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98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8-02-27 02:21王世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肢端坏疽糖尿病足

王世娟

(山东省莒南县板泉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600)

足部是糖尿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足是由于由糖尿病患者发生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当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时而导致的一系列的足部问题,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主要是感觉改变,双足呈袜套样表现,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伴有轻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疼痛感知的共同减弱;后期还会出现溃疡、感染、骨髓炎、Charcot关节病等。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极大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了该院2013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 71 岁,平均年龄(58±9.8)岁。 病程 6~31 年,平均病程(13.5±3.5)年。发病诱因:鞋子磨伤25例,剪刀、指甲钳损伤10例,烫伤4例,感染16例,抓伤27例,刺伤13例,自发性水疤3例。入院时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 (15.1±3.7)mmol/L,餐后 2 h血糖平均值为(18.1±4.3)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平均值为(8.1±2.6)%。合并伴有糖尿病肾病15例,视网膜病变41例,周围神经病变32例,合并冠心病29例,脑血管病44例。Wagner分级构成:0级 11例,I级 15例,II级40例,III级18例,IV级10例,V级4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7版)的诊断标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依据:(1)符合糖尿病诊断;(2)具有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提示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依据: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 DPN:(1)温度觉异常;(2)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3)振动觉异常;(4)踝反射消失;(5)NCV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1.3 分级标准

Wagner分级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糖尿病足分级方法,能够真实地反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分级标准如下:0级:有诱发溃疡的危险因素存在,但无糖尿病足发生;1级:足部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表现;2级:发生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未发生深部脓肿或骨髓炎;3级:深部骨组织感染,合并深部脓肿;4级:缺血性溃疡并部分坏疽,经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足部全部或大部坏疽。

1.4 糖尿病足的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病变表现: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呈袜套样改变,行走时脚踩棉絮感。下肢缺血表现: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是其最具特征的症状;患处皮肤干燥角质化,汗液分泌极少;患者常感到足部麻木,感觉能力减弱,似无感足;也可能感到足部疼痛,灼热,自肢端向上传递,休息时不减轻,关节活动困难;严重者患处皮肤破损,发生溃疡甚至坏疽因生活不便,症状突出,患者常出现心理隐患,情绪低落,影响治疗效果。

1.5 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病情较重的一种,如治疗不及时,病情难以控制者需要截肢治疗。内科治疗涵盖多个方面,是综合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糖尿病足的分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足部护理:每天用温水洗脚,按摩,注意水的温度,防止烫伤;勤修趾甲、厚茧和鸡眼,但要注意不能损伤话皮肤;要穿软底鞋子,休息时要患肢抬高,限制活动,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减轻患足压力。(2)全身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可先口服降糖药物,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 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8.0 mmol/L左右,对于溃疡面积大,感染严重者首选胰岛素治疗,采用4次/d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案,即早、中、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必要时静脉滴注胰岛素或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3)积极控制感染,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首选广谱抗生素,并要给予足够的量和足够的疗程,一般抗生素治疗时间应在14~28 d。同时要给予相应的外科清创治疗,及时清除坏死组织。(4)改善足部血液循环,选用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山莨菪碱片20~30 mg,3次/d口服或山莨菪碱20 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5)给予糖尿病饮食,及时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6)积极治疗其他合并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级别:(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足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疤痕或覆有痂皮;(2)有效:溃疡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创面显著缩小,坏疽、坏死组织大部脱落或部分肉芽新生;(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溃疡面积无缩小,分泌物无明显减少,无肉芽组织生成。

2 结果

98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后,显效50例,有效3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82% 见表1。

表1 98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巨大,最终结局是:溃疡愈合、截肢和死亡,现已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主要是由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多种诱因所致的结果。其诱发因素主要是外伤后感染,如鞋子磨伤,修甲误伤等,祛除诱因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防止发生损伤,如发生足部损伤,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预防感染。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就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防止灾难性的带伤事件发生。

治疗前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分级,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1)依据溃疡的病因进行分类:①神经性溃疡:神经性溃疡患者通常有患足麻木、感觉异常、皮肤干燥,但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神经性关节病(Charcot关节病)。②神经-缺血性溃疡:同时具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以此类居多。患者除了有神经性溃疡症状外还有下肢发凉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温减低,在进行清创换药时创面渗血少。③单纯缺血性溃疡:此类患者无周围神经病变,以缺血性改变为主,较少见,需根据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排除周围神经病变后方可诊断。(2)依据坏疽的性质分类:①湿性坏疽:多因肢端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常伴周围神经病变和患足感染。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常伴有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②干性坏疽: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局部血供障碍,最终导致缺血组织发生干性坏疽。③混合性坏疽: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占糖尿病足坏疽的15.2%。肢端局部血供障碍引起干性坏疽,而病变另一部分合并感染。

糖尿病足在发病早期治疗效果最好,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并且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多管齐下,要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足部循环,恢复神经功能,同时要兼顾血压和血脂调节,还要注意合并症的治疗等。糖尿病足的内科治疗仍是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通过该文的观察发现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较好,溃疡愈合速度较快,并且明显降低截肢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肢端坏疽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肢端肥大症与高血压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