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生人文教育的探讨

2018-03-05 01:23王文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护理

王文娟

(闽东卫生学校,福建 福安 355017)

人文素养是护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护理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人文素养,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从而胜任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护理工作[1]。

1 加强护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护生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需要,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需要,也是护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1)护理职业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士既护理患者的疾病,又要兼顾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这需要护理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真正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2)改善护患关系的需要。加强护生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其职业素养,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加强沟通能力,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3)护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护生人文教育,培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健康守护者;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增强护生人文关怀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促进其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2 护生人文素养及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约束,护理教育只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和护理技能训练,忽视了关爱生命、关爱患者等人文素养教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2.1 护生人文素养现状

大部分护生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素养缺乏。(1)价值观迷失。许多护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技能、将来找个好工作就行,其他的无关紧要。这导致他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感到迷茫,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2)缺乏奉献精神。大多数护生是独生子女且年龄偏小,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职业所需的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有些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既累又没有前途,专业思想不稳定,将来想改行的大有人在。(3)适应能力差。护生由于个性、学识和心理等因素,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其在实习过程中护患沟通不畅。

2.2 护生人文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护生人文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侧重于理论传授和技术训练,忽视了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等人文素质培养[2]。(2)护理人文课程设置偏少。现行教学计划设置了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护理人文课程只有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及护理礼仪,难以形成体系,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性。(3)护理人文师资力量薄弱。许多人文课程教师由护理专业教师转型而来,缺乏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或为只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对医疗、护理了解很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护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无法满足护理人文教育的需要。(4)其他方面问题。如考评体系单一,校园人文氛围不浓厚,护生缺乏实践活动等。

3 加强护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为提高护生人文素养,学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主要途径如下。

3.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要深刻认识到人文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教育意识,使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技能,还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学科间内在结构和逻辑上的联系,使护、医、文相互渗透,力争体现“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4]。重视日常教育、管理和引导,使护生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照顾人,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能力。

3.2 科学设置人文课程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护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在不同学习阶段各有侧重。根据护生学习特点和能力,科学合理地将不同人文知识融入不同阶段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和护理人文教育的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3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质量的保障[5]。教师是否热爱护理事业,是否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是否亲切、和蔼、充满活力,都对护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更新知识,完善人格,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护理专业教师要多参加培训,外出学习交流,加强同行之间的切磋,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技能以及沟通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使护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3.4 完善考评体系,合理评价护生人文素养

建立相应考评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学校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生培养规划中,作为奖惩、毕业、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考核评价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单一闭卷考试,还要采用口试、面试和讨论等形式,全面考查护生应用人文知识能力。合理评价护生人文素养,有利于增强其整体护理意识,在今后实习和临床工作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满足患者需求。

3.5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护生人文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6]。学校可以围绕护理这一主题开展人文教育,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安放南丁格尔塑像,张贴护理相关的格言等,对护生起到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举办校园文化节、护士礼仪表演、“5.12”国际护士节、人文讲座和心理沙龙等活动,护理社团开展形体训练、护士礼仪训练和护患角色扮演活动,使护生收获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亲力亲为中修身养性、增长才干、提高人文素养。

3.6 开展实践活动,使护生将人文关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文教育的关键是将人文关怀理念内化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关怀行动[7]。一方面要组织护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天使爱心”志愿活动、无偿献血活动和学校“三下乡”医疗扶贫活动,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到临床实践,如见习时与患者交流,培养关爱患者和生命的情感,感知患者需要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护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为今后适应实习、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护理职业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要求从业者能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我们应不断加强护生人文教育,将人文素养渗透到护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出强技能、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1]高骥,刘訚訚.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9,22(10):30-32.

[2]任志英,邵越英.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探索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J].护理研究,2006,20(11):2996-2998.

[3]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8):73-75.

[4]刘晓静.我国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展[J].卫生政策与管理,2012,50(22):111-112.

[5]王君毅.建设类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6(7):127-128.

[6]王冰.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全科护理,2012,10(5):1434-1435.

[7]胡捍卫,朱晓红.在高职护理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融入护理人文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82-83.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护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