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转机制创新的研究

2018-03-07 02:03李华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运转学子共青团

李华忠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116052)

我国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和完整的制度基础,在与新中国的共同成长中,其对各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随着国家在经济与民生目标下的跨步追逐,导致国家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岗位就业、分配制度越发的多样化。而大学生在时代浪潮的涌动和浸润下,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加之网络思潮和信仰缺失等因素,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同时,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定位不清晰、服务导向不明确、活动效果不明显,客观上也进一步地造成了当前共青团工作的窘境。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出发,导致这些挑战与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结为:其自身的运转机制未能有效地与新时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时代环境变化、所担负的责任、工作对象的新特点相匹配。组织设计理论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运转机制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践行性的方案。

1 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式和问题分析

1.1 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做的报告,专门就青年一代承担使命、接力奋斗做了强调,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广大高校共青团体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着眼点,在高校内积极宣传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号召广大高校学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2 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子在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行为历练和思想养成中的思想波动。首先,其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在价值取向上开始趋于现实并开始谋求自身的多样化发展。在实效、利己的前提下,追求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的统一,以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较为现实地参与和评测高校的共青团活动。其次,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虚拟的交互空间,使得高校学子沉溺期间,其虚拟行为与现实行为的逆差和裂痕,其在国家监管空白下的行为失当,导致其思想建成层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再次,面对日趋多元化的就业竞岗的评判标准,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之外,其社会化的发展需求日益的明显,给高校共青团工作造成了新的难度。

2 组织设计理念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运转驱动

2.1 组织设计理论视野下对高校共青团运转机制的启示

组织设计理论中对组织的全新定位,也可表述为其是随着组织目标和战略的调整、环境和技术的变迁、组织文化内涵的扩充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需不断地重新设计和优化,以达成组织功能的实现。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教育中的核心组成形式,其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成才为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组织设计理论视野下对高校团组织结构进行综合的考量,对育人环境、规章制度、组织形式进行多方位的理论对位,是高校共青团运转机制更为合理、高效。

2.2 组织设计理念框架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革新

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对组织设计理念的全面解析,在拔高原则、优化原则、均衡原则和人本原则的统筹下,寻找组织设计理念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契合点。其应用的实践表明,组织设计框架下的高校共青团组织各要素合理重组,有效地提升了其自身工作的成效及在高校学子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在新时期正能量的汇聚和凝练作用,有效地应对并解决了因高校外部环境变化而给学生群体在思想层面所带来的目标失位、信仰迷茫和道德下滑等问题。

3 高校共青团工作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创新方法

3.1 提升党建,促成高校共青团的基层建设

高校共青团内部要将团组织管理与高校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等工作有效契合,与时俱进地改进高校共青团组织现有的工作方式,以适应高校外部环境变化及学生群体的思想波动。把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对外窗口,要透过“小视窗”显现“大精神”,高校共青团的核心管理层,要以自身的岗位行为彰显和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广大团员、推动高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要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和学习互助活动,拓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内涵,主导高校学子在思想学习和技能学习的传播阵地,促进高校学生群体良好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及道德水平的践行与提升。

3.2 信息建设,实现高校共青团的云台服务

高校共青团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需求大学生自身的行为特点与信息时代有着多维的契合点。充分利用交互性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交流共享、行为共建和思想研讨的“平台+服务”的共青团团务平台。使得高校学子在经过系统的新时期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和行为探索之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团务平台中,对问题展开有效的资料查阅、初步论述、以学生能动性行为促进共青团思想建设成果的实现。

3.3 人才战略,建立高校共青团的人才储备

共青团运转机制高端问题的有效决策和解决,是有赖于高校共青团内部的人才技能层次的。管理资源的挖掘,运行流程的优及,效能管理的提升是需要核心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规划和创新重组。建立高校团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并扶持一批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上功底扎实、勇于开拓进取的专业人才和培育一批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人才。使高校共青团人才的接续储备是高校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而持续的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健康发展的前提。促成广大学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新政治姿态、新道德气象的实现,将对其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品德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共青团体可以在组织设计框架的实施前提下,以党建带头,信息引领、人才培养等多重层面的辅助实施,将有力地实现高校共青团运转机制的改良与提升。

猜你喜欢
运转学子共青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杏林组曲·学子赋
复旧运转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时来运转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