愈: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NIHSS<5分,无发生VAP;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5分<NIHSS<10分,无发生VAP;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不明显,10分<NIHSS<15分,无发生VAP;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 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数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23.64±1.56) 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 (9.62±3.07) 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24.38±1.09) 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17.26±2.06) 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均比较高,在介入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其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NIHSS评分下降的幅度。2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的数据比较分析

表1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的数据比较分析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观察组 60 4 15对照组 60 4 9有效32 23无效9 24总有效率85 60治疗前NIHSS评分 治疗后NIHSS评分23.64±1.56 9.62±3.07 24.38±1.09 17.26±2.06

2.2 2组患者VAP发生概率和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机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VAP的患者数量为11例,发生的概率为18.33%,对照组发生VAP的患者数量为29例,发生的概率为48.33%,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VAP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个月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脱机率为15%,对照组为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VAP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其在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中发病率约为23%,且感染风险显著上升,严重延长住院病程和导致病死率上升,为目前ICU的难点之一[3]。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减低VAP的发生率,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抬高床头、镇静唤醒以及对消化道溃疡和深静脉栓塞的预防。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均比较高,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下降,其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NIHSS评分的分值下降的幅度,这充分证明了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低VAP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楼敏,王伊龙,李子孝,等.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6):499-507.

[2]李爱萍,姚亚春,陈震,等.集束化护理在股静脉置管患者中应用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3(12):123-124.

[3]张静,冯东杰,于琼兰,等.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9):63-64.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不通气的鼻孔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