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眩晕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02-27 00:1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颈性情志耳穴

吕 鑫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3)

颈性眩晕病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退行性病变,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影响人体组织及器官功能退化的不可控生理现象[1]。颈性眩晕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头晕、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体位性眩晕 (即当体位改变或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为其最突出的临床特点,严重者会出现猝倒。本院通过对颈性眩晕病患者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诊的138例颈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经诊断,结果均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合[2]。排除标准:(1)心血管疾病而引起的眩晕;(2)内分泌疾病而引起的眩晕;(3)脑动脉硬化及小脑出血而引起的眩晕;(4)颈椎骨折、脱位及肿瘤而引起的眩晕。入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全部138例患者按常规治疗护理与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方法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进行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的为观察组。2组各69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 (54.3.±9.7)岁;住院时间 21 d。观察组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 (55.8±8.9) 岁;住院时间21 d。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具体方法为: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止晕治疗,并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埋豆及情志护理:具体方法为:(1)耳穴埋豆:对患者颈穴、颈椎穴、肝、肾、枕、神门及交感等穴位进行贴压刺激,以达到疏通患部动脉,活血通络,改善锥基底动脉充血不足,消除脑部缺血情况的目的。(2)情志护理:由于急性期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极易出现焦虑、易怒及悲观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以和蔼的态度,主动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对患者所担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讲解,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根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共计30分,健康程度越好,分值越高[3]。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应用SF-36量表,以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健康状况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总评分为(21.23±2.04) 分 ,治疗后(27.27±1.05)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总评分为 (20.97±2.25) 分 ,治疗后 (21.6±1.86) 分,观察组治疗后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x±s,分)

3 讨论

颈性眩晕病主要是由颈椎病变引起的,病灶部位影响椎动脉供血,致使锥基底动脉充血不足而引起眩晕,临床常见症状为头晕、眩晕并伴有颈部疼痛,严重者会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耳穴埋豆不仅可以扩张血管,有利于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而且还具有止晕定眩,开窍醒神的作用。本院通过对患者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治疗,充分证实了以上观点。经比较,采用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总评分(27.27±1.05)分,高于对照组的(21.6±1.86)分。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上,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还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其病理特征所致,中医理论中颈性眩晕病属于“眩晕”范畴,主要由于机体肝肾亏虚,而使寒凝气滞、筋失所养,使骨骼无法得到约束,影响关节稳定,所以,应以通经活络、补益肝肾为治疗之本。耳是人体脏腑经脉的聚集地,对耳穴进行贴压,可使局部血管得到扩张,提高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使营养成分增加,代谢产物易于清除及吸收,颈部神经的炎性反应解除,进而使患者经络通畅、气血不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同时,结合情志护理,从点滴细微处做起,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不但可以使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更具有取穴少,操作简便,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1]靳萍,胡敏,张晨,等.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0):1068-1069.

[2]李美冰,钟慧红,李贺.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性眩晕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32-33.

[3]钟敏莹,吴思平.透刺法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4):504-506.

[4]李艳,李杰.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老年失眠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26-1127.

[5]廖宝珊,李丽花,洪芬妹,等.耳穴压豆法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镇痛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834-836.

猜你喜欢
颈性情志耳穴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